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暑的民間風水習俗的諺語俗語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下面和小編來看看關於小暑節氣有關養生的諺語大全。

  1.小暑的民間食俗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俗語:小暑黃鱔賽人蔘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最宜吃的是黃鱔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並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鱔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對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

  2.小暑以後的天氣

  進入炎熱的夏季,美麗的螢火充蟲也飛出來了,小暑時節正是螢火蟲開始活躍的季節。

  有句俗話說“伏天的雨,鍋裡的米”,意思是說伏汛會對蔬菜和棉花、大豆等旱作物造成損害。

  “小暑南風,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說,意為小暑若是吹南風,則大暑時必定無雨,就是說小暑最忌吹南風,否則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沖決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澇。

  在江南,故農諺說“小暑雷,黃梅回;倒黃梅,十八天”。江蘇有小暑日忌西南風的說法,農諺“小暑西南風,三車勿動”,三車是指油車、軋花車、碾米的風車,意思是小暑前後,西南風和東南風的交匯機會多,主年景不好,農作物歉收,風車、軋車、油車都不動了。

  3.小暑節氣的養生諺語大全

  “熱天莫發火,發火是自作”

  小暑時節,氣候炎熱,人易煩躁不安,然發火則心神受損。《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髒”,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所以炎熱夏天人們常說“心靜自然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