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大全_寓言故事

  歷史故事是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歷史課堂更有趣味性,將歷史故事引入初中歷史課堂還具有實用性。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大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大全篇一:從小立志的徐霞客

  徐霞客6歲去私塾讀書,他天資聰明,最喜愛讀遊記,經常能在父親的書櫃裡找到許多好看的書,便廢寢忘食地讀。

  有一天,徐霞客從書中看到別人遊歷五湖四海的事蹟之後,不以為然地說:“哈哈,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早晨面對大海,晚上面對蒼松。遊八州,登五嶽,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哼,我以後不但要涉足九州,親登五嶽,還要去遊歷海外呢!”

  徐霞客從22歲開始出遊,經過三十多年的艱苦跋涉,憑藉一雙腳走遍了16個省的山川。一路上他不怕險阻,登險峰:涉危洞,對地質:植物:氣候進行了實地考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所著的《徐霞客遊記》把他遊歷的所見所聞真實地記錄了下來,為後人的研究工作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徐霞客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的志向,為他的人生航船指明瞭方向。同樣,年輕人在人生經歷中,要克服自卑心理和自暴自棄情緒,建立切合自身實際的奮鬥目標。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大全篇二:鐵杵磨針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唸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閒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麼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大全篇三: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這就是孫敬“懸樑”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大全篇四:水滴石穿

  從前有個叫張乖崖的人,在錢陽擔任縣令。當時,社會上還存友軍卒**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風氣。張乖崖想找個機會嚴懲這種行為。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忽然看見一個小吏慌慌張張地從府庫中溜出來。張乖崖喊住小吏,發現他鬢旁頭巾上藏著一枚錢。經過追問盤查,小吏搪塞不過,承認是從府庫中偷來的。

  張乖崖將小吏押回大堂,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怒氣衝衝地說:“一個錢有什麼了不起,你就這樣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難道還能殺我!”。

  張乖崖見小吏敢這樣頂撞他,就毫不猶豫地拿起硃筆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一日偷一錢,千日偷千錢,時間長了,繩子能鋸斷木頭,水能滴穿石頭***。”

  判決完畢,張乖崖把筆一扔,手提寶劍,親自斬了小吏。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大全篇五:崔鉉胸懷大志

  “人無志不立”,一個人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無論做什麼事,都很難取得成功。唐朝大詩人李白從小就抱定了匡扶家邦:濟民救世的志向,此後,他一直朝著自己的既定目標奮進。

  十九歲時,李白就立下了遠大的志向:“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抱著這種自信與進取心,他應詔來到長安,名動一時。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做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

  性格孤傲的李白無法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後,棄官而去,從此遊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是,李白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名。

  比李白稍晚些的崔鉉也是個胸懷大志的人。

  崔鉉是大臣崔元略的兒子。有一次,他跟隨父親去拜訪當時的宰相韓滉,韓滉見他聰明伶俐的樣子,非常喜歡。

  崔鉉的父親說:“這個孩子近來作詩的能力有很大進步。”

  韓滉一聽,有心考考他,就隨手指著架上的一隻鷹,讓崔鉉即興賦一首詩。崔鉉接過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詩:“天邊心性架頭身,欲擬飛騰未有因。萬里碧霄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絛人。”

  韓滉讀後,連連稱奇,稱讚道:“好詩!好詩!這孩子將來前程萬里,不可限量啊!”

  崔鉉長大後果然很有作為。唐代宗大曆三年***公元768年***,崔鉉在科舉考試中被錄取,隨後開始仕途生涯。唐代宗很欣賞他的才能與品德,說他是“真貴人”。崔鉉先後擔任過中書侍郎:河東節度使:御史大夫:淮南節度使等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