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講的故事有哪些

  《史記》是我國曆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方面的極其寶貴的貢獻。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史記中講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中講的故事:恩仇並報

  范雎擔任宰相以後,有一次,王稽對他說:“不可預料的事情有三種,無可奈何的事情也有三種。先說前者,君王的去世是其一,您的去世是其二,在下的死去是其三。再說後者,君王一旦去世,您儘管對我感到抱歉,也無可奈何。您突然去世,您儘管對我感到抱歉,也是無可奈何。如果在下突然死去,您儘管對我感到抱歉,還是無可奈何。”范雎是個聰明人,聽懂了他的怨言,知道這是譏諷自己忘恩負義,於是感到不高興。後來他進宮向秦王進言說:“如果不是王稽的忠心,沒有誰能把我接到秦國來,如果不是大王聖明、賢哲,沒有誰能夠重視我。如今,我身為宰相,爵位達到了列侯,而王稽的官職依舊停留在一名謁者之上。這不是他當初接納我的本意。”於是,秦王召見王稽,任命他為河東郡郡守,給予他三年的自主權。不久,秦王又任命了鄭安平為。這時,范雎散發家裡的財物,將其全部施捨給曾經和正在因貧窮而受苦的人。他對於自己落難的時候,給予一頓飯這樣小恩小惠的人也一定會報答,而對於陷害、仇視自己的人則一定會報復。

  後來,秦王聽說魏齊躲藏在平原君家裡,便一定要為范雎報仇。於是,他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給平原君,信上說:“寡人久仰您的崇高、正義,希望與您成為平民一樣的朋友。如果您肯賞光來訪,寡人願意與您痛飲十天。”平原君害怕秦國,而他又被信中秦王的言辭所感動,於是,他就動身來到秦國,覲見秦王。秦王與平原君喝了幾天的酒。有一次,秦王對平原君說:“周文王得到呂尚,尊其為太公;齊桓公得到管仲,尊其為仲父。如今,寡人把範先生視為自己的叔父。寡人聽說,範先生的仇人在您的家裡,所以,希望您派人回去把他的頭取來,不然,寡人就不讓您走出函谷關了。”平原君十分講義氣不願出賣朋友,為了保護魏齊,裝瘋賣傻,就是不承認魏齊在自己家裡。於是,秦王心生一計,寫信給趙王說:“大王的弟弟現在在我這裡,而我國宰相的仇人魏齊躲藏在他的家裡。寡人希望大王馬上把魏齊的人頭送來,不然,秦國將出兵攻打趙國,而且大王恐怕以後見不到您的弟弟了。”

  趙王沒有辦法,便出兵包圍了平原君的家,準備捉拿魏齊。魏齊早一步聞訊,逃了出去,請求趙國的丞相虞卿,保護自己。虞卿估計自己無法說服趙王,便解下相印,同魏齊一起逃出了邯鄲。他們認為魏國離趙國最近,便跑回了大梁,打算通過信陵君的幫助逃到楚國。信陵君得知二人前來投奔自己,由於他害怕秦國,便猶豫不決,不肯接見他們。信陵君向他的門客侯嬴詢問虞卿的為人。侯嬴認為虞卿是位賢者,他重情義,不貪圖功名利祿,能夠急人之難,信陵君不應該如此無禮地對待他們。信陵君感到慚愧,便親自駕車到郊外去迎接他們。魏齊聽說信陵君起初對他們的到來感到為難,失望至極,覺得天下之大卻終究沒有自己的容身之所,便一怒之下割脖子自盡了。趙王聽說魏齊自殺,便派人割下了他的頭顱,送給了秦國。於是,秦王把平原君釋放回國。

