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評職稱論文發表論文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傳播知識的種子和做人的道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教師角色的轉變

  摘 要:由中職數學教師轉化為專業型教師,不但要從思想上進行轉化,還要從行動上走進企業。需要教師進行角色的轉變,除了要學習專業知識,深入透徹地理解並應用專業知識,還要走進企業學習實踐操作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真正地結合起來,讓老師們的知識更加專業化,老師和學生的觀念進行大轉變。

  關鍵詞:雙師型 教師 文化課 專業課 學校 企業 教學能力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4***07-109-02

  作為一名中職數學教師,以前習慣了只上數學,現在師資緊缺,基本上轉化為雙師型,有諸多的不習慣,針對這一角色的轉變,我們需要轉變哪些觀念呢?我認為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要轉變觀念,首先要明白:何為“雙師型”?“雙師型”教師的含義就是“雙證”教師或“雙職稱”教師,即:“教師+中級以上技術職務***或職業資格***”。針對我們敘永職高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部分老師以前是從教文化課,自從2008年12月13日教育部下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進修和繼續教育制度,促進教師深入生產實踐,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進一步優化教師的素質結構,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所以,要求老師需要從文化課教學轉化為專業課教學,為此,下面我來淺談中職數學教師如何轉化為雙師型教師。教師的角色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轉變。

  一:建立教師轉變為“雙師型”教師的意識

  我們敘永職高條件艱苦,師資短缺,為了讓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變,學校提出了“自學為主,以賽促轉”的建設方針,從而促進教師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也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雙師型教師的意識就該轉變,比如:我校在剛剛恢復辦學時,幼教師資緊缺,於是調配平時喜歡唱歌或者歌唱得好又會識譜的一名數學教師來擔任音樂課。通過學校專業教師的輔導和該教師自主的學習相結合,一年後,這個教師參加瀘州市教師綜合技能大賽中幼教教師組榮獲“二等獎”。由此可見,發展“雙師型”教師的可行性,轉變意識是關鍵,以賽促建的方法,調動了老師的積極性,也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二:教師上課觀念的轉變

  教文化課的教師如何轉化為專業課教師呢?

  首先,轉變教學觀念。比如:我們以數學教師轉化為教採礦專業的工程製圖科目為例來說明。數學課上,立體幾何是數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抽象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而工程製圖主要講的是實物的三檢視、剖面圖和剖檢視等,也就是立體幾何與平面幾何的結合應用,知識點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當數學教師在上工程製圖課的時候,就要將數學思維轉變成專業課的思維,不同細節的地方多給學生強調指出來,因為學生們在幾何圖形的繪製上就很隨意習慣了,也就是教師上課觀念轉變的因素之一。

  其次,轉變教學方法。數學課主要採用的是講練結合法,而工程製圖的製圖方法同樣可以採用邊講邊練相結合的方法,但重在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製圖的能力,增強了立體感,形成了建模思想,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只有做到轉變了教學方法,才能真正體現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因此,數學教師要上好專業課,關鍵是自身觀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改變。

  第三,教師工作作風的轉變。在要求上也是類似,數學教師要求學生作幾何圖形時用直尺和圓規鉛筆來完成,畫平面直角座標系注意幾要素。在工程製圖上也是同樣的要求,只是要求更嚴格更規範更精細。比如座標系的箭頭,數學上沒有要求,只要畫出來都對,而工程製圖要求線條的粗細、箭頭的長短比例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實質上也是大同小異。所以,教師上課觀念轉變了,上課就輕鬆了。

