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途徑探析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目的和歸宿,自人們開始意識到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對待後,關於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問題的研究就越發顯得迫切起來。然而迄今為止所有關於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研究僅僅是停留在經驗認識的層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理論體系並未建立起來。 毫無疑問,在討論價值範疇的時候一定要將研究行為指向人本身,這是感性追溯理性的必然步驟。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途徑探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途徑探析全文如下:

  摘要:社會形勢的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對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資訊化時代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途徑,即灌輸與接受也有了新的特點,亟待重新認識。更重要的是,要順應資訊化的潮流,灌輸與接受這兩條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途徑的資訊化建設即為必然。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途徑;重新認識;資訊化建設

  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相關問題逐漸升溫,受到相關領域諸多專家、學者的重視。本文正是從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途徑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亦能滿足現代化的需要,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內涵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是人和社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認識活動中建立起來的,以主體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發展規律為尺度的一種客觀的主客體關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質是否與人的本性、目的和發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適合、相接近的關係。”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概念的主體是指被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滿足了需要的一切個人、集體和社會,客體指的是被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及其屬性和功能。必須強調的是,該概念中的主客體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主客體不同,它反映的不是實在物件的實體範疇,而是反映主客體之間的關係範疇。

  二、重新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途徑

  ***一***灌輸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輸,是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傳播和輸送先進的思想、科學理論知識,同時引導受教育者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學習並接受先進的思想、科學理論知識,最終滿足一定社會所需的思想品德素質要求。在灌輸過程中,受教育者不僅能接受到來自教育者的系統的思想、科學理論,也能通過思辨與創新獲得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雖然當代人們的思想品德素質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社會主義思想不會在人們的頭腦中自發產生,因此“灌輸”這條途徑並沒有過時。但是,在資訊化時代的今天,灌輸不再是填鴨式的滿堂灌思想,而要有新的理解與新的手段。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資訊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渠道越來越多,受教育者接受各種思想、理論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多,這就對實施灌輸的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者在充分利用傳統教育方式的同時,也要善於利用網路,在網路渠道的資訊傳播過程中搶佔先機。微博、貼吧、QQ群等,這些都是現下受教育者接受網路資訊常用的傳播渠道。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這些渠道,“見縫插針”地把一定社會所需的思想、科學理論融入到網路資訊中,使其對受教育者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指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從自己所接觸到的各種思想、科學理論中,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和自身的需要,選擇性地接受、認可其中的某一部分,並使其內化為自身的行動力。要讓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需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只有外部理論的灌輸肯定是不夠的。因此,只有讓受教育者接受、認可他所接觸到的思想、科學理論,並願意遵循這樣的理論指導,自覺地將其落實到行動中,這樣的“接受”才是成功的,才能真正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展,灌輸的內容、渠道在增加,受教育者能夠接觸到的資訊越來越多,那麼受教育者一定要在接觸灌輸內容的過程中選擇性地吸收利於自身成長、符合社會需求的部分。在這個資訊時代,受教育者在接受過程中必須學會辨別、區分並選擇有用資訊,才能改善接受效果,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途徑的資訊化建設

  第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資訊網路,實現資源共享。在資訊化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需要以資訊網路為技術支撐,建立全方位的資源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訊灌輸與接受渠道。年輕的受教育者們大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在教育過程中,如果方式過於明顯,無論教育內容是什麼,他們都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牴觸情緒。此時,教育者如果能將教育內容、思想等通過網路巧妙地傳遞給受教育者,使其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教育資訊,這往往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並且,通過資訊網路,我們還可以實現許多優秀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資訊的資源共享,這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所達不到的。

  第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資訊平臺,實現平等互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想法的人,他們會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求話語權,要求與教育者平等的對話。面對高科技時代資訊的無孔不入,網路產生的效應是雙向的,光堵不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事實證明,平等互動的資訊平臺是有利於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的。5?12大地震發生之後,政府部門及時公佈救災情況,各大電視臺、報紙、網路都在適時更新救災報道,這不僅有利於民眾及時瞭解災情,提供救援,而且,這些暢通的資訊讓大家看到了眾志成城的力量,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這種精神的傳播對於幫助受災群眾樹立信心和呼籲更多援助力量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被動,也很難強制,只有主動介入,積極引導,科學灌輸,平等對話,才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實現其價值。

  第三,加強教育者隊伍的資訊化建設。駕馭資訊網路,能夠讓教育者站在“潛”的位置,平等的與受教育者溝通交流,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受教育者更易於接受。為此,必須加強教育者隊伍的資訊化建設,提高教育者駕馭資訊網路的能力。一方面,教育者應該在教育過程中善於利用網路傳遞教育資訊,將正面的思想理論、科學知識等悄無聲息地灌輸給受教育者。另一方面,教育者也要善於利用網路發現受教育者在思想上存有的問題,並以此為依據調整自己的教育內容、方式等,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第四,培養受教育者自主選擇和控制資訊的能力。資訊化時代下,對於受教育者而言,對資訊的選擇與控制,並對資訊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利用比形式上的擁有、佔有資訊要重要的多。在資訊超載的情況下,教育者通過科學合理的灌輸培養受教育者自主選擇和控制資訊的能力,使受教育者自覺地接受健康有用的資訊,抑制無用有害的資訊,對於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不光要教會受教育者使用電子資訊裝置,還要教會受教育者善於利用電子資訊裝置通過正確的傳播途徑獲取、辨別並利用資訊,提高受教育者自主選擇和控制資訊的能力。

  第五,加強對網路資訊及其傳播渠道的有效管控。這裡所指的有效管控不是盲目的扼殺,而是通過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有效的網路監管技術及程式,實施有效的監管。資訊化條件下,教育者看到了資訊網路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許多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也抓住了網路“潛”的作用,利用網路傳遞一些不合法的思想、理論等,破壞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完善的法律法規、有效的網路監管技術及程式,一方面可以引導受教育者對資訊本身和資訊傳播的選擇性接受,督促受教育者主動接受有利的教育資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對網路資訊傳播的違法行為進行管控、懲罰,起到約束公眾網路行為的作用,從而肅清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以利於教育者灌輸有利資訊。對網路資訊及其傳播渠道的有效監管是灌輸與接受這兩條價值實現途徑資訊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