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記錄最長壽的人
李慶遠 ***1677-1933***,壽享256年 ***考證估計170多歲***,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藥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下文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關於世界上有記載最長壽的人,歡迎閱讀!
世界有記錄最長壽的人是宜山人
2003年11月,國際自然醫學學會向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正式頒佈了“世界第五個長壽鄉”的證書。中國廣西巴馬縣被國際公認為五大“世界長壽鄉”之一。隨著世界養生學持續升溫,廣西巴馬縣的長壽老人成為輿論界關注的焦點。一些媒體紛紛報道:清代嘉慶皇帝曾給巴馬境內一位142歲瑤族老人藍祥題詩祝壽。142歲,這個衝擊人類生命極限的數字保持著世界最長壽記錄,引起人們一片驚歎和質疑。
為了考證媒體傳聞,筆者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清代檔案中查詢到4件記錄旌表耆民藍祥的珍貴檔案:其一是廣西巡撫錢楷給嘉慶皇帝上的奏摺,其二是軍機處抄錄廣西巡撫錢楷奏摺,其三是廣西巡撫錢楷給嘉慶皇帝上的奏片,其四是嘉慶皇帝上諭。這些檔案詳細記錄了老壽星藍祥的生存狀況。
嘉慶十五年***1810年***十一月初十日,廣西巡撫錢楷給嘉慶皇帝寫了個奏摺:“茲據宜山縣知縣周