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裝置職稱論文

  裝置是化工行業生產的必要裝置,裝置的正常執行是生產活動的有效保證。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化工裝置維護淺析

  摘要:本文介紹了化工裝置巡迴檢查的必要性,對化工裝置的維護進行了分析探討,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化工裝置;維護;淺析

  中圖分類號:TQ016.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裝置是化工行業生產的必要裝置,裝置的正常執行是生產活動的有效保證。正常執行的裝置必須由日常的維護、年度檢查和保養來保障,有效的維護保養是實現裝置功能的基本要求。

  1 化工裝置巡迴檢查的必要性

  化工裝置與崗位佈局方式決定了必須進行巡迴檢查。化工裝置經常是裝置連著裝置,個崗集中管理和控制相鄰的十幾臺甚至幾十臺裝置。化工生產具備連續性大生產的特點,除開停車中需要操作人員到裝置現場對裝置進行操作外,正常生產中,操作人員的大部分工作時間是通過崗位控制檯對裝置執行情況進行監測與調節。這一點與普通機床裝置操作人員始終在裝置身邊進行操作很不相同。控制室的監控引數不能完全反映裝置狀況***如裝置區域性的洩漏、振動等***,這就要求通過巡迴檢查來彌補監控上的不足。

  化工介質的高危害性,生產的連續性對裝置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保證裝置執行可靠,必須隨時瞭解裝置狀態,對裝置異常及時發現並做出調節或修理,防止裝置狀況的進一步惡化,要實現這—點也必須進行巡迴檢查。巡迴檢查操作人員的巡迴檢查、片區維護檢修人員的巡迴檢查和現場技術管理人員的巡迴檢查。巡迴檢查和由此決定的調節與修理是化工裝置日常維護的主要內容。

  2 同步檢修與協同檢修要求

  化工生產的一個操作單元的各個裝置之間、多個操作單元形成的子系統的各個裝置之間,多個子系統形成的總系統的各個裝置之間,一般都通過管道相連。生產原料從一端裝置進口進入,產品從另—端的裝置出口出,中間沒有間斷、停留與機械運輸。這與化工產品的生產介質大多為流體有關,這樣可以實現連續性大生產.這種特殊的,生產工藝對裝置的維護檢修提出了同步,協同檢修的特殊要求。一臺裝置出現問題,往往造成一個操作單元、或者一個子系統或者總系統停車,這時就需實施該單元、或者子系統或總系統裝置的同步、協同檢修。同步指檢修時間、週期、類別上的同步。協同指在處理某一裝置問題時,充分利用該停車機會、協同處理同一單元、同一子系統或總系統中其它裝置問題。

  3 怎樣實現同步和協同檢修

  化工裝置檢修時機分:臨時的停車檢修和停產大修,按檢修工作量分為:大修、中修和小修。

  3.1 當總系統執行一定時間***如一年***後,系統全面停車,主要目的是為了系統內裝置集中大修,稱為停產大修。停產大修停車時間長,可以安排較多裝置的大修,但並不能安排所有裝置的大修,一方面受停車時間,維修力量限制,另一方面裝置種類、裝置質量狀況、執行環境條件的不同,裝置的大修週期不可能統一。同一系統內種類相同、檢修週期相近的裝置可以分批實施大修,錯開每批裝置之間的大修時間.某次停產大修中不進行大修,而中小修週期到了的裝置可協同進行中小修。以上這些大修和協同的中小修就形成了停產大修計劃。

  儘管如此可以使裝置大修的集中度降低,但停產大修往往時間緊,任務重,施工組織難度大。因此必須有效利用臨時的停車機會,儘可能多地實施中小修和可能實施的大修,例如一些可能與總系統隔斷或短時斷開的子系統或操作單元的裝置。但子系統內或操作單元內裝置也應實施同步的和協同的檢修,以便減少停車次數。

  3.2 中小修工作量相對較少,檢修時間短,除在停產大修期中協同實施外,主要安排在臨時停車時進行。化工生產要求實現連續不間斷生產,但實際執行中短時的區域性子系統或操作單元停車或者總系統的臨時停車不可避免。如某關鍵裝置的異常故障、巡檢中發現某種危及安全的隱患急需處理、崗位員工的操作失誤,水電氣原料供應不足等都可能產生臨時停車。此時是安排該系統或操作單元裝置中小修同步檢修和協同檢修的最佳機會。

