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個字的神話傳說精選

  神話是原始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它的內容涉及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類的命運,努力向人們展示 自然與命運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意象 。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常羲沐月

  《山海經》中,常羲又被稱為“女和月母”,因為常羲生十二月,所以稱之為“月母”,而所謂“女和”,則大概是因為她擔當著調和陰陽的重任。為什麼月神要調和陰陽?這是由中國曆法的特點所決定的。由於太陽的周而復始的公轉決定了寒暑冷暖的推移迴圈,所以要根據太陽的執行確定曆法的季節,中國傳統曆法中的節氣就是典型的節氣;另一方面,由於月相的晦朔弦望的變化十分明顯,可以據以紀日子,所以中國傳統曆法又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月份,由此就形成了典型的陰陽合曆。陰陽合曆方便百姓使用,說到這裡,就可明白月神常羲為什麼叫“女和月母”了,因為常羲負責制定陰曆月份,因此她必須保證陰曆月份能夠與陽曆的季節相協調,也就是說調和陰陽,所以以“女和”為名。《山海經》說:“有女和月母之國。……處東北隅以止日月,使無相間出沒,司其短長。”就是說的這個意思。東北方在時間上相當於一年歲末,這個時候就要對一年來日月執行情況進行累計,設定閏月***最初閏月都設定在歲末,叫十三月***,使日月行次實現同步,這就叫“使無相間出沒”。由此可見,常羲所從事的仍是維護宇宙之秩序的工作,所以也屬於創世之神之列。常羲為少昊之母,她與姐姐羲和開創了新天地。

  篇二:後弈射日

  后羿,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方族有窮氏的首領,善於射箭。當時夏王“啟”的兒子“太康”耽於遊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實權操縱於後羿之手。但后羿只顧四出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神話傳說“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在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后羿為了救百姓,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死了猛獸毒蛇,為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

  篇三:吳剛伐桂

  相傳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亮上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篇四:刑天斷首

  故事出自《山海經·海外西經》。《山海經.校注》雲:“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於常羊之野。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鏚而舞。”刑天是山海經裡提到的一位無頭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自炎帝被黃帝在阪泉之戰打敗之後,刑天便跟隨在炎帝身邊,定居在南方。當時,蚩尤起兵復仇,卻被黃帝剷平,因而身首異處,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著利斧,殺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門外,指名要與黃帝單挑獨鬥。最後刑天不敵,被黃帝斬去頭顱。而沒了頭的刑天並沒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來,並把胸前的兩個乳頭當作眼睛,把肚臍當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因為沒了頭顱,所以他只能永遠的與看不見的敵人廝殺,永遠的戰鬥。而在陶淵明的《讀山海經》中有:“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類,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來讚頌刑天的精神。

  篇五:共工觸天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之後,水神共工一向與火神祝融不合,他率領蝦兵蟹將,向火神發動進攻。火神祝融駕著遍身冒著烈焰的火龍出來迎戰。水神共工命令相柳和浮游將三江五海的水汲上來,往祝融他們那裡傾去。剎時間長空中濁浪飛瀉,黑濤翻騰,白雲被淹沒,神火又被澆熄了。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燒了起來,加上祝融請來風神幫忙,風助火威,火乘風勢,熾熾烈烈地直撲共工。共工他們想留住大水來御火,可是水瀉千里,哪裡留得住。火焰又長舌般地捲來,共工他們被燒得焦頭爛額,東倒西歪。共工率領水軍且戰且退,祝融直逼水宮,水神共工他們只好硬著頭皮出來迎戰。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獲得了全勝。浮游活活氣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狼狽地向天邊逃去。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頭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憤,就一頭向山腰撞去,“嘩啦啦”一聲巨響,不周山竟給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災難降臨了。原來不周山是根撐天的大柱,柱子一斷,半邊天空就坍塌下來,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頓時天河傾瀉,洪水氾濫。著名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即源於這場大戰。後來才有了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的事蹟,大地重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