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勵志小故事

  勵志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見的不少了,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完成未完成的學業

  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決定回到加州大學修完當年還沒有讀完的電影系學分。

  1965年,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加大電影系二年級時拍了一部22分鐘的短片,參加亞特蘭大電影節,好萊塢的投資者,馬上與他簽約,斯皮爾伯格因此輟學,到好萊塢發展。事實證明這一步是對的,如果他當年不把握機會,堅持要完成學業,他或許成不了大師。

  但40年過去了,斯皮爾伯格雖然功成名就,他還是很介意年輕時的學業沒有完成。夜深人靜時,斯皮爾伯格總聽到一個聲音對他說:今天你是好萊塢權力最大的人,你的名字是年輕人的名氣、金錢的保證,但那又怎樣呢?你曾經背棄過自己的承諾,無論再有錢、名氣再大,你的品格還有個小小的汙點,因為你曾經當過逃兵。

  斯皮爾伯格回到大學,用假名重新註冊插班,用假名考試交卷,只有幾個教授知道他的身份,他的功課與其他學生一起送交校外的學者審閱。課程要求學生交電影實習作業,斯皮爾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單》中選取了12分鐘的影片,還交了《大白鯊》和《第三類接觸》的片段。大學電影系助理教授凱利為他總評分,給他成績“良”,評語是“該學生對音響、燈光、剪接和劇本管理頗有駕馭力”。

  這位《侏羅紀公園》的主人還要副修一門叫野生生物的學科。教授說他精於恐龍知識,上課謙卑有禮,除了有一天在課堂上把一隻腳擱在書桌上。他向老師道歉,解釋是前一天與兒子一起玩滑板扭傷了腿。教授提醒班上其他學生,不要對這個天王級的同學有什麼崇拜的眼光,只把他當普通人。學生做到了,沒有向他索取簽名,但在畢業典禮的那天,他們告訴父母:我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同一年畢業。

  在虛榮的世界,有太多人相信“成功人士”不一定要念完大學,並以蓋茨為例,說蓋茨也沒有讀完哈佛。但學業沒有完成,是畢生的心理創傷,即使縫合了,也還在心頭留下疤痕。終有一天,我們都會為年輕時一件沒有交的功課、一項未完的工作,或辜負了的一個人而感到遺憾,醒悟一切名譽和財富都不能補償。這樣的遺憾,像風溼症,通常在中年以後發作。斯皮爾伯格不惜代價,治好了他的風溼症,他是一個有福氣的人。

  :電話裡的單口相聲

  84年第二屆春節聯歡晚會上,馬季表演的單口相聲《一個推銷員》成為經典。這個段子對虛假廣告予以了辛辣諷刺,切中時弊,幽默詼諧,令人捧腹。

  當晚會直播結束時,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心情激動地互相擁抱在一起。臺裡訂好了夜宵,大家卸完了裝,都上了門口的大客車,準備去飯店慶功。臨出發前,清點人數,惟獨少了馬季。導演黃一鶴又進去找人,發現馬季還在裡面打電話,正對著話筒說相聲,很投入的樣子,不像是跟人開玩笑。黃一鶴看得一頭霧水,實在弄不明白,他唱的究竟是哪一齣?

  原來,那是設在春晚現場的觀眾熱線電話。因為馬季身兼主持人,最後一個卸裝,當他卸完裝,正往外走時,正好聽到電話鈴響了。此時晚會已經結束,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也已離開,大過年的,馬季不忍讓人家失望,便“多管閒事”接了電話。他拿起話筒,剛“喂”了一聲,對方馬上聽出是馬季的聲音,“請問是馬季老師嗎?可找到您了!我是首鋼的工人,剛聽同事說,您表演的那個宇宙牌香菸的相聲太精彩了,可惜我剛才在高爐的崗位上值班,沒聽到。哎呀,這可怎麼辦啊?”興奮中透出無限惋惜。馬季說“這個好辦啊,我現在給您補上,不就成了嗎……”於是,出現了黃一鶴撞見的那一幕。

  這個電話,馬季接了十幾分鍾。那時馬季已年過五旬,身體肥胖,健康狀況也不是太好,他既主持又表演,上下穿梭,忙前忙後,一臺晚會下來,早已累得汗流浹背,筋疲力盡。為了滿足一個陌生觀眾的願望,他又強打精神,對著話筒重新表演了一段相聲。

  大師駕鶴西去!時隔二十幾年,當黃一鶴導演回憶起這段往事時,依然忍不住淚溼青衫。

  聽過一句話:一個人一時的成功,可能取決於聰明才智;但一生的成功,一定是做人的成功。或許,這就是演員與大師的區別吧。馬季是當之無愧的一代相聲宗師,薪盡火傳,大師留給我們的笑聲,還有他的人格魅力,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

  大師就是一面鏡子,我們不妨都對著照一照,自己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福特死守T型車

  福特是美國的汽車大王,一生為汽車工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福特在晚年的時候,面對自己巨大的成就,自我感覺實在太好了。從此他目空一切,獨斷專行,珍愛現狀,不思進取。那些聽話的傳聲筒受到器重,而勇於提創新改革意見的則受到排斥。對於自己的看家產品“T型黑老虎”,竟然長達19年不許做任何改動。當時福特的廣告就已說明了福特的僵化:您可以為您的車挑選任何顏色,只要它是黑色。是的,不能做任何改動!即便這個人是他的兒子。

  有一次,他的兒子和一些工程師對T型車做了一些改進,於是欣喜得意地去請老爺子參觀,然後眨巴著眼等待誇獎。老福特圍著新車轉了三圈,然後突然掄起一把斧頭就朝新車砸去!在眾人目瞪口呆、驚魂未定,老爺子扔下斧頭,一句話不說就揹著手走了。。。。。。“誰也別想碰我的T型車!”所有人都“聽”到了這句老福特並沒有說的話。

  就這樣,老福特開始眾叛親離,連幫助他創業、功勳卓著的顧問庫茲恩斯也不得不辭職離他而去。從此,福特公司的生產和經營不斷滑坡,甚至一度要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