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學教師職稱論文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極為深遠,對教學的促進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淺談教師的素養
摘 要: 在實施素質教育、推廣課程、教材、教法改革的今天,要取得教育的良好效果,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素養才能順利地完成社會和歷史賦予的重任。
關鍵詞: 教師;素養
人們常把教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手執金鑰匙的人”、“是過去和未來之間活的環節”。由此可見,教師所負使命的崇高,任務的艱鉅,教師要順利地完成社會和歷史賦予的重任,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素養,教師應當有哪些素養呢?
一、高尚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社會對從事某種職業的人們的一種特殊道德要求。社會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主要由以下幾點:
1.熱愛人民教育事業
任何職業,都要求其從業人員“敬業樂業”、“忠於職守”。作為教師,熱愛人民教育事業,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要求。熱愛人民教育事業,也是教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現身的具體表現。
2.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熱愛學生市人民教師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具體體現,也是人民教師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的集中表現。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認為,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當代教育家斯霞提倡像母親一樣愛孩子,主張愛的教育,把愛生看成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之一。
3.教書育人
“教書”與“育人”是不可分的。在學校中,“育人”主要是通過“教書”即教學過程來進行的。教師把課文中所載的“道”傳授給學生,以自己的人格影響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品德,關心學生的課餘生活,就是在進行育人。單純的傳授知識的教書是不存在的。每個教師都要自覺遵守“教書育人”這個中藥的師德規範。
4.以身作則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思想品德、治學態度、行為習慣、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直接的影響和薰陶作用。因此,歷來教育家都倡導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並把它作為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要求。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二、要有比較廣博而紮實的科學文化知識
教師的基本任務之一,是教好功課。較好功課的前提條件就是教師要有比較廣博而紮實的科學文化知識。
1.要有精而深的專業的知識
對教師來說,首先要精通自己所任教的學科。具體地說,不僅對該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要學的紮紮實實,而且對該學科的教學內容要熟練、系統地把握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絡,瞭解知識發展的線索。
2.懂得一些與本學科相鄰近的知識
現代科學的發展出現了既高度分化有高度綜合的發展情況,這就要求文科的教師應懂得一些理科的知識,理科的教師也應懂得一些文科的知識,在教學中能運用大科學的觀點來指導學生學習。語文教師如能懂得較多的文史知識,數學教師也能懂得較多的理、化知識,就能更好地把握學科之間的橫向關係,使之互相配合。
3.要有較廣泛的文化藝術修養
教師的廣泛的文化藝術修養,好像是一種催化劑,它能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瞭解,幫助教好功課,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初中學生正處於精力充沛、好奇好動,對什麼都感興趣的年齡。如果一個教師除了叫自己的課以外,對什麼也沒有興趣,不關心,不知道,這樣的教師,要想把課教的透徹、風趣、易於學生接受是很困難的,師生之間的溝通也缺乏基礎。
三、要有系統的教育科學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在教學工作中,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掌握的知識不少,可是上起課來,就象“茶壺裡煮餃子”,肚子裡有貨倒不出來;或者勉強倒出來了,學生卻難以接受,主要原因在於不懂教育科學,缺乏從事教育工作的實際能力。
1.掌握教育科學理論
我國古代的教育著作《學記》中說:“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人後可以為人師也。”強調教師必須懂得教育的規律和理論。所以,教師也應當系統地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科學教學法的知識,瞭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用以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提高教育質量。
2.要有從事教育工作等能力
為了完成教育工作任務,教師應當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1***教學設計能力。教師要善於將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確定教學目的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重組教材體系,選擇教學方法,並事先對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做出科學的設計,編寫教案。一堂卓越的課的設計,不僅對教學內容的再創造,也是教學藝術的創造。
***2***瞭解學生的能力。只有瞭解學生,才能使教學有針對性。教師要善於從事觀察學生的表情、舉動、眼神瞭解他們的心理變化;用口頭提問、書面測驗和作業分析等方法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學習能力;通過調查談心、開展活動等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運用各種測驗瞭解學生的發展方向等,然後才能選擇針對性的教育措施進行教育。
***3***組織管理能力。教師面對班級集體進行教育工作,他的組織管理能力,直接影響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教師要善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對偶發的違反紀律事件能迅速作出判斷,機智地加以處理;在班級工作中要有組織起良好的學生集體的能力和組織某些活動等能力;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行為,能約束自己的動作、語言、冷靜地處理問題。
***4***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進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教師的語言必須規範,還要善於運用自己的語調,包括語言高低、強弱、速度和停頓來組織學生的注意和思維。教師的語言速度要適當,不能講得太快,也不能太慢。對低年級學生速度要慢一些,對於關鍵性的問題、難懂的問題,要有適當的停頓,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教師的語言要明白易懂,把抽象的東西講得生動形象,把艱難深奧的問題講得淺顯易懂。教師在教學中,還可藉助適當的手勢增強說話的表現力,提高教學效果。
***5***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能力。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遞文化科學知識,而且還要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要善於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掌握他們思想發展的脈搏,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做好長善救失工作,在各科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把教材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結合起來,寓思想教育於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黃燕.中國教師缺什麼.浙江大學出版社
[2]馬玉萍.現代教師修養.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
[3]於漪.新世紀教師素養專題.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