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中國神話故事

  神話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的源泉。神話作為文學、宗教和初民思維的表現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蘊和哲理蘊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與借鑑!

  篇一:嫦娥奔月的故事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對月亮的浮想聯翩中總少不了嫦娥,對於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是千古傳唱。但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很多版本,一說是嫦娥偷吃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後升飛月宮;一說是嫦娥因遭河泊迫害,為了不連累丈夫后羿而獨飛月宮;還有的說是因為后羿的邪惡的徒弟要陷害后羿,嫦娥為了救丈夫而獨飛月宮……我國的探月工程更是以“嫦娥工程”命名,發射的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嫦娥二號”。

  但我們寧願相信嫦娥是一個善良的女子,這是一個善良的妻子救助丈夫的故事。

  嫦娥原來是一個村姑,她非常美麗,長長的頭髮,白皙的面板,更重要的是她有著一顆金子般善良的心,她總是千方百計地為百姓做好事。嫦娥有個戀人叫后羿,是個神箭手,英勇神武,他就是後來射日的英雄。村子裡的人們都非常喜歡他們兩個,也為他們感到高興而祝福他們。但正是由於嫦娥的美麗而造成了她和后羿的分離。

  在那時,他們居住的村邊有一條河,村子裡的人就依賴這河水生存。人們從地裡幹了一天活回來,常常在河邊喝幾口甘甜的河水,洗個澡再回家,人們從河裡擔水回家做飯,女人們常在河邊漿洗衣物。但河裡有個河神,名叫河伯,他是個無所事事,心術不正的人。常常藉故要村民們給他進貢供品。有一天,嫦娥與幾個要好的女伴在村邊小河旁洗衣。不料,河神河伯正閒逛到此,他見到嫦娥的沉魚落雁之容,頓時驚為天人,便一抹臉變成一個英俊的小夥子,覥著臉走過去跟嫦娥搭話。嫦娥見他不懷好意便急忙躲開,不理他,但是河伯一計不成,非常氣惱,看看周圍沒人,便露出了猙獰的真面目,要強搶嫦娥入水。正在這危急關頭,后羿揹著弓箭回來路過河邊,他看到河伯正在欺負他的心上人,頓時氣得劍眉倒豎,怒髮衝冠,再加上河伯平時欺壓百姓,仗勢欺人,他早就看不下去了。他拈弓搭箭,“嗖”地一聲,射瞎了河伯的一隻眼睛。河伯那本來就醜陋得要命的臉上頓時鮮血直流,疼痛難忍,他疼的大叫一聲,便跳下河去。

  大家都知道河伯是個心胸狹窄之人,他一定還會回來報復嫦娥和后羿的。經過這件事後,嫦娥和后羿恐怕夜長夢多,便提早成婚。婚後,二人過得非常幸福。當然,他們並沒完全沉浸在小家庭的美滿快樂之中,兩顆善良的心總想為鄉親們做些好事,平時嫦娥就幫鄉親們耕種收播,后羿就教當地的年輕人射箭防身打獵,他的箭術遠近聞名,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就這樣,他們快快樂樂的過了幾年好日子。這一年,天空出現了十個太陽,大地都快要著火了,人們無法耕種,無法生活,處於被滅絕的災難之中。后羿便決心要射掉那多餘的九個太陽,拯救百姓於火海之中。他天天揮汗如雨,準備射日的工作。可是,河伯對他恨之入骨,不斷地前來騷擾,並同蓬蒙勾結,他發誓要報一箭之仇,更要搶到他一直貪戀著的美女嫦娥。為此,后羿十分煩躁分心。

  有一天,一位大仙看到后羿和嫦娥受苦,看不下去了,便給了后羿一丸仙藥,好心告訴他,河伯報仇心切,他將要面臨一場大禍,如若吃了這丸藥,便可擺脫人間的一切磨難和煩惱,升入月宮中,可是,首先得能耐住孤獨寂寞的煎熬。后羿聽後,心緒不寧地回到家中,將大仙的話如實地告知了嫦娥,便馬不停蹄的出去準備射日了。

  后羿剛走,蓬蒙來了。因為蓬蒙也知道了大仙給后羿仙藥的事情,便來要挾嫦娥:如果不把仙藥交出來,就把嫦娥獻給河伯。

  嫦娥坐立不安了,她在房中走來走去,看著一天比一天消瘦的丈夫,她心裡非常痛苦。她深愛著后羿,絕不願他遭受任何磨難的折磨,可是,她又想到丈夫身上還肩負著射掉九個太陽的重任,正受著燒烤之災的鄉親們需要他去拯救。嫦娥心中十分明白,河伯對於丈夫的威脅,都源於自己。河伯對她仍沒有死心,為了得到她,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怎麼辦呢?

  嫦娥走投無路,但又不想再給勞累不堪的丈夫增加任何的負擔,突然,她心中閃過一個念頭:為了讓河伯對她死了心,為了讓蓬蒙的詭計不能得逞,為了讓丈夫排除一切雜念和干擾,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個太陽為民服務,她決心犧牲自己。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藥,吞了下去。

  吞下仙藥後,嫦娥內心一直惴惴不安,她想等丈夫回來,看丈夫最後一眼,但內心又非常痛苦,不知道丈夫能不能理解自己。過了幾天,后羿射日成功回來了,他興高采烈的跨進家門,要與他心愛的妻子分享他成功的喜悅。但是他發現嫦娥心神不定,臉上泛著神奇的紅光,很是詫異,又覺不祥。嫦娥深情地望著丈夫,她知道與丈夫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了,便眼含淚水囑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請求丈夫原諒她不能再盡到做妻子的義務了。話猶未盡,嫦娥只覺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變輕了,接著,雙腳離地竟飛了起來,她邊往天上飛邊回頭高聲叫著:“后羿,我的好夫君,永別了!要珍重!”

  嫦娥冉冉上升,飛進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廣寒宮,做了月中仙女。然而,這裡沒有親人,沒有歡笑,只有一隻惹人憐愛的玉兔相偎依,只有那總在砍著桂樹卻總也砍不倒的吳剛相陪伴。

  嫦娥飛天之後,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自從嫦娥犧牲自己,飛上月宮後,后羿把痛苦、惆悵化作了力量。后羿明白妻子的作為是替自己和百姓著想的緣故,他深深地被感動和激勵著,日夜苦練著射箭的本領,終於戰勝了河伯的挑戰,除掉了居心不良的蓬蒙,拯救了人類。人間有了歡樂,鄉親們過上了安寧祥和的日子。

  天帝也被嫦娥和后羿這種為了鄉親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精神感動了,後來,便封后羿為天將,於中秋佳節之日使二人重逢團圓。從此,嫦娥和后羿在天上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天帝還規定月亮每月十五一圓,以祝願花好月圓夜,天下有情人成眷屬。

下一頁繼續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