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理念與方法

     摘 要 我國的企業的生產經營都在一直的變化,所以要求我們企業一定要找到與它相適應的現代企業的成本會計管理理念和方法。隨著當今的生產方式的轉變和高科技的發展,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很難來提供管理者想要的資訊。本文主要結合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的體系內容,對於成本會計管理與傳統成本會計管理區別、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的必然性、理念和方法做出了分析,提出了現代成本會計管理理念與方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成本會計 管理 理念 方法
  
  1前言
  近些年來,成本會計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源於企業製造環境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產品的需求多樣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等等,這些都極大的要求成本會計管理理念和方法要不斷的創新。在現代化的生產模式下,企業一定要有與它相適應的會計管理方法。
  2現代成本會計與傳統成本會計的區別
  2.1理念不同
  目標的不同。在會計的目標上,以前的會計一般會採用“經營責任觀”。但是現如今,因為近年來通貨膨脹的原因,使得物價在不斷的波動,導致了會計資訊的失真。所以,我們可以將現代成本會計的目標定義為以“經營責任觀”為基礎的“決策有用觀”。會計的原則。所謂會計的原則,是指對於會計工作起到指導作用的具體規範,它是會計在實際工作當中應該遵循的重要依據。在當今的通貨膨脹的形勢下,傳統成本會計仍然採用歷史成本進行計價,必然會使得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資產在市面上的價值產生嚴重的偏離。
  2.2計量的模式不相同
  資料的可靠性。從理論上來說,歷史的成本雖然能夠更加客觀和可靠的反映企業資訊,但是,這一優勢也僅僅的基於當時的交易價格。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歷史的成本對於時間的價值是能夠忽視的,但是所有的資產都是具有時間價值的,但是歷史成本卻不能夠真正的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同時,歷史成本依據的歷史價格本身具有很大的主觀性。所以,傳統的成本會計在計量資料時,事實很難達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可靠性與客觀性。
  3成本會計管理理念與方法產生的必然性
  對於傳統的製造業來說,服務企業很難去劃分成本的份額,以前的成本管理的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需要。同時,很多的製造業已經從賣方市場逐漸的轉化為買方市場,面臨的問題也更加的突出。所以,成本會計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尋找一種能夠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成本會計管理理念與方法,從而為管理提供能夠適應當前環境的資訊。
  隨著社會的進步,使得計算機技術等高科技成果廣泛的運用到了生產的經營當中,企業的生產方式與成本管理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大多數企業已經逐步的形成資本的密集型與技術的密集型,並且直接的控制生產中的人力成本。
  當前,很多的高新企業的人工成本已經降到了極低,同時,間接的控制成本的比例大大的增加,成本結構很複雜,這就要求成本會計人員去深入分析間接製造成本產生的原因及其現象,為以後的管理提供適合的成本資訊。
  4現代成本管理理念與方法
  4.1價值鏈的分析
  在研究現代成本管理理念與方法的過程中,價值鏈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價值鏈是用來描述企業從研發、成產,到最終銷售的過程。企業需要充分的分析產品的價值,努力減少價值不增值作業,從而有效的降低企業的成本。比如:很多的企業都有存貨,這只是單純的起到了降低風險的作用,並不能夠增加企業的價值。所以,企業一定要減少企業存貨的管理成本,運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管理,從而有效的減少半成品的成本。
  4.2零存貨與及時成產
  一般企業降低成本,採用通過零存貨的的方法來達到目的,但是零存貨又會給企業的成產帶來一定的風險,如果沒有按時給供貨商提供貨物,將會面臨賠償巨大的違約金的後果,會給企業帶來不小的損失。同時,可以進行及時生產,在這種理念下,企業只有再準確的接到訂單時,才能夠進行相關的活動,在生產線上的部件都要在下一個生產過程中需要時成產。
