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最著名的幾個故事

  《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曠世鉅作。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劉邦問策

  幾天以後,劉邦召開了軍事會議,問他的將領們:“英布造反,朝廷應該如何應對?”將領們都說:“出兵攻打他,把這個小子活埋算了,還能怎麼樣呢?”劉邦很不滿意,心想自己身邊的人怎麼都是些武夫,一點兒腦子都沒有,英布是一員猛將,手下都是驍勇善戰的士兵,你們光說說就可以抓住英布嗎?散會以後,汝陰侯滕公請來原來楚國的令尹,向他詢問此事的對策。令尹說:“英布的反叛是理所應當的。”滕公不解,說道:“天子割地封其為王,賞賜爵位讓他顯貴,現在,英布是尊貴的國王,他為什麼要造反?”令尹回答說:“朝廷去年殺死了彭越,前年殺死了韓信,英布與他們是功勞相當、型別相同的人。英布懷疑殺身之禍遲早會降臨到自己身上,所以,乾脆就造了反。”

  滕公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對劉邦進言說:“臣有位賓客,是原來楚國的令尹,名叫薛公。此人謀略過人,英布反叛之事,您可以向他詢問對策。”於是,劉邦召見並且詢問了薛公。薛公分析說:“英布的反叛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道理我就不說了,您心裡也很明白。那我就分析一下,英布下一步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吧。如果英布採用了上策,那麼,崤山以東的土地就不是漢朝的了;如果他採用中策,那麼,兩方的勝負則很難預料;如果他採用下策,那麼,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劉邦很好奇,問道:“什麼是上策?”薛公回答說:“向東攻取吳地,向西攻取楚地,再併吞齊地、奪取魯地,然後向燕、趙兩地釋出文告,要他們固守自己的地方。如此,崤山以東的土地就不是漢朝的了。”劉邦又問道:“什麼是中策?”薛公回答說:“向東攻取吳地,向西攻取楚地,再併吞韓地、攻取魏地,佔有敖倉的糧食、封鎖成皋的關口。如此,則兩方的勝負不可預知。”劉邦接著問道:“什麼是下策?”薛公回答說:“向東攻取吳地,向西攻取下蔡,把重點放在南越,自己回到長沙。如此,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劉邦十分緊張地問道:“那麼,依先生之見,英布會採用哪一個計策?”薛公回答說:“下策。”劉邦很是疑惑,問道:“他為什麼不採用上策或者是中策,而是下策呢?”薛公回答說:“英布原本是秦朝修建驪山陵墓的奴隸,現在,他成為了大國的國王。他做事只懂得為自己考慮,不懂得考慮百姓、國家的利益,所以,他會採用下策。”劉邦聽後,禁不住大聲叫好。他立即賜封薛公千戶侯的爵位。隨後,劉邦將皇子劉長封為淮南王,並且御駕親征英布叛軍。

  :懷才不遇

  項梁率軍起義後,韓信持劍投到他的門下,成為項梁部下。但他在項梁軍中由於沒有什麼名望,得不到重用。項梁戰敗後,他又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了郎中。他屢次向項羽獻策,以求重用,但在極度崇尚勇氣與名望的項羽眼中,胯下受辱的傢伙能說出什麼高論?就沒有采納。漢王劉邦入蜀,韓信想另起爐灶。逃脫楚軍歸順了漢王。因為沒有什麼名聲,項羽也不在意,到漢王那裡,也只做了接待賓客的小官。後來他因犯法判處死刑,同夥十三人都被殺了,輪到韓信,他抬頭仰視,正好看見滕公,於是高聲喊道:“漢王不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功業了嗎?為什麼要殺壯士!”滕公感到他的話不同凡響,見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滕公又和韓信交談,見他言談舉止不俗,很欣賞他,就把這事報告漢王。漢王很器重滕公,向來言聽計從,於是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但過了一段時間,漢王並沒有察覺他有什麼出奇超眾的才能,還聽說他胯下之辱的糗事,更瞧不起他,委任他做官只不過是看在滕公的面子上。

  :兔死狗烹

  項王部下逃亡的將領鍾離昧,與韓信關係友好。項王死後,他逃出來歸附韓信。漢王怨恨鍾離昧,聽說他在楚國,就詔令楚國逮捕鍾離昧。韓信初到楚國,巡行所屬縣邑,他害怕有人謀害自己,進進出出都帶著武裝衛隊保護。不久,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高帝劉邦採納陳平的計謀,假託天子外出巡視會見諸侯,要與韓信在雲夢澤見面。高祖快要到楚國時,韓信預感到漢王會對自己不利,也曾想發兵反叛,又認為自己沒有罪,想朝見高祖,又怕被擒。正在猶豫之中,有人對韓信說:“殺了鍾離昧去朝見皇上,皇上一定很高興,就沒有禍患了。”韓信不忍心做出這麼下賤的事,就與鍾離昧商量,勸他跟隨自己到漢王面前謝罪,請求寬恕。鍾離昧說:“漢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您這裡,他怕咱們聯合一起。你想逮捕我獻媚漢王,今天我死了,你也會緊跟著死的。”看到韓信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十分生氣,於是罵韓信說:“你不是個講義氣的君子!”鍾離昧知道自己在劫難逃,刎頸自殺。韓信拿著他的人頭,到陳縣拜見劉邦。劉邦卻命令武士將韓信捆綁,押在隨行的車上。韓信對蒼天高呼道:“果真像人們說的‘狡兔死,良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安,我就應當遭烹殺了!”劉邦說:“有人告發你謀反,你好意思嚷嚷。”就給韓信帶上了刑具,押到了洛陽。高帝不想弄個殺害功臣的罪名,最終還是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他為淮陰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