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有什麼歷史
侗族的名稱來自“溪洞”,這是當地人傳統的行政單位,現當地還有許多地名叫“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把這些地方居民統稱為侗族。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歷史介紹
雖然歷史學家們都普遍認為侗族源於古代百越,但具體源於百越中的哪一支,尚無定論。秦、漢時期,在今廣東、廣西一帶聚居著許多部族,統稱之為“駱越”***“百越”的一支***。多數學者認為侗族是起源於“駱越”,也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是起源於“幹越”。
魏晉以後,這些部族又被泛稱為“僚”。明代鄺露所著的《赤雅》中說,侗族也是屬於“僚”的一部分。侗族的分佈和屬於“百越”系統的壯、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鄰,語言同屬壯侗語族,風俗習慣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侗族可能是由“駱越”的一支發展而成。侗族經過原始社會發展階段,於唐代由原始社會直接向封建社會過渡;有的人認為經過奴隸社會發展階段。從唐至清,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區建立羈縻州、土司制度,社會處在早期封建社會。
清初實施“改土歸流”,清朝對侗族人民進行直接統治,土地日益集中,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但是,侗族社會內部某些氏族組織殘餘,例如以地域為紐帶具有部落聯盟性質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個氏族或村寨,皆由“長老”或“鄉老”主持事務,用習慣法維護社會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鄰村寨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聯合。“小款首”由寨內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議定的“款約”必須遵守,款民大會是最高權力組織,凡成年男子均須參加,共議款內事宜。這種組織一直儲存到清朝末期和中華民國初期。
文化藝術
侗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有“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之美譽。侗族詩歌的韻律嚴謹,題材廣泛,情調健康明朗,比喻生動活潑。其中抒情詩歌優美細膩,真摯熱情。;敘事詩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長,是侗族民間文學的一項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詩歌歌詞多以人類起源、民族遷徙和習慣法為題材,具有史料價值。以《珠郎娘姆》、《莽歲》、《三郎五妹》、《蟬之歌》等流傳最廣。音樂曲調既多又美。
一領眾和、多聲合唱的“大歌”聲音洪亮,氣勢磅礴,節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語稱ki212,俗稱牛腿琴***伴奏而得名,曲調歡快流暢,為侗族所特有。民間的故事傳說,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情節曲折,引人入勝,表現手法富於浪漫性,體現了侗族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光明、戰勝邪惡的善良願望。侗戲是由原有的敘事說唱發展起來的,始於19世紀初,相傳是黎平侗族吳文彩***約1798~1845***所創。
臺步簡單,動作純樸,曲調唱腔多樣。演唱時,用胡琴、“格以琴”伴奏,擊鑼鈸鼓鬧場,著侗裝,不畫臉譜,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間舞蹈,有“哆耶”、蘆笙舞和舞龍、舞獅等。“哆耶”是群眾性的集體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牽手搭肩,圍成圓圈,邊走邊唱。蘆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蘆笙邊吹邊舞的集體舞蹈。樂器除上述者外,還有侗笛、嗩吶等。一領眾和、多聲合唱的侗族“大歌”巨集亮磅礴而自由。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伴奏、曲調歡快流暢的琵琶歌亦為侗族所特有。始於19世紀初的侗戲由原有的敘事說唱發展起來,臺步簡單,動作純樸,曲調唱腔多樣,著侗裝,不畫臉譜,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手工藝品有挑花、刺繡、彩繪、雕刻、剪紙、刻紙、藤編、竹編。刺繡是侗族婦女擅長的工藝,她們有服飾上刺繡各種圖案花紋、人物、禽獸、花卉、草蟲,形象生動,色彩絢麗而調和。銀飾有頸圈、項鍊、手鐲、耳環、戒指、銀簪、銀花。紡織品有侗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後塗蛋白的“蛋布”,顏色鮮亮,為侗族固有衣料。
鼓樓、風雨橋是侗家建築的典型代表。侗族擅長石木建築,鼓樓、風雨橋是其建築藝術的結晶。鼓樓為木質結構,以榫頭穿合,不用鐵釘。有三、五層以至十五層,呈4面或6面8面倒水,高4~5丈,飛閣重簷,形如寶塔,巍峨壯觀,是族姓或村寨標誌,也是公眾集會的議事場所。風雨橋是石墩木橋,長廊橋道,橋亭重瓴聯閣,雄偉壯麗,以三江縣的程陽橋最負盛名,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