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論文範文

  學生良好政治思想的培養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目標,寫政治論文是中小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個人要有所出息,就必須能承擔苦難的磨練。所謂“大任”,就是幹大事,要幹大事的人,首先必須要做到的,就是要學會承擔起責任,遇事努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但是,什麼是責任呢?可以說,責任是一個人應當作的事情;當然也可以說,責任是不應該做的某些事情。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他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其中學會承擔責任,是他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一步。現在,我們是一個九年級的學生。作為子女,孝敬父母,幫做家務,是我們的責任;作為學生,遵守學校的紀律、完成學習任務是我們的責任;作為朋友,忠誠、互助、互諒,我們義不容辭;對於陌生人,雖然萍水相逢,但扶危濟困是美德;作為普通公民,我們“位卑未敢忘憂國”;作為社會成員,我們應該維護正義、熱愛和平、保護環境、遵守法律……因為承擔責任,我們才有存在的價值;因為承擔責任,我們才是社會需要的人。

  在如今的社會上,有責任感的人也有很多。20 世紀90年代,我國的一個代表團到韓國洽談商務,代表團車隊的先導車由於開得較快,為了等待後續車輛,暫停在了高速公路的臨時停車帶。幾分鐘後,一對駕駛“現代”跑車的年輕夫婦停靠了過來,問代表團的同志,車輛是否出了什麼問題,是否需要他們的幫忙,因為他們中的男士是現代汽車集團的職員,而代表團的車輛恰好也是他們生產的汽車。我相信讀完這個故事的每個人都會為這名年輕的現代汽車集團員工的個人責任意識所歎服。在非工作時間,而且是上級不在現場的情景下,對一個與本人職責並無直接關係的問題給予必要的關注,恰恰說明了這名現代汽車集團員工的深層意識裡已經將與本企業有關的任何事情都當成了自己的個人責任。這充分表現了那對夫婦“我要為他人負責”的強烈責任感。

  反思一下自己,我還有許多方面的責任沒有承擔或承擔得不夠好。在學習上,我有時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懈怠自己;對學習的態度有時會不積極;對待作業也有時會不太認真。在家庭上,我對父母的態度有時會不好;有時沒有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我想,人人都是會犯錯的,但關鍵要看我們是否承認了錯誤,是否承擔了錯誤所造成的後果。我一定會認真改正錯誤,做一個優秀的人。

  當然,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也承擔了相應的責任。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來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屬於哪個性質,哪個階層,哪個領域,哪個崗位,你都必須學會承擔你的責任。而這種勇於承擔責任的精神需要我們從小就培養。中國有句話叫:“腳下的泡是自己走的”。說的是選擇什麼樣的路,由你自己決定,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如果自己選擇錯了,就不要去埋怨別人,正如人們經常說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有義務幫你。所以,如果不能承擔相應的責任,對自己負責,你就永遠無法長大成人。承擔責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現,是自立自強的必然選擇,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同時,在對待責任的態度和方法上,我認為我們應該這樣做:對待我們可以選擇的責任,憑藉自己的智慧,對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進行正確評估,作出最合理的選擇。我們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有這麼一句話:“路在自己的腳下,命運在自己的手中,責任在自己的肩上。”生活的路上,沒有人有義務為你做些什麼,也沒有人會為你的選擇承擔些什麼,因此你一定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在面對我們無法選擇的責任的時候,我們不能採取抱怨、懈怠等消極的態度,而是應該採取一種積極的態度,並主動去承擔它,把它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自己的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做到“我承擔,我無悔。”當然,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的這種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不管做什麼事,責任心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會大膽去設想、去創新、去實施,也才會有卓越的工作成果。邱吉爾有一句名言:“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就讓我們共同承擔責任,服務社會吧!

  篇二

  淺談青少年追星現象

  走進大小型書店,你會看到書店的一角放滿了明星的海報、書籍等,這就為追星族們提供了很大的物質來源.

  那麼到底什麼是明星?

  名星是什麼?名者,是說他們知名度較高,影響比較大.星者,是說他們如天上的星星,都佔居著一個位置,在那裡引人注目,閃閃發光.他們就像成市裡的霓虹燈,沒有他們成市的夜晚就會失去夢幻般迷人的燦爛.他們就像田野裡的鮮花,沒有他們大自然就會失去生命活力的象徵.他們是對藝術的誇張,他們是對生活的宣染,正因為他們的存在,人們才活得更加有滋有味.但是他們畢竟不同於衣、食、居、行,讓人離不開.

  “追星”作為近些年出現的“新生事物”,雖然歷史並不久遠,但是其發展勢頭之迅猛,是所有的人都始料不及的.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崇拜的偶像是科學家陳景潤、身殘志堅的張海迪,而80年代後,正在校園處於追星的同學們,影視明星則成為他心目中最完美的明星.

