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中文獻怎麼寫

  撰寫畢業論文對於培養學生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提高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是訓練我們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下面是小編整理了的範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畢業論文範文

  反思生態危機,尋求生態文明

  摘 要:生態危機是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它的出現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只有找到導致生態危機的根源,建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才能做到標本兼治,最終實現生態文明。

  關鍵詞:生態危機 根源 倫理 生態文明

  生態危機是指地球生態系統的迴圈、平衡、穩定由於人類的長期的干擾行為使其受到破壞,進而走向崩潰毀滅的危機,從而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現象。它的主要表現為物種迅速滅絕,全球溫室效應,臭氧層漏洞等等。生態危機的表徵、根源和後果都是複雜的,它不同於環境危機只表現在幾個區域裡,而是遍佈了整個生物圈和整個人類的生存環境。它的全球性使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為之苦惱和焦慮,如何使人類走出這個困境,首先,我們得深刻剖析導致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然後找出合理的出路,努力構建生態文明,使人和自然得到和諧的發展。

  一、生態危機的原因分析

  1、生態危機的直接原因

  ***1***對資源的盲目開採和低效率利用導致資源危機

  由於工業的發展,人類對資源的開採和利用已經到了窮凶極惡的地步,資源危機已經成了不可忽視的問題。以我國為例,我國本身就是一個資源短缺型國家,再加上技術水平低,以及採取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資源的消耗又大大的高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因此資源短缺問題在我國就顯的十分突出。

  ***2***人類對環境的汙染導致環境危機

  提到環境汙染,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想到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這三廢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其汙染力相當強,它所造成的空氣汙染和水汙染已經嚴重的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

  ***3***人口的增長已經使生態系統的承載力不堪其負

  近年來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帶動醫療衛生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人口出現了“爆炸式膨脹”。人口的膨脹給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方面,人口膨脹造成了資源消耗的增加,另一方面,為了換取更多的生存空間,人們不得不破壞更多地森林、草原,從而造成綠地的減少,導致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物種滅絕加劇。

  2、生態危機的深層根源

  ***1***把科學做為征服自然的工具

  從培根時代開始,科學逐漸成為人們征服自然的謀劃工具。人類通過科學,認識、操作和支配地球上的自然物為其服務。結果產生了相互牴觸的結局:一方面,利用科學,人們改造自然帶來了工業文明,推動了經濟迅速發展;另一方面,這種工業文明又排斥人類與大自然相親相近的情感。這是由於“我們科學的最大傳統,一般地說,還沒有肯定與生命在感覺、情感、道德上的交融,以致於現代科學仍然是以無感情的姿態為基礎的,從生命素材的感情的包圍中分離出來”。也可以說塑造現代世界的科學還沒有得到價值的意識的引導,因而也沒有創造有利於人類與生命間交融的工具。

  ***2***自然價值被簡單化和標準化

  所謂自然價值,是指自然物所具有的滿足人和社會需要的屬性和功能。它表現人與環境關係中環境屬性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它包括,資源價值、美學價值、生態價值和科學價值。它們都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而人類卻按照是否對人有用的標準,衡量所有事物,只要是對經濟發展有利的任何自然界的東西,都被認為是有價值的,否則便只是廢物。這樣便造成了自然界資源和價值的極大浪費和破壞。今天的生態危機,一個重要根源就在於對自然生態系統豐富價值的簡單化追求,一切為了經濟價值,忽視了自然當中蘊含的豐富的價值,結果,這種簡單的經濟發展遭到了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制約。

  ***3***“人類中心主義觀”的誤導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西方近代以來的主流哲學與文化,確實是人類中心主義的。特別是啟蒙運動以來的主流傳統,主張人是自然界的主宰,居於自然界的中心地位,一切價值都是由人決定的,是為人的利益而產生和存在的。“我思故我在”、“本質先於存在”是人類中心主義的哲學表述;人與自然界的分離與對立,則是人類中心主義的基本前提。人類中心主義將人視為自然界的主宰,具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性,而把自然界視為僵死的、無生命的存在,成為人的統治物件;它確立了人作為認識主體和價值主體的地位,否定了自然界的內在價值;它賦予了人以控制、掠奪自然界的無上權力,而否定了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生存權利。人類中心主義是“現代性”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導致生態危機不斷加重的原因之一。

  二、創新思維,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

  要走出生態危機的困擾,只做表面功夫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人們從思維和價值觀上做徹底的改變。

  1、構建生態文明需要處理好的幾種關係

  首先是環境保護與生態改善的關係,在這一點上,人們很容易陷入兩種傾向,一種傾向是不知道如何更好的改善生態,認為只要保護好環境就可以了,殊不知這樣卻忽視了生態系統對環境的制約,治標不治本,結果導致環境治理成本不斷增大,環境問題愈發嚴重。另一種傾向是重視生態改善,但忽視生態改善的最終目標仍然是為了人類的福祉。可以看出,這兩種傾向都與我國強調既以人為本,又要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宗旨不相符。其次是工業化程序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係,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生態危機的出現與工業化程序有著絕大的關係,要改善生態環境,必須摒除工業化,這樣的觀念不僅對生態環境沒有多大改善,而且只會影響人類的發展。所我們要讓工業化和生態文明同步前進。再次是人的發展與生態文明的關係,社會的發展就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生態危機的出現,使人們開始懷疑這樣的發展會不會是人類的自我毀滅發展,於是就有人排斥用現在工業化造出來的物質,甚至還有人提出回到原始社會的生活狀態,這樣做無疑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所提倡的生態文明並不限制人的真實福利發展,它更要考慮人的新需要和新發展機會等。

  2、加強環境倫理道德建設,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改變人們傳統的生態價值觀,加強環境倫理道德建設,建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要將傳統倫理道德的視野擴充套件到自然界,通過對傳統倫理道德的補充和昇華,建立科學的生態價值觀。當前,我們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培育一種全新的生態倫理,我們在認同自然界自身存在其內在價值的同時,必須承認代際價值的存在;增強公民的生態道德意識,全面正確地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使科學認識自然、友善對待自然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生活中的一種理念;更新公民的生態道德觀念,讓每一個公民明白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和諧與共是人與自然關係的理想狀態和境界,要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改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人類凡生態行為的背後的深層次意識根源,最終實現生態危機的標本兼治。

  參考文獻

  [1] [美]I・K・奧斯汀.美是環境倫理學的基礎[M],《自然科學的哲學問題》.1988一期.

  [2] 劉湘容.生態倫理學[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69頁.

  [3] [英]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第157頁.

  [4]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55頁.

  [5] [英]培根.《新工具》第一部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箴言三.

  [6] [加]萊斯.自然的控制[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第30頁.

  [7] 《笛卡爾哲學著作》第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119頁.

  [8] [美]約翰・貝拉米・福斯特,[加]丹尼斯・瑟龍.馬克思主義生態學與資主義.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5年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畢業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