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古港口泉州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
泉州港古代稱為“刺桐港”,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港口,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海邊。初建吋,其城四周植刺梧桐樹甚多,故又名刺桐港。港內有泉州、安海、圍頭、深滬等灣,岸線曲折,而臨大海,可停泊眾多巨輪。唐朝時, 它與廠州、揚州、並稱為中國三大名港。至南宋建部臨安***今杭州*** 後,因港大灣好,臨近首都,得以迅速發展,直至元代。史載,當時港上帆林立,商賈雲集,印度、印尼、菲律賓、阿拉伯、,義大利等世界近百個國家和地區,1.5萬餘艘船隻,都通過此港貿易往來。他們以珍珠、瑪瑙、香料、木棉交換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鐵器、藥材,商人、旅行者、傳教士數以萬計。上百年間它繁榮程度超過國內外其它的港口。
世界最大的古港口
泉州港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是世界千年航海史上獨佔400年鰲頭的“世界第一大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名氣遍佈全球。《馬可波羅遊記》裡認為可以與亞利山大港齊名,甚至更加巨集偉。正是這座港口,宋元時期給泉州帶來了“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造就了泉州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造就了這座古城,促成了整座城市多元的文化。
地理:
泉州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南臨臺灣海峽,北緯24°22′~25°56′、東經117°34′~119°05′。地處閩東山地中段和閩東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
地形地貌
泉州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為戴雲山主體部分,山地1000多萬畝,耕地217萬畝,山地、丘陵佔土地總面積的五分之四,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
氣候
泉州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為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水文
泉州境內溪流多達34條,總長1620公里,地表水總量87.6億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4.56億立方米,水電蘊蓄量達43萬千瓦。晉江為泉州市第一大河,發源於戴雲山東南麓,流經永春、安溪、南安、鯉城、晉江注入泉州灣,水系河流全長404.8公里,流域面積5629平方公里。此外,泉州地下水資源有10億立方米,可利用的地下水0.76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產
泉州老城區夜景***2***泉州土壤型別多樣,分佈最廣的土壤為紅壤,次為水稻土及磚紅壤性紅壤。耕地多屬一、二級,土壤較肥沃。泉州現已探明或基本探明有一定地質儲量的礦產地130多處,其中大型礦產地8處,主要礦產資源30多種,有高嶺土、花崗岩、輝綠岩、石英砂、石灰石、煤、鐵、錳等。
海洋
泉州灣泉州海域面積11360平方公里,海岸線蜿蜒曲折,長達541公里,大小島嶼208個,有泉州灣、湄洲灣、深滬灣、圍頭灣四個港灣,深水良港多,可建萬噸以上的深水泊位123個,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國罕見的天然良港。泉州是福建省主要產魚區,主要水產生物有500多種,其中主要經濟魚類近百種,貝、藻類200多種。
森林
泉州森林面積70.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8.7%,活立木總蓄積量1960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為1902萬立方米;泉州擁有自然保護區5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81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2.55%;泉州擁有森林公園34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16個;森林公園總面積3.98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3.61%。
生物
泉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野生動物資源有30目85科385種,分別為兩棲類2目7科32種;爬行類3目13科61種;鳥類19目51科260種;獸類6目14科32種。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黿、蟒蛇、黑鸛、黃腹角雉、雲豹、華南虎、金斑喙鳳蝶、中華白海豚、中華鱘、紅珊瑚等11種;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虎紋蛙、黃嘴白鷺、鴛鴦、鳶、鷹鵰、蛇雕、花田雞、穿山甲、豺、黑熊、蘇門羚等57種;
泉州森林植物種類達174科,599屬,1127種***或變種***,主要包括亞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次生植被等。亞熱帶雨林有上層優質樹種如紅栲、米楮、黃杞、阿丁楓、紅豆樹等樹種;常綠闊葉林有栲樹、丁楓、黃杞、樟樹、楠木等。次生植被以馬尾松、木荷、楓香等樹種為主;山頂常綠矮林為主,上層優質樹種以臺海鬆為主;海岸植被以秋茄、白骨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