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質量管理論文發表範文

  建築工程的質量管理是全面的質量管理,它控制著建築活動的各個環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建築工程質量管理論述

  摘 要:作為建築工程專案,其投資和消耗是相當巨大的,一方面關係到建築工程的適用性,一方面關係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對建築工程實施嚴格的質量管理尤其必要。本文對建築工程質量管理進行了系統的論述。

  關鍵詞:工程專案;質量管理;探討

  一、質量管理與工程質量管理

  20世紀80年代,質量管理的主要研究物件是產品質量,包括工農業產品質量、工程建設質量、交通運輸質量以及郵電、旅遊、商店、飯店、賓館的服務質量等。20世紀90年代後,質量管理的研究物件卻是實體質量,範圍擴大到一切可以單獨描述和研究的事物,不僅包括產品質量,而且還研究某個組織的質量、體系的質量、人的質量以及它們的任何組合系統的質量。

  工程專案質量是由工程實體質量及工作質量兩部分組成的。其中,工程實體質量分為工序質量、分項工程質量、分部工程質量、單位工程質量和單項工程質量等各個不同的質量層次單元。而工作質量,是指為了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而從事的組織管理、生產技術、後勤保障等各方面工作的實際水平。工程建設過程中,按內容組成工作質量可區分為社會工作質量和生產過程工作質量,而社會工作質量是指圍繞質量課題而進行的社會調查、市場預測、質量回訪等各項有關工作的質量;生產過程工作質量則是指生產工人的職業素質、職業道德教育工作質量、管理工作質量、技術保證工作質量和後勤保障工作質量等。工程專案質量是指能夠滿足使用者或社會需要的並由工程合同、有關技術標準、設計檔案、施工規範等詳細設定其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等特殊性要求的工程實體質量與工程建設各階段、各環節的工作質量的總和。

  二、工程專案質量管理的原則

  工程專案質量管理必須遵守以下原則:一是質量第一原則。建築產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較長,且直接關係著人們的財產及生命安全。因此,工程專案在施工過程中自始至終將“質量第一,使用者至上”作為基本原則來貫徹。二是質量標準原則。即產品質量的合格與否,完全以質量標準和資料來衡量。三是以人為管理核心。人是質量的締造者,所以質量控制必須把人作為核心,作為控制質量的主要動力,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是必然的;要增強人的責任感,讓他們有主人翁的意識,不斷提高“質量第一”的觀念;提高人的素質,以工作質量保證工程的順利完成。四是堅持科學、公正、守法的職業管理規範。建築施工企業的專案經理在處理質量問題的過程中,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不可有任何主觀臆斷的個人想法;堅持按制度辦法,不走歪門邪道,匡正社會風氣;堅決秉公辦事,既要有自己的原則,又要實事求是,懂得謙虛禮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五是全面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是工程施行全過程控制及全員控制的質量措施。全面質量管理不限於對施工過程的控制,還要保證勘察設計到維護整個過程不出紕漏,只要影響質量的環節就涉及到質量控制。在此過程中,全員必須參與進來,領導班子要注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以更好地實施控制。

  三、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

  影響質量的因素多,例如裝置、材料、機械裝置、地形、地質、水文、氣象、施工工藝、施工操作方法、技術、措施、管理制度等,均可直接影響工程建設專案質量。在實際質量管理過程中,設計原因引起的質量問題能佔40%以上,為了減少因設計影響工程質量的程度應做到:通過設計招標,優選設計單位;保證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均符合專案決策階段確定的質量要求;保證工程各組成部分的設計均符合有關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的規定;保證各專業設計之間的相互協調關係;保證設計檔案、圖紙符合現場施工的實際條件,其深度應能滿足施工的要求。由於影響質量因素多,當這些因素髮生作用時便會引起質量存在差異,即質量變異,有正常變異和非正常變異,前者是指由經常發生但對質量影響不大的偶然性因素引起質量正常波動而形成的質量變異;後者則是指由不常發生但對質量影響很大的系統性因素引起質量異常波動而形成的質量變異。其中,偶然性因素如材料的材質不均勻,機械裝置的正常磨損、操作細小差異、一天中溫度和溼度的微小變化等,導致結果是無法或難以控制。工程建設專案建成後就無法再進行分割解體或拆卸了,所以有了質量問題就很難補救,如果推倒重建必然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必須對建築工程專案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具體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控制,通過防微杜漸,力求工程質量毀滅於萌芽狀態。

  四、工程專案質量監督管理

  工程專案實行建設監理制度,是我國在建設領域管理體制改革中推行的一項科學管理制度。建設監理單位受業主的委託,在監理合同授權範圍內,依據國家的法律、規範、標準和工程建設合同檔案,對工程建設進行監督和管理。在施工階段,監理人員不僅要進行合同管理、資訊管理、進度控制和投資控制,而且要對施工全過程中各道工序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在此方面國家有嚴格的規定,即凡進場的施工裝置、材料等都必須經監理人員檢驗,合格後才能用於工程之中;施工工藝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實行嚴格的“三檢”程式,確定沒有問題後再進入下道工序。在關鍵部位或關鍵施工程式上,工程監理人員必須現場督導;所有工程必須經監理人員驗收完成。

  五、專案質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把工程的基礎工作做好、做完善。做好質量教育工作。要對全體職工進行質量意識教育,使全體職工明確質量對國家建設的重大意義,質量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進行質量教育工作要持之以恆,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2.執行標準化工作。對工程專案來說,從原材料進場到工程竣工驗收,均要有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標準化體系。在工程專案施工中,除了要認真貫徹國家和上級頒發的技術標準、規範外,還應結合本工程的情況制定工藝標準,作為指導施工操作和工程質量要求的依據。管理標準是對各項管理工作的規定,如各項工作的辦事守則、職責條例、規章制度等。3.做好計量工作。計量是體現工程質量的理論依據,只有將計量工作做好,才能對工程質量有一個科學的評估,才能確定工程到底符合建築標準要求與否。對工程中的計量器具,必須建立臺賬,定期進行質量檢測,對不符合標準或已損壞的儘早維修或更換。4、完善質量資訊工作。首先,對與工程相關的各種質量資訊進行記錄,這些資訊是工程施工整個過程的憑證,有利於專案經理及相關人員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採取對策。其次,明確質量責任。嚴格遵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檔案進行建設,切實落實工程專案質量計劃,領導班子及有關部門要落實相關責任,做到各司其職、各盡所能,使工程質量水平得到提高。再次,提高質量意識。工程質量的優劣,員工質量意識很重要,在實施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過程中,要不斷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尤其是領導班子的質量意識,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以優良的工程質量來提高企業的社會信譽和競爭能力。最後,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要搞好專案質量控制工作,必須努力提高參加工程專案職工的素質,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技術培訓,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努力創出一流的工程質量。

  總之,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工程質量管理將日漸完善,我國應該抓住行業脈搏,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之法,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佑軍.對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對策的研究[J].四川建材. 2010***01***

  [2]姚新紅.建築工程質量管理的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10***01***

  [3]陳海.論監理工程師在施工專案質量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資訊. 2008***1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