  追星本身並不一定是件壞事情.青少年的確從明星身上學到好多好的東西.如:某些歌星、影星為慈善事業捐款、看望愛滋病孤兒等等公益活動.某些星本身的品行就比較好,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關心朋友、同事等等.這些完全可以為青少年做榜樣,是值得青少年學習的.從這方面來說這是可取的,並且是可以大力宣傳的.

  追星是一種精神享受.就像養花愛好者把喜怒與花草聯絡在一起,養寵物者把哀樂與小動物聯絡在一起,集郵愛好者把情感寄託在郵票上一樣,只是各自的愛好不同而已.

  正是有了追星的喜怒哀樂,年輕的生活才顯出了更多的五彩繽紛.青少年大都不會要求自己取得明星那樣的大成就,只是跟著自己的喜好走,聽自己喜歡明星的歌曲就覺得比較動聽,看自己喜歡的明星影視就覺得比較親切,看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比賽就覺得比較精彩.做自己所愛,就是一種享受,只有這樣,他們的生活才會有更多的激情.

  人生需要偶像,孩子更需要偶像,偶像使人的生活變的充實、豐富,偶像會使人的心臟跳動的更加有力,生活的目的更加明確!慎重選擇值得追的星,以他為榜樣和偶像,在給你的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時,“超過他,也成為明星”的念頭回激起你更多的潛能!

  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能正確追星和崇拜偶像,並且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沒有盲從性,能正確分析偶像的優點和不足:追星是為了追求明星的亮點,學習明星好的東西,並以此樹立一個好榜樣,以“星”做為自己人生的奮鬥目標和奮鬥動力;在學習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己積極奮進的精神,這樣青少年們的發展有了方向,有了目標,這樣,就有利於自己身心,使之不會盲目前進;青少年們崇拜明星,並使他們獲得了明星成功的“祕訣”及成才的方法,利用這方法,推動著青少年們的前進;追隨明星,在明星的成功中發現自己潛藏的素質,逐漸加深對社會對自身的認識,他們從自己崇拜的偶像中悟出他所以成功的原因,總結出他的偶像走向成功的祕訣,並結合自身的條件去實踐;或者看到明星有不足之處,就不斷地檢驗自己,發現自身也有相同的不足,自覺地進行自我調整.這對於他們儘快地發現自己、儘快地成才或者自我認識、自我調整無疑是具有推動作用.

  但是,如果青少年花過多的時間於追星,而不顧自己的學習.那就不可取了.某些青少年盲目地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想成為某某明星那樣的人,但自己又不去學習、努力、行動.盲目的活在自己的空想世界中是不成熟的表現.

  我們也看到不少青少年,由於他們辨知能力有限,缺乏社會經驗,甚至不懂得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懂得偶像身上哪些東西才是值得自己仿效的,不能分清是非黑白,只是盲目地跟風模仿,只是一味崇拜,盲目學習,連明星的不良生活習慣等都一概相容幷包.還有人起初模仿起明星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進而發展到模仿其生活方式等等,相互攀比,對學業荒廢不顧,憧憬著能像某明星一樣被星探發現一夜成名,沉醉於自己的幻想世界中……結果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還丟失了自身原本很寶貴的自然、純樸.

  有 些青少年為了看明星的演唱會而逃學,整天沉迷在明星的世界裡,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取的.

  還有些青少年對於別人對自己明星不好的評價,就堅決擁護自己的明星,不允許他受到任何傷害,所以,對批評偶像的人動手動腳,但不知道在此時,他傷了自己多少的知己,這說明了我們青少年的自制力還比較差,對偶像的過於擁護,容易造成情緒上的波動,他們似乎成為了明星們忠實的奴僕,置於明星忠實走狗的地位.

  這種狀態的出現,真令人擔憂啊!

  為一個遙遠的“星”浪費自己的精力,空耗生命中只有一回的青春,實在太不值得了.

  青少年追星的理由有如下幾點:1.慕拜心理.青少年們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扮演的人也多是些義膽沖天、俠骨柔腸的錚錚鐵漢;女的則羞花閉月、沉魚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嬌媚可人、善良溫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氣質逼人,在賽場上更有翻雲覆雨、左右全域性之勢.這些難免讓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羨慕、迷戀、崇拜甚至瘋狂.2.從眾心理.在青少年中,追星現象很普遍,勢力也很大,以致本來沒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學,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視為“異端”,也自覺不自覺地入了流.3.時尚心理.“追星”,在不少青少年看來,就是件時髦的事,至於有沒有道理、有沒有價值,何必管它那麼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夠了.所以,追星對青少年來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為表現,但要把握好.

  冰心有首小詩:“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一個人惟有付出,才有收穫.

  學習是最重要的,青春時期使我們的黃金時期,是定格我們一生的時期,若我們這個時候,不努力勤學苦練,而把大量的錢財,精力和時間投入的追星中,豈不是荒廢自己?我建議現在把精力投入學習,今後在追星也不遲呀!

  正確認識追星現象,正確引導追星情結,讓我們的青少年明天都能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樑之才和耀眼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