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瀘州的民間文化

  走進瀘州,體驗瀘州民間文化,跟著小編一起吧。

  1、 踩山節

  踩山節是苗家人的傳統節日,現瀘州南面山區的敘永、古藺縣苗族聚居區每年春節期間年舉辦。據史書記載, 從苗族祖先蚩尤起便開始流傳,最初是姑娘小夥笙歌定情、交換信物的好日子,而今演變為苗家人交流情感的一次盛會。踩山節這天,男女老少身著本民族的節日盛裝,十分耀眼,姑娘和小夥子跳起了歡快的蘆笙舞。鞭炮聲齊鳴,蘆笙悠悠,男女老少在悠揚的蘆笙音樂中,跳起蹬腳舞,耍獅燈等,一派歡騰的景象。吹蘆笙者有的邊徜吹邊舞,有的對吹對舞,或邊跳邊吹,或作半蹲狀吹跳,姿勢豐富多樣。舞蹈結束之後,老年人在一起喝酒拉家常,談農活,青年男女一群一對地向樹林中或山坡上走去,或對歌,促進相互之間的瞭解。到晚上,山上燃著篝火,人們圍在篝火旁喝酒談天,通宵達旦。在踩山活動中,男女青年通過交往,產生感情的,回去稟報父母后,結成終生伴侶。 踩山節具有濃郁的苗族民族特色,又兼有商貿、旅遊價值的民族文化節日,促進了少數民族的開 放及地域經濟的發展。

  2、 瀘州雨壇彩龍

   瀘州雨壇彩龍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性文化遺產”。歷史悠久,原為古代設壇耍龍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 登的習俗,雨壇由此得名。雨壇舞龍盛行於明末清初,龍頭彩繪精美,其形額高嘴短,雙目凸出能動,下頜開合自如。雨壇彩龍”的表演重在一個“活”字。表演時,舞龍者“動於中而形於外”,“心有性情,手顯神色”,人與龍的情感融為一體,使觀賞者不僅從中領略到巨龍奪寶的恢巨集氣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中國龍鮮活靈動的生命情態及不屈不撓的民族性格。鑑於此,“雨壇彩龍”獲得“東方活龍”的美譽。雨壇彩龍表演中造型精彩,套路豐富,在連貫變化的太極圖形中相繼呈現“龍出洞”、“龍奪寶”、“龍拖寶”“龍抱蛋”、“龍擦癢”、“龍嘆氣”、“龍脫寶”、“龍脫衣”、“龍翻滾”、“龍砌塔”、“龍背劍”、“太子騎龍”、“黃龍滾”等數十個動作。整個表演以熱烈且川味濃郁的鑼鼓吹打樂伴奏,音樂緊密配合龍的表現情緒和動作速度,既有旋律的可聽性,又增強了龍舞場面的恢弘氣勢。

  3、古藺花燈

  古藺花燈是當地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被專家譽為南方的“二人轉”,現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據考證,古藺花燈是中國花燈的發源地,古藺地處雲貴川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花燈方面,既有三省的共性,也有自己的個性,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古藺花燈起源較早,相傳源於唐宋,一直泛流民間,據今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逢年過節,請上一班花燈,從晚上六七點到第二天六七點,整整一晚上,熱鬧非常。那情趣妙不可言,或幽默,或詼諧,或粗獷,或豪放。那氣勢直勾得你情緒昂揚,抑或笑得熱淚盈眶。古藺花燈程式複雜,包括起燈、罷燈外、過路燈、插燈等程式,唐二"***男主角***與"么妹"***女主角***上場,用油紙傘或紙扇作道具,載歌載舞,歌唱內容與題材來自老百姓日常生活,被專家譽為南方的“二人轉”。古藺花燈像一顆散發出濃郁泥土芬芳的燦爛明珠,始終保持著和山裡人一樣的幽然、詼諧和、純樸和粗獷。然而多少年來,它就像一位迷人的少女,長在深閨人未識,名不經傳,鮮為國人所知。

   4、 瀘州合江儺舞

   瀘州合江儺舞,又叫"大儺"、"跳儺",俗稱"鬼戲"或"跳鬼臉",當地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現為省非 物質性文化遺產。它淵源於上古氏族社會中的圖騰信仰,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現廣泛流傳於各地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間舞蹈,是儺儀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間表演。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表演者頭戴猙獰的面具如冠,身著獸皮,手執戈盾,一手持戈、一手持盾,邊舞邊"儺、儺„„"地呼喊,奔向各個角落,跳躍舞打,搜尋不祥之物,以驅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起舞時各有音樂伴奏。儺戲起源於唐代,原系我國古代臘月舉行的一種驅逐疫鬼的儀式,源於巫術。古代舉行大儺儀式時,要跳一種舞蹈,謂之儺舞,舞者都戴面具,手中執干戈等兵器,表演驅逐疫鬼的內容,是人們趨吉避凶良好心願的一種表現。漢代,宮廷的儺舞規模十分巨集大。有“十二神舞?“方相舞?等等。到後來,儺舞在民間增加了娛人的成分,逐漸發展為儺戲並一直流傳至今。相傳唐王懷念作戰中陣亡的忠臣良將,立壇慶功,封為神壇,並敕封壇神趙昱,從此世人多用“慶壇?酬神。

  合江儺戲以趙昱神威,祈禱納吉,每屆歲暮,便設壇鳴鑼擊鼓,吹號角,男著女裝,歌舞達旦,鄉民們一年辛勤勞動之後,在歡樂喜慶之期,通過慶壇活動悅己愉人。合江儺戲臉譜、音樂獨具濃郁的地方特色,戲本比較完整,以白鹿儺戲為代表向周邊地區輻射。它和其它巴蜀儺戲一樣均用漢語表演,是一種集祭祀禮儀與戲劇藝術於一體的宗教色彩濃厚的民間戲劇。它有固定的一套儀式程式,如開壇、上表、請神、送神等法事程式。有的儺戲還專門供奉著固有的神。這些神或用木雕、泥塑,或用彩繪於“案子?***卷軸畫***上,演戲之前,必須陳設供奉。

   5、、“瀘州河”川劇

  “瀘州河”川劇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川劇,以高腔藝術和器樂打擊在川劇界也獨領先“河”,現為省非物質性文化遺產。川劇“瀘州河”源遠流長,最早可上溯到漢代巫師們的唱唱跳跳。明清時期,“

  瀘州河”在川南各地廣泛流行開來,巴蜀大地當時就流行著“要能跑得灘,瀘州河去搭班”的民諺。在舞臺上,“瀘州河”要求演員塑造人物時,要口齒清楚,吐字明白。“瀘州河”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個以講白為主的劇本群體,如《巴九寨》、《水牢摸印》、《哭桃園》等,已成“瀘州河”的保留劇目。 

   6、 瀘州納溪民歌

  瀘州納溪民歌—滾板山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所謂滾板山歌,即是以連續的短句,用連說帶唱的方式,節奏明快地進行演唱。這裡的連說帶唱不是指說一段唱一段說唱分開,而是指“說”就是“唱”,“唱”寓於“說”中,這也成為納溪滾板山歌的顯著特徵。滾板山歌一人唱,眾人和,清唱無伴奏,歌詞都是人們在勞動中有感而發。《攆野貓》是滾板山歌裡最具代表性的曲目。2004年在第五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手邀請賽上,由瀘州四位男歌手演唱的《攆野貓》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獨特的和聲結構和詼諧風趣的表演獲得金獎。滾板山歌現為四川省非物質性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