職場人士應該給家裡多少生活費

  導語:作為職場人士,有工作了,平時有時會在家裡吃飯,不給生活費就不好了,那應該給家裡人多少生活費呢?

  案例:

  兒子媳婦婚後不開火,在父母家蹭飯3年,吃完一抹嘴巴走人,父母向“不沾鍋”小夫妻索要伙食費,兒媳發微博吐槽:家有摳門婆婆啊,只不過每天吃了一頓晚飯嘛,竟開口找我們要生活費,傷不起!

  該訊息引發網友高度關注,參與討論的2000多名網友中,70%的年輕小夫妻承認是“不沾鍋”一族,他們中只有30%每月向父母交生活費,標準從500元至2000元不等。沒交的原因有的說給了父母不要,有的說自己壓力大沒給。

  記者昨走訪多個不同層次的家庭,並做了個小調查,抽樣結果顯示:“蹭飯”夫妻每月給800元生活費剛好夠。

  老人:

  800元剛好夠兩人的生活費

  家住怡景花園小區的胡婆婆和老伴家境不錯,兩人都是國企退休員工,兒子是公務員,媳婦開店做生意。小夫妻每晚回家吃飯,每月給1500元生活費。“其實他們給不給都無所謂,但給錢是孩子們的心意,我們也不會花,都幫他們攢著。”

  常青花園的付婆婆和兒子媳婦同住一個小區,孩子們晚上回來吃一頓飯,每月給800元生活費。她昨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平常每天買菜得20元左右,雙休和節假日偶爾煲湯、做頓火鍋大餐,買兩斤牛肉就得100多元,加上油、鹽、水、電、燃氣等雜七雜八的費用,800元差不多剛好夠兩個人的生活費。

  家住盛世東方的宋大爺是普通工人退休,老伴沒有退休費,兒子在竹葉山商貿城做汽車銷售,媳婦才生伢不久沒工作,兒子每月給老人400元生活費。“孩子們是房奴+車奴+孩奴,壓力大,不夠我們老的就貼上。”

  漢陽琴斷口街七裡一村社群居委會的李主任說,年輕小夫妻在父母家蹭飯很常見,有時也聽到老人抱怨子女不給錢,但老人也就是嘴上說說,該做的一樣全力付出。

  回訪當事人:

  逛完菜攤我就知錯了

  這兩天,新聞當事人小陳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不少網友到她的微博裡指責她不孝順。她很委屈:“我就是當時感覺婆家把我當外人,抱怨了一下,其實事後我就知錯了。”

  小陳說,一位網友建議她到菜場走一趟。前天下班後,她到小區門口的菜攤逛了一圈,買了兩樣青菜和一條魚就花了35元。想想婆婆讓她們每月交500元伙食費,連半個月的買菜錢都不夠。她和老公商量,每月給婆婆900元伙食費,以免老人倒貼。

  社會學家:

  家庭和社會教育“缺位”造成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任敏認為,自獨生子女在中國出現後,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只是讓孩子從小好好讀書,卻把最基本的日常生存本領給忽略了,很多小夫妻根本不會做家務。其實年輕人在組建家庭時,不但可以通過做飯鍛鍊生活技能,同時也能培養雙方感情,增進對生活和家庭的理解。所以,對於那些“不沾鍋”小夫妻們來說,還是應該儘早食些“人間煙火”。

  網友評論摘錄

  @眉心所動:小夫妻回家吃飯,父母肯定高興,既吃得放心可口有營養、又能享受天倫之樂,但是要適當給父母一些生活費以表心意。父母收了錢也會攢著留給子女,他們要的不是錢而是孩子的尊重。

  @aolifo圖圖:給啊,之前父母心疼子女的錢不願意收,後來就習慣了,我也樂得他們能接受。

  @湖北經濟廣播亦菲:我們每月給2000,就是一頓晚飯,還不是每天都去,一個月能去吃個半個月就不錯了。

  @玥尐鬼:從結婚開始,就跟老公分工明確了,他負責支付給婆婆伙食費500元,我負責自己家裡的水,電,煤氣費。我們也是每天只在婆婆家吃一餐。

  @Sweetums帆:唉,沒機會蹭飯!!作為外地人在武漢的悲催啊!!不過五百塊錢伙食費真不算多!自己經常在家做飯的都知道,現在物價漲得…怎麼得一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