  完成及時的成產,不僅要求企業準確、及時的簽訂各種訂單,還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產品的研發,並要求生產裝置在一個比較高的質量標準上,對於工人的精巧技術和操作速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假如在任何一個環節上出現了問題,那麼生產便被迫停止,將造成極大的損失。所以,在此種情況下,企業一定要有先進的技術,如果生產過程中出現問題,將馬上解決。
  4.3作業成本法
  一般來講,作業成本管理就是在生產的過程中在生產作業方面進行管理,通過充分、細緻的分析作業成本,從而計算出產品的生產成本,為企業的作業管理提供相對準確的資訊。
  對於企業來講,每進行一次作業,都會消耗一定數量的資源,作業的成果又會轉移,逐漸的轉移,最終將生產的成品銷售給顧客。所以,企業的生產其實就是一個作業消耗和產品消耗的過程,也是價值的形成過程。但是,並不是全部的作業都能夠增值的,也並不是全部都能夠提高效益的。所以,作業的管理目的就是減少不增值的作業,從而更好的降低作業的成本,充分的提高經濟的效益。
  因為企業的生產方式各不相同,產品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因此,在生產的過程當中,消耗的資源和成本也各不相同,所以,成本動因也不同。我們企業需要進行作業成本的統一規定,從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4全面的質量管理
  在企業的成本管理當中,全面質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一環節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服務質量。
  面對著諸多的質量問題,傳統的成本管理是結合企業的長期效益來進行管理的,各個企業都力求產品質量的零缺陷,這個是企業想要達到的目的。因為當前社會是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如果企業出現了不合格的產品,那麼就代表將要失去了整個市場,其損失是無法估量的。進行全面質量的管理,就是為了更好的滿足客戶服務,充分的徵求客戶的要求,使客戶對於企業的服務更加的滿意。
  質量其實就是消費者對於產品是否滿意,想要得到高質量的產品就必須要付出成本,質量成本包括了檢驗成本、預防成本、缺陷成本,這些成本是企業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質量目標而消耗的成本,是必不可少的。
  4.5約束理論
  約束企業是指任何企業都有缺陷,假如想要改善缺陷,那麼是會約束生產的。所以說,約束理論就是幫助企業找到缺陷,完善企業生產經營。現如今,製造業的生產比較多,每一個生產程式水平和裝置的完整程度都不是一樣的,這樣就直接導致了每一個生產程式都有不同的生產力。企業一定要找到生產能力最小的環節,提高該生產工序的生產質量能力,從而有效的提高整個生產過程的生產力,從而更好的降低成本。
  企業實行“約束理論”,不斷的去尋求企業的缺陷,從而有效地解決,就能夠更好的提高生產力水平,降低成本,從而提高社會競爭力。
  5我國企業採取現代成本管理理念與方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5.1要充分的考慮全面性
  成本管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在進行成本管理設計時,需要充分的考慮全面性,要全員參加,充分的落實到管理及其生產的全過程,不能夠武斷的下達命令,對於作業成本設計時更是如此,一定要充分的取得管理人員及其基層工作人員的全力配合才能夠進行。
  5.2需要以人為本
  在現代的成本管理當中,人是主觀能動的。企業怎麼樣才能夠激發出全體員工的能動性,這是管理者需要全面考慮的問題。怎樣才能夠完善管理方法,使員工自願、積極主動的去參與,這樣才是目的。所以,現代成本管理方法一定要與“以人為本”相結合。
  5.3綜合性
  因為我國企業現代成本管理的方法是一個系統的整體,所以在進行設計時一定要綜合運用。比如為了加快存貨的流通速度而盲目的去採取零存貨方法,這是很不可取的。
  5.4永續性
  企業現代成本管理是一個需要長期改進、不斷完備的過程,在管理理念中也有提到。成本的管理不能夠只是單純的去追求短期的利益,應該走長遠路線,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6小結
  通過成本會計管理理念與方法的研究,可以極大的使得企業更加適應市場的需要,使企業能夠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萬平,由淑波:歷史成本會計面臨的衝擊與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導報,2008,(30).
  [2]宮興國.企業成本管理理論發展歷程及發展趨勢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8,(19).
  [3] 李寶元著:《人力資本運營—新經濟時代企業經營戰略與致勝方略》,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1(1).
  [4]董文華.煤炭企業的成本意識與管理實踐探討.山西焦煤科技,2010.3.
  [5]李進軍.企業成本管理問題與改進完善[J].現代企業,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