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史記中的成語故事
《史記》是史學史上的一部鴻篇巨著,世界大文豪魯迅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臥薪嚐膽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帶兵進攻越國,在戰鬥中被越國大將砍中由腳,傷重不治而死。他的兒子夫差繼承了他的王位。三年後,夫差為報父仇,帶兵攻打越國,一舉攻下越國的都城會稽,迫使越王勾踐投降。夫差把勾踐夫婦押解到吳國,關在闔閭墓旁的石屋裡,為他的父親看墓和養馬。
勾踐忍受了許多折磨和屈辱,才被吳王夫差釋放出回國。他一心報仇雪恨,帶頭日夜苦幹,重新積聚力量。為了激勵自己,他在日常生活裡特別定了兩條措施。一是“臥薪”,晚上睡覺時不用墊褥,就躺在柴鋪上,提醒自己,國恥末報,不能貪圖舒服;二是“嘗膽”,在起居的地方掛著一個苦膽,出人和睡覺前,都拿到嘴裡嘗一嘗,提醒自己不能忘記會稽被俘的痛苦和恥辱。這就是“臥漸嘗膽”一詞的由來。
勾踐不僅“臥薪嚐膽”,還常常扛著鋤頭掌著犁,下田勞動,他的妻子也親自織布,在吃穿上都很樸素,和百姓同甘共苦。經過長期艱苦奮鬥,上下一心,越國終於翻了身,利用時機起兵滅了吳國。
啟示
後世人常用“臥薪嚐膽”的故事警醒自己,其用意並非強調報仇雪恥方面,也不是當真要掛起苦膽來嘗一嘗,而是比喻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刻苦自勵,激勵自己奮發圖強。
:一敗塗地
秦朝時候,沛縣縣令叫泗水亭長劉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驪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連三地逃走了很多,劉邦想:這樣下去,不等到驪山,就一定會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來想去,索性把沒有逃跑的都釋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陽二縣交界的山澤中。
秦二世元年,陳涉在大澤鄉起兵反秦,自稱楚王。沛縣令想歸附,部屬蕭何和曹參建議說:“你是秦朝縣令,現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劉邦召回來,挾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辦了。”沛縣令立即叫樊嚕去請劉邦。可是當劉邦回來時,沛縣令見他領有近百人,恐他不服從自己的指揮,又懊悔起來。於是下令緊關城門,不讓劉邦進城。劉邦在城外寫了一封信,綁在箭給城裡的父老,叫沛縣父老們齊心殺了縣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們果真殺掉縣令,開啟城門,迎接劉邦進沛縣,並請地做縣令。劉邦謙虛地說:“天下形勢很緊張,假若縣令的人選安排不當,就當“一敗塗地”,請你們另外遲擇別人吧!”但最後,劉邦還是當了縣令,稱做沛公。
“一敗塗地”本來是一旦破敗,就要肝腦塗在地上的意思。但後人則一直借用它說明失敗之後,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勢。例如一個商人因貪圖眼前之利,盲目推銷劣貨,但消費者卻不去上當,於是這個商人貨物積滯,週轉不靈,而至“一敗塗地”,不可收拾。又如一個球隊,因為球員間合作得不緊密,遇到挫折,更是手忙腳亂,以至“一敗塗地”,不可收拾。
: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後,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鍾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
成語“一言九鼎”由這個故事而來,形容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 關於史記中的成語故事
- 雙魚座與白羊座在一起怎麼樣
- 吃什麼可以預防白頭髮
- 表達愛情感言最精闢的哲學句子
- 在面試學生會時如何做自我介紹
- 何潔壞童話的歌詞
- 夏天孕婦吃什麼水果有好處
- 第一次做飯的感想小學生作文
- 大學老師自我介紹範文
- 電腦無法切換輸入法怎麼辦
- 不上課睡覺的保證書範文
- 連線兩個水星無線路由器上網怎麼設定
- 關於成功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 表示摳門的歇後語
- 可以怎麼去預防癲癇病發
- 膝上型電腦沒有無線網路無法上網如何解決
- 古風勵志網名精選
- 英語論文開題報告格式
- 保健食品宣傳用語怎麼寫
- 關於誇讚人的話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