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奮鬥的小故事精選
生命需要奮鬥,奮鬥與不奮鬥,造就的結果截然不同。生無所息,保持奮鬥的姿態,讓世界變得如此燦爛,讓你的人生絢爛多姿。千萬不能滿足小溪的平緩,否則你也就滿足了自己的平庸,只有欣賞到山峰的險峻,才有機會欣賞自己的卓越。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柳傳志:做“倒爺”被騙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矽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牆深院創立公司。 老帥柳傳志在2月初復出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聯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時候我出來,是我義不容辭的事情。”柳傳志自剖心跡,雖已年逾65,但激情不減當年。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矽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牆深院創立公司。時任計算所所長的曾茂朝***現任聯想控股董事長***也一向在私下裡鼓勵手下創立公司。已年逾40歲的柳傳志主動提出了要創業,“我40歲的時候是正因前面沒有路可走,因此選取了創業。” 當年10月,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即聯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樹和、柳傳志、張祖祥組成三人核心成員,柳擔任副總經理。曾茂朝將計算所的傳達室交給柳傳志使用,又給了20萬元開辦經費,還給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援:不受限制的招納本所人員,能夠使用所裡的技術成果,員工能夠使用自我原先在計算所裡的辦公室、電話以及所有資源等。 雖然支援很多,但是從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幾個月裡,公司裡最令人頭疼的是不知道去幹什麼。柳傳志之後回憶,“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幹什麼好了,因此能幹什麼就先幹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於是,包括柳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去賣戶外服裝、電子錶、旱冰鞋、電冰箱。 之後正因聽說倒買一臺彩電能賺1,000塊,聯想也跟著去做。當時有說法“騙子比彩電還多”,儘管柳傳志留意謹慎的叮囑要看到電視才付款,他們也的確看到了電視,但是等錢匯過去,對方卻消失了,聯想一下被騙去14萬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艱難。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為公司帶來收入的各種業務幾乎試了一個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將計算所倪光南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帶到了公司,成果產品化後就是之後知名的“漢卡”。當時電腦大部分靠進口,全是英文系統,務必裝上漢卡,每臺電腦經過改裝後利潤高達一、兩萬元。聯想在6個月內至少銷售出了100套,為公司帶來了約40萬元毛利潤。 曾茂朝的妻子,計算所研究員胡錫蘭就在1985年的夏天從自家樓上看到了一個難忘的場景:烈日炎炎下,柳傳志和李勤***現任聯想控股常務副總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將一堆微機從大院門口搬進來,柳傳志滿頭大汗,衣服溼透,而李勤把褲子捲到了大腿上,氣喘吁吁。回想當日情景,柳傳志之後表示,“咱們第一桶金就是靠出賣技術勞力賺的。”
篇二:腰纏百萬的富人
黃光裕總算明白了這個理兒。22歲的廣東汕頭小夥子還沒大摸清賺錢的門道。他是做家電批發的,老家那地方商行林立、競爭劇烈,他覺得生存餘地大小,一口氣向北,直跑到內蒙古。內蒙古很大,黃光裕轉悠了一年,沒做成多少生意,卻從內蒙人的厚誠人格中學到了賺錢的竅門。1987年春節前,他從內蒙古轉道北京回汕頭的家裡過年,正因春運車票緊張滯留了幾天,悶著沒事,就在北京城裡逛電器行,遇到和氣的店員,老闆,就試著聯絡點業務。 憑著厚誠人格,黃光裕不“黑”不該賺的錢,把利潤最大限度地讓給客戶。沒有本錢的創業,連黃光裕自我也沒料到,三天逛下來,竟然得到了100多萬元的訂貨單。真是喜從天降。黃光裕感到自我摸到了生意的竅門,也摸到了財富的大門。人間正途須奮勇。轉過年來,黃光裕說幹就幹,與北京人合資在牛街創辦國美電器商行。雖然談不上多大的實力,黃光裕卻端得出真正的大家風度,他進最好、最俏的貨,賣的卻是全市最低的價,沒過多久,京津一帶的同行們都知道了牛街有個不“黑”人的黃光裕。黃光裕憑的是厚誠,博得是信譽,做的是買賣。他的批發業務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一年之後,他又幹起了零售,零售業比批發瑣細。競爭也更加激烈,各家電器商行老闆挖空心思、招徠顧客,各有各的高招兒。沒有本錢的創業,黃光裕任憑商海變幻,仍然抱定自我的老主意,紮紮實實地傅信譽。而且這一回,他是比先前更厚誠了,居然自我設起了“維修站”,只要是他店裡賣出去的商品,都能夠享受他的“亞華電器服務中心”的售後服務。如今,黃光裕的汕頭國美企業總公司在北京有7個分公司,年營業額達數千萬元之巨,而他本人也早已是腰纏百萬的富人了。
篇三:魯冠球:被逼上梁山的小鐵匠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藥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後,經人幫忙,魯冠球被說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2007年,在理解一家美國媒體的採訪時,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這樣解釋自我當時的創業動機,“如果你出生在教室裡,那麼你以後就能夠在那裡讀書,如果你過去是一個農民,那麼就一向會是農民,而我不想一向當農民,我要想一切辦法跳躍龍門。”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藥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後,經人幫忙,魯冠球被說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但三年後,由於精簡人員,他被辭退回農村。不服輸的魯冠球決定創業,“沒想過要當企業家,我辦企業是逼上梁山。”當時他看到鄉親們磨米麵不方便,而自我對裝置很感興趣,便籌錢購買裝置,開辦了一個沒敢掛牌子的米麵加工廠。之後正因禁止私人經營,加工廠又被迫關掉,為了償還債務,魯冠球不得不將三間老房子變賣。 雖然受到打擊,魯冠球並未放下。由於“停產鬧革命”,當時人們連鐵鍬、鐮刀都買不到,自開車也沒有地方修。在經過15次申請之後,魯冠球開辦了一個鐵匠鋪,很快生意紅火起來。到了1969年,由於政府要求每個城鎮都要有農機修理廠,富有經驗且有些名氣的魯冠球被公社邀請去接管已經破敗的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其間除了管理農機修配廠,只要能賺錢、做得了的營生,魯冠球都做了嘗試。 之後10年間,靠作坊式生產出的犁刀、鐵耙、萬向節、失蠟鑄鋼等五花八門的產品,魯冠球艱難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1978年春,魯冠球的工廠門口已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等多塊牌子,員工也到達了300多人。由於看到中國汽車市場開始起步,魯冠球調整公司方法,集中力量生產PRO化汽車萬向節。當年秋天,他將工廠改名為蕭山萬向節廠***即這天萬向集團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上,雖被拒絕入場,但魯冠球並不放下,在會場外擺起了地攤。在聞聽會場內正陷入價格拉鋸,他便張貼AD,以低於場內20%的價格,銷售自我的高質量產品,很快廠家便湧出場外交易。萬向此役獲得了210萬元的定單,魯冠球成為最默默無聞的大贏家,打出了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