  史記中講的故事:呂不韋的遊說

  不久,呂不韋就拿出五百斤黃金送給子楚,作為他的日常花費以及結交賓客的費用;同時,他又用五百斤黃金購買了許多奇珍異寶,自己則帶上這些東西到秦國去遊說。呂不韋先是求見了華陽夫人的姐姐,送給她很多禮物,說子楚在趙國,思念親人,這些東西都是他孝敬您的,特地讓在下來轉送。華陽夫人的姐姐聽後,果然十分感動,表示願意替他引見華陽夫人。

  隨後,呂不韋通過這個女人,見到了華陽夫人,並且把帶來的奇珍異寶全部都進獻給她。在與華陽夫人的談話中,呂不韋不失時機地談到了子楚,並極力誇讚他是一個富有才能和品行高尚的人,結交的諸侯、賓客遍佈天下。還對華陽夫人轉達子楚的話說:“子楚把華陽夫人您看成天一樣,日夜流淚思念著太子和夫人。”華陽夫人聽後大為高興。

  呂不韋又趁機讓華陽夫人的姐姐勸她說:“我聽說,女人憑藉著美色這點資本來侍奉君王,一旦容顏衰老,受到的寵愛也會隨之減少,而地位也會一落千丈。如今,妹妹侍奉太子,雖然很受寵愛,但是卻沒有兒子。俗話說:母以子貴。妹妹不能不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啊!妹妹應當趁早在太子的眾多的兒子中選一位既有才能又孝順的,將其推舉為太子,或是認作自己的兒子也行,這樣做就當作是早期投資了。這樣,丈夫在世的時候妹妹可以受到寵愛,即使丈夫去世了,妹妹所認的兒子也會繼位為王的,您終究不會失去權勢。可見,妹妹現在的一句話會讓自己的一生都受益啊。妹妹如果不在受寵的時候為自己留條退路,等到美色衰退、寵愛鬆弛以後,即使想再進言,也是無濟於事了。如今,子楚賢能,他知道自己是排行中間的王孫,依次是不得立為王位繼承人的,但他的生母不得寵,所以,現在他真心地依附於夫人,妹妹如果能在此時向安國君推舉他為王位繼承人,日後他勢必感恩戴德,永遠記住妹妹的好處,會加倍孝敬妹妹。如此,妹妹終生都會在秦國得到恩寵。”

  華陽夫人認為事情確實是這樣的,於是,就在侍奉安國君的時候,委婉地談到了在趙國做質子的子楚,說他很賢能,受到的稱讚不計其數。接著,她又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對安國君說:“妾身有幸侍奉殿下,但是不幸的是,沒有為您留下一子半女,妾身希望您冊立子楚為嫡系王位繼承人,使得妾身將來有個託身依靠之人。”安國君答應了她,並與她刻寫玉符作為憑信,約定立子楚為嫡系王位繼承人。後來,安國君與華陽夫人送給了子楚很多的財物,並且邀請呂不韋來輔佐他。從此,子楚的名聲在諸侯國之間就更加盛傳開來了。

  史記中講的故事:聰明反被聰明誤

  秦王嬴政九年,有人上書告發嫪毐不是宦官,還與太后私通,生了兩個孩子,甚至還打算篡奪王位。嫪毐聞訊,先下手為強,發動了叛亂,但很快被贏政鎮壓。嫪毐被誅滅了三族,而他與太后所生的兒子也被殺死,太后本人被遷移到雍地的行宮去,實際上是被軟禁起來。嫪毐家裡的所有的門客也被牽連,他們都被抄家,並且被遷徙到了偏遠的蜀地。嫪毐的案件也牽連到了相國呂不韋。嬴政想要將呂不韋處死,但是因為他侍奉先王的功勞很大,以及有很多貴族、大臣、賓客、辯士為他說情,所以,嬴政便把此事擱置下來。

  一年以後,嬴政免去了呂不韋相國的職務。後來,齊國人茅焦前來遊說秦王,觸動了秦王的心事。於是,嬴政親自到雍地的行宮接回了太后,而把文信侯呂不韋打發到他的封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