  三:建立校內“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

  學校由於專業課教師少,最好採取在校內建立“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學校可以構建專業師資培養專家隊伍,以專家理念提升教師認識。目前,我們敘永職高還沒有邀請職教專家走進校園,還在摸索中準備前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1999年6月13日釋出。“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管理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於是我們學校現階段對旅遊專業採取的措施是:邀請眉州集團的企業老總走進校園,講述企業文化,提高了教師對優秀企業文化的認識,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一種途徑就是邀請優秀畢業生走進校園,講述各自的生涯規劃、奮鬥歷程、職場得失,提高教師對就業創業的認識,使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以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對教師的要求。這方面我們學校正在積極收集資料準備中。爭取早日建立培訓基地,讓數學教師也多向專家學習,多感受他們的理念,也能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課教師。

  四:教師具備教學轉移能力

  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所需的時間越來越短,新技術產業的不斷湧現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已成為一個永無止境的動態過程,我們敘永職高的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內容太有限了,這就決定了我們職業教師必須在“教學生學習什麼知識”的同時,也要“教學生如何學習專業知識”,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使學生學會在進入社會後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隨時進行自身的知識調整,在短時間更快的接受新知識新技術、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就拿我們學校的採礦班學生為例:採礦班的學生,他們的專業課主要是以煤礦開採技術為主,但是,畢業後,可能叫學生們開採煤礦,也可能從事井下的機電工作***因為他們也開了採礦機電課***。礦井有大部分是機電裝置,全靠機械讓礦井運轉,這就得靠學生很快地適應新技術了。數學教師可以多向採礦專業或機電專業的工程製圖或機械製圖等理工方面的科目轉移,儘快和學生們一起適應專業課的學習。所以,教師應具有循序漸進的教學轉移能力,在教採礦專業的同時也滲透機電知識,讓學生也有知識轉移的意識,為以後的就業作準備。

  五:給學生交流時觀念的轉變   學生們在初中的時候就是文化課為主,到了中職學校,老師要經常給學生談心,除了談學習方法,還要給學生講解各專業的特色、優點、缺點,讓學生的觀點發生轉變,即:只從事文化課的學習轉變到專業課的學習中來。老師也要轉變自己交流的觀點,別想到自己的數學老師,就給學生傳授只學數學的思想,或者說數學才是主要科目之類的觀念。“雙師型”教師不僅是對一部分職業教育教師的要求,而是對所有職業教育教師的要求。有關“雙師型”教師的討論中。有人認為:“雙師型”教師是“對職業學校非文化課教師的素質要求”,***李向東、盧雙盈,《職業教育學新編》2005***,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數學課在職業學校屬於公共基礎課,數學課教師在職業學校屬於公共基礎課教師,公共基礎課教師同樣具備“雙師型”素質,知識這種素質在內容和要求上有所差別。專業課肯定也是重點,但是專業課中的很多知識均與文化知識息息相關。。所以給生交流時,教給學生要學好科學知識,各科知識同等重要,老師的觀念轉變了,學生的觀念才容易轉變。

  六:作好隨時與學生駐廠的心理準備

  中職學校的做法基本上都是:教師進企業,實現教學與生產緊密結合。學校落實教育部《關於建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的意見》為契機,根據學校實踐情況,制定“各科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實施細則”,讓各教師帶著任務去企業學習。數學教師同樣可以通過企業實踐,教師可以瞭解本專業目前生產、技術、工藝、裝置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也可以帶著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請教企業中實踐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還可以開發校企合作專案,實現專業教學與企業生產的緊密結合。這樣,學生們每學期都要入廠參加社會實踐。如果數學教師能夠帶學生走進採礦或機電的實訓基地,在工廠裡,可以向那些專家們請教更多專業方面的實際問題,也能夠是理論與實踐形象地結合起來,對數學教師轉化為“雙師型”教師受益匪淺,那麼,不管是專業課教師還是文化課教師,均可能駐廠學習,讓文化課教師逐步專業化,專業課教師更加多元化,進一步向“雙師型”教師發展。

  總之,隨著現代化建設的迅猛發展、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對“雙師型”教師的知識及職業技能要求也不斷提高,我們應該採取多種渠道、多種形式來培養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同時深化實踐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為敘永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為新敘永職高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做出更大貢獻。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