  4 壓力容器的維護檢修

  化工生產的管道完成各裝置之間介質的傳遞輸送,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由不同的儲罐完成介質平衡與儲存。壓力容器是化工生產中的主要裝置,屬於特種裝置,對其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驗,檢修與改造實施安全監察,其維護檢修除重視日常維護中的巡迴檢查外,重點是開展定期檢驗.定期檢驗是指在壓力容器停機時進行的檢驗和安全狀況等級評定。壓力容器一般應當於投用後3年內進行首次定期檢驗。下次的檢驗週期,由檢驗機構根據壓力容器的安全等級,按照以下要求確定:

  ***1***安全狀況等級為1、2級的,一般每6年一次;

  ***2***安全狀況等級為3級的,一般3~6年一次;

  ***3***安全狀況等級為4級的,應當監控使用,其檢驗週期由檢驗機構確定,累計監控使用時間不得超過3年,在監控使用期間,應當對缺陷進行處理,否則不得繼續使用;

  ***4***安全狀況等級為5級的,應當對缺陷進行處理,否則不得繼續使用;

  ***5***壓力容器安全狀況等級的評定按《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進行,符合其規定條件的,可以適當縮短或者延長檢驗週期;

  定期檢驗是國家安全管理法規規定的強制性檢驗,主要分為每年至少一次的線上檢驗和相隔一定執行週期必須進行的、停止執行的全面檢驗。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的檢修必須按安全技術規範的要求進行。定期檢查至少包括壓力容器安全管理情況檢查、壓力容器本體及執行狀況檢查和壓力容器安全附件檢查等。

  5 更高的安全檢修要求

  化工裝置的管道相互連線,介質可能具有流動性、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極度高度危害等特性。一些裝置較大,較高,檢修時需進入裝置內部或登高作業。這些特點決定了進行化工裝置檢修必須有更高的安全檢修要求。裝置檢修一般應在停車的情況下進行,應將介質排盡。對易燃易爆、極度高度危害介質需進行吹除置換,清洗消毒,進入裝置內部檢修需從裝置內部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樣分析,辦理相關進塔入罐作業證方可進行檢修。登高作業需帶安全帶,辦理登高作業證,在一些有易燃易爆介質的生產現場或裝置內部檢修時,需對環境空氣取樣分析,辦理動火作業證。生產中對系統的某臺裝置檢修時,必須將其與系統由斷開,防止相連裝置管道中的介質噴出傷人或造成燃爆、中毒事件。

  6 化工裝置維修決策方式

  6.1 維修規程結合裝置實際狀況的決策方式。原化工部組織起草了各類化工裝置的維護檢修規程,對各類化工裝置的維修制定了日常維護,大中小修週期,檢修內容、質量驗收標準、檢修安全注意事項等等。這就產生了以化工裝置維護檢修規程為決策依據的修理決策方式。但它的缺點是沒有考慮到裝置自身質量、裝置執行條件和狀況、操作和維護檢修水平上的差異,嚴格按規程進行修理決策,會造成修理過剩或修理不足。為此,以化工裝置維護檢修規程為主要決策依據,由現場技術管理人員,相關管理部門技術人員結合裝置狀況,對裝置大修週期進行調整、共同決策是一種相對科學的修理決策方式。目前大多數化工企業都採用了這種修理決策形式。但實際運作中相關人員的技術素質、責任心,對現場裝置的熟悉程度,對裝置故障事故發生規律的認識水平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出自不同的利益,往往會影響裝置的修理的科學決策。

  6.2 依據狀態監測的決策方式,狀態維修的最大特點是,完全依據裝置的執行效能。執行狀態來確定裝置的維修檢修週期和檢修內容。其實質是:在全面掌握裝置狀況的基礎上,根據裝置故障發生發展規律,選擇最恰當的時機、對裝置實施有的放矢的修理。這無疑是一種科學的修理方式。這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和做大量的基礎研究才能得以實現。這也許是這種決策方式目前難以推廣的原因。

  化工裝置壓力容器有國家的強制性定期檢驗要求;檢驗工作開展得較早較好,隨著人們對壓力容器故障和事故發生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入,許多化工裝置壓力容器的修理決策,基本做到以定期檢驗結論為主要依據,可以說正在或基本形成了壓力容器的狀態監測決策模式。

  6.3 按規程結合實際和狀態監測的組合方式。目前一些大型化工企業,一方面在總系統中選擇一些大型、關鍵、貴重、出現故障事故對生產影響、危害性大的裝置進行狀態監測,另一方面對大多數裝置按檢驗規程結合裝置實際狀況進行維修決策,儘可能使維修決策科學化。

  參考文獻:

  [1] 高鍾毓.機電控制工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 漆煒之.電氣裝置狀態檢修的實踐[J].江蘇機電工程,2011,***1***.

  [3] 鄭文虎.機械加工實用經驗.國防工業出版社,2010,***9***.

  [4] 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TSG R0004-200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