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成功名人的勵志事蹟

  每一個名人在成功路上都會經歷過一些勵志事蹟故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100張碟片成就

  進步靠一點點的積累。

  2015年年末上演的電影《尋龍訣》,演胡八一的主角陳坤更因精通風水八卦,在片中讓觀眾看得過足了癮。對於陳坤出演胡八一,導演烏爾善也有些擔心,畢竟風水八卦,又有幾個演員能懂。於是,烏爾善讓助理買來書和碟,在開機前送給陳坤。

  陳坤不但把送來的書和碟看完,自己還上網淘了一堆風水、易經八卦、梅花易數等100張碟片。為了更好地演出胡八一的精髓,他一晚上喝了幾杯咖啡提神,硬是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看完碟片。

  他不但看劇本中角色需要的八卦知識,還把與之相關聯的周邊內容都研究了一遍。陳坤那段時間常說:“就算我不能成為專家,可起碼我能知其所以然。”正因為這樣,在走進拍攝現場的時候,陳坤的步伐裡都是自信。

  有朋友看到他那認真補“碟”的勁,曾開玩笑地對陳坤說:“你這是要當道士了嗎?看那麼多八卦知識做什麼?”陳坤認真地說道:“道士我是不去當的,但只有真正領會了這些技藝,才能把胡八一的靈魂演出來啊!”

  :崔永元

  2012年1月11日,一則報道在網上瘋傳,其中寫道:“崔永元缺席了1月8日舉行的中國慈善年會。本來,他應該作為傳播公益的先進典型,在官員和明星雲集的會場裡接受致敬,獲得獎盃。可那天晚上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去首都機場附近的皮村‘小劇場’,主持一場屬於打工者自己的春節晚會……那裡沒有明亮的演播廳、豪華的嘉賓名單、華麗的演出服,連紅地毯都是二手的,就更別提什麼出場費了。在簡陋的晚會現場,那種時常從頭頂上空傳來的巨大而冷漠的飛機轟鳴聲,暫時被歌聲與微笑替代了……”

  對此,崔永元一如既往地“實話實說”,在1月12日的微博上回應道:“崔永元缺席慈善年會主持民工春晚更顯‘慈善’這是新聞標題。抱歉了,我沒大家想象得那麼高尚,真實情況是,打工春晚是先約的,慈善年會是後約的,就這麼簡單。”

  崔永元欣然接受邀請主持民工春晚,還要從2011年10月說起。此前,河南開封四中的音樂老師孫恆結識了來自內蒙古的打工者王德志,兩人於2000年5月組建“打工青年演出隊”,在北京各個建築工地義務演出,並推出了首張專輯《天下打工是一家》,一舉賣出10萬張,拿到了7。5萬元版稅。他們用這筆錢建了“同心實驗學校”,專門招收打工者的子女。他們的事蹟引起了崔永元的高度關注,邀請孫恆等人於2011年10月上了一次《小崔說事》。節目結束後,崔永元對孫恆說:“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說,只要是我能辦到的。”

  2012年元旦剛過,孫恆和王德志商量籌辦一臺打工春晚,他們想到了邀請崔永元來主持。但他們心裡直打鼓,像崔永元這樣一個大忙人,春節前各種邀請肯定少不了,尤其當聽說崔永元將要出席1月8日舉行的中國慈善年會邀請時,他們心裡就更沒底了。但孫恆還是抱著一絲僥倖,在微博上給崔永元發了一封私信,以試探的口氣對他發出邀請。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他的回覆:“只要能擠出時間就一定來。”

  其實孫恆和王德志心裡都很清楚,崔永元能不能來確實不好說。正當兩人不抱什麼希望時,就在打工春晚舉行的1月8日當天,崔永元來到了演出場地——北京朝陽區金盞鄉皮村新工人劇場。剛一下車,他就要求去演出地察看。雖然劇場只能容納200人,連空調也沒有,但他一走進劇場就說:“雖然我在許多大劇場主持過不少晚會,只有這個劇場讓我感覺特別舒服,請放心,我一定會盡全力和大家辦好這臺晚會。”

  而與崔永元一起主持打工春晚的,正是“同心實驗學校”的校長沈金花。她和崔永元這個“大腕”首次合作,不免有點兒緊張。崔永元鼓勵她:“我第一次上臺時也和你一樣,只要沉住氣,慢慢就會適應的。如果你還是緊張,那就跟著我走就行了。”這句話,讓沈金花踏實了許多。晚會一直進行了3個多小時,結束後崔永元說:“全部演員都是打工者自己,整場演出特別接地氣。這是我主持過的條件最簡陋、規模最小的春晚,但卻是讓我最感動、最親切、最溫暖的春晚。”

  一名採訪此事的記者感慨道:“崔永元是個實在的人,也是個智慧的人。現在很多人喜歡裝大腕,而崔永元卻不同,他不願披著央視主持人這個華麗的外衣,而是敢於拋棄自己,總是將自己視為一個普通人。”人,只有不以善小而不為,才是真正的行善者,崔永元當屬此列。

