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師職稱論文

  教師是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是一位溫和心細的人,對學生就像對自已的孩子一樣,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教師禮儀淺談

  [摘要]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教師的禮儀風範和道德素養,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身邊的莘莘學子。因此,加強教師禮儀素養是和諧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關鍵詞] 教師 教師禮儀 禮儀素質

  黨的十七大強調:全體公民要明禮誠信。提倡教師禮儀是時代的要求,職業的期待。要讓全體公民提高禮儀素質,需要教師為人師表,率先垂範。

  一、教師禮儀現狀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要以自己的“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範。近年來,通過師德建設,教師的禮儀修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與教師禮儀相悖,乃至缺乏起碼的禮儀常識的現象在教師隊伍裡還大量存在。

  1.穿衣隨意

  教師沒有統一的著裝,穿衣打扮隨心所欲。一些個性女老師,燙著金黃的頭髮,帶著長長的假睫毛,濃妝豔抹,珠光寶氣;還有的老師正好兩極分化,蓬頭垢面,不修邊幅,衣服皺皺巴巴。天熱上課襯衫不繫鈕釦,褲腿上卷是常事。結果發現,這位教師所帶的班,男生多半也是襯衣不扣,有的甚至光著肚皮上課。事實證明,如果學生經常看到和接觸到一個追求時髦,衣著豪華,打扮奇特的老師,這個班的學生也會深受影響,服飾打扮傾向於追求高檔時尚;如果學生經常看到或接觸的是個衣衫不整的教師,這個班不少學生總是穿著隨便。教師的服飾是無言的課本,決不可掉以輕心。

  2.“語言暴力”

  有些老師遇到學生在課堂上不遵守紀律時,隨意諷刺、漫罵、體罰學生:“漿糊腦子”“人渣”“你給我滾出去”“教了你們這幫人,我算倒黴了”……在學校,教師的“語言暴力”行為常有發生。對學生指責多,說教多,尊重少;有的教師批評學生不注意場合分寸,語言粗俗,老師們出發點是好的,恨鐵不成鋼,但批評沒有把握好“度”,不僅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還有損學生自尊心。

  3.我行我素

  有不少學生反映,有些老師上課時,身上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甚至停上課來接聽電話,完全不顧及學生的感受;在教室內吸菸、隨地吐痰;有的教師在公共場合過於隨便,比如,開會時交頭接耳,或閉目養神、翻閱雜誌,等等。這樣的教師怎能有威信?怎能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又怎能很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

  二、教師禮儀及其作用研究

  教師禮儀是和諧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和熱門話題。那麼?什麼是教師禮儀呢?所謂教師禮儀,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務活動、履行職務時所必須遵守的禮儀規範。教師禮儀有自己特定的適用範圍、特定的適用物件。與其他禮儀相比,教師禮儀具有以下特性:第一,教師禮儀具有鮮明的強制性,要求“為人師表”。第二,教師禮儀帶有強烈的形象性,它不僅代表職業形象,還代表學校及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

  中國人民大學金正昆教授說得好:“教師禮儀具有率先性、示範性、整體性和深遠性,現代人形象至上,形象是金,非常重視禮儀和外交,而教師基本禮儀的修養在教育中有著重要作用。

  1.教師威信建立的促進劑

  教師威信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僅與教師的知識、能力等密切相關,也同時受教師外在形象的影響。舉止文雅、穿著樸素、儀態端莊、作風正派的教師形象,有助於在學生中建立威信;反之,教師威信大打折扣。一位同學這樣評價她的老師:“老師喜歡把自己的臉塗得很白,但是脖子又不是那麼白,所以看上去很不協調,穿衣打扮極為隨便,上身休閒,下身套裝,看上去很不順眼。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位老師很勢利,對學習好的同學言聽計從,對待一般的或者學習差的同學從來不管不問。每當她這樣做時,同學心裡總是酸酸的,讓大家感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老師她沒有資格這樣做,她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很多同學的自尊心……”如果是著樣的老師,怎會在學生心中樹立形象、建立威信呢?

  2.良好“第一印象”的保證

  由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所決定,他們第一次接觸教師時,會特別注意教師的儀表裝束、言談舉止,從而在心理上為教師定位,為自己與教師的關係劃定距離――是可親可信,還是反感討厭?雖然在以後的接觸中,教師的德、才、學、識會讓學生逐步瞭解,但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會促進教師良好的內在素養與外在形象的有機融合,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大有益處。

  3.塑造學生形象的引路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自身形象能直接影響學生形象的塑造。學生通過對教師形象的觀察和模仿,形成對自己形象的定位。年齡越小的學生意識中,教師越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人,即使到了高年級,學生視野開闊了,與教師的關係也變得複雜了,但教師仍然是學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人物,教師形象仍然是許多學生模仿的榜樣,仍然對學生的形象設計起著不容忽視的引導規範作用。

  三、提高教師文明禮儀的途徑

  原中國教育部部長賙濟說:“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應當從自認出發,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講究禮儀的典範。

  1.儀表端莊優美

  教師的儀表,首先要乾淨衛生,大方得體。衣著要清新素雅,簡潔莊重,符合教師身份,讓學生感到可親可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師當然也不例外,教師代表著睿智和練達,簡單大方的服飾有利於學生從小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中小學階段是最善於模仿的時期,一個稱職的教師絕不會放過對學生哪怕是一點“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機會。女教師的服飾色彩應該是溫馨明快的;男老師著裝應體現幹練、整潔性原則。

  2.舉止文明優雅

  教師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甚至教學活動中,首先,要帶頭使用文明用語,“同學們好”、“請坐”、“謝謝大家”這些禮貌用語,教師要時刻掛在嘴邊。這樣不僅能營造溫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教師對學生心靈及人格的塑造,具有其他社會成員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一位教師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無形中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因此,作為教師就必須意識到自己本身的這種教育作用,履行教師職責,任何時候都應按照人際交往的行為規範和準則行事,在一言一行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3.態度和藹可親

  一名合格的老師,絕不會把學生分人為地劃分為三教九流。不能只關注學習好、表現好的孩子,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更應該花費更多的精力,耐心加愛心,讓這些孩子儘快趕上隊伍。親切的微笑、鼓勵的眼神,及時的誇讚都是最有效的良方,讓學生從心底感受到老師是尊重他的、愛護他的,在乎他的。充滿愛心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充滿愛心的學生。

  教師要十分注意自己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從各方面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能夠仿效的榜樣。教師特別要注意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努力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秦福來.教師禮儀,你今天留意了嗎[J].中國民族教育,2009,***1***.

  [2]金正昆.教師禮儀概述[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李興國,田亞麗.教師禮儀[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