  :潘曉婷

  “九球天后”潘曉婷,美麗、端莊,球技精湛,集大滿貫於一身,不僅事業成功,而且有麗人氣質,更以其睿智的直言快語展現出了天后風采。

  自畫性格:像一根筋堅韌執著

  出生於“孔孟之鄉”的潘曉婷,儘管已在上海生活了多年,但她骨子裡依然是傳統的山東妹子。有一次,記者問到她的性格時,她不假思索地給自己畫像說:“我是一根筋的人,不管做什麼,都要堅持到底。小時候學畫畫,可以三天不出門;打檯球也一樣,可以半個月不見人,這樣才取得了進步。”

  先用“一根筋”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了自己能專注、折不斷的堅韌執著的性格,通俗簡明,化抽象為具體,增添了語言的感性;再舉出學畫畫和打檯球的例項,道明瞭自己取得進步獲得成功的基本素質和重要原因,增強了說話的可信度。

  詮釋魅力:看重實力崇尚品位

  有記者說:“如果說斯洛克體現的是男球手的紳士風度,那麼9球更能展現女球手的女性魅力。”潘曉婷贊成這樣的觀點,她說:“在世界大勢下,對自身容貌、體態和服飾不得不有所講究。以前我還穿著馬甲,現在規則不是那麼嚴格了,所以選擇一些有個性的服裝。在服飾上,我希望有自己穩定的風格。我不會去追求花哨、性感或妖豔那種,希望讓人看起來有品位,很和諧……並不是覺得黑色很酷,而是因為打球穿淺色衣服容易髒,而且黑色能讓我看起來更穩重。我喜歡簡潔大方的衣服,看起來有品位的那種……人氣七分靠實力,三分靠魅力。”

  大家知道“魅力”是一種人氣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至於什麼是女性魅力尤其是女球手的魅力,潘曉婷有自己獨特的詮釋,“有品位,很和諧”“更穩重”便是她所說的女性魅力。她擁有國內外的很多很多球迷,人氣很旺,她說“七分靠實力,三分靠魅力”,更多地崇尚實力,這應該是她眼中女球手魅力的內涵。她說話跟她的性格一樣,不追求花哨或妖豔,而講究樸實無華。

  迴應誤傳:心態平和言辭懇切

  潘曉婷和丁俊暉都是在父親的引導下走上了檯球之路,而且獲得成功,兩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外界曾誤傳“姐弟戀”之說,潘曉婷卻心態平和,當著記者誠懇地解釋說:“我和小暉只是單純的姐弟感情。我比丁俊暉大5歲,我16歲開始打球的時候,他才剛開始打球。我們的年齡差距很大,他把我當姐姐,我把他當弟弟,偶爾交流一下比賽經驗。當然,他現在發展得非常好,我不希望這些謠言影響他和我的訓練。他的目標是世界第一,我也是,我們都衝著同樣的目標努力,希望大家更多地***的比賽。”

  明星的感情問題往往被媒體炒作,甚至糾纏不饒,弄得有些明星十分惱火,極度煩躁,或破口大罵。而潘曉婷不是這樣,面對別人的誤解與誤傳,卻心態平和,冷靜地作出迴應,不是“姐弟戀”,只是單純的“姐弟感情”。同時明示了丁俊暉和自己的偉大目標,不希望這些謠言影響他們的訓練,希望大家更多地關注他們的比賽。話語真實,態度懇切,得到了大家的信任與理解,謠傳自然便停息了。

  話說優勢:自我談判戰勝自己

  2011年,潘曉婷在鄂爾多斯9球國際公開賽上奪冠,記者採訪她時說,決賽時,我在現場,從0:2到2:4,那時真替你捏了把汗。後來你叫了暫停,情況發生徹底變化,結果你贏下了這場球。你認為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潘曉婷回答說:“一開始落後,我心態上有一些變化,說實在話,那時心態很不穩的。我前幾天一直很好,狀態其實就像……像心電圖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了,什麼時候又沒了。那時我的狀態有一點點下滑——我知道那個狀態不如前兩天,我就儘量控制,該防守時就防守,該進攻時就進攻。防守的時候,一定要有防守的效果;進攻的時候,一定不能讓自己失誤;當對手失誤時,我一定要緊緊抓住機會。那時我的心理活動還是很多的,0:2落後的時候,如果我不叫暫停,很難確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因為對方心理優勢比我大,我的心理處於劣勢,如果沒有及時中斷,進行一些調整,我覺得會繼續低迷下去。所以什麼時候叫暫停很重要。我的優勢就是自己跟自己‘談判’,亞運會的時候也是這樣……它***九球***給你太多的時間,讓你有心理變化。不像乒乓球、羽毛球,來了就必須馬上反應。它不給想的機會,你就必須要戰勝自己!”

  潘曉婷沒有直接回答“優勢”是什麼,而是先繞開,實話實說,心態很不穩,像心電圖一樣,那時狀態有一點點下滑,給人留下了懸念,急切地想聽下去。“心電圖”的比喻很形象,讓聽者彷彿看到了她當時的心態,觸控到她當時的心理活動,顯示了語言的吸引力。接著分析了自己與對方的心理動勢,從而果斷地叫了暫停,調整心態。她總結說“我的優勢就是自己跟自己談判”,“談判”一詞用來描述自己作心理調整,特別新穎,不僅具體形象,而且幽默風趣,用得多好啊!發揮自己跟自己談判的優勢,從而戰勝自己。這一席話讓人感受到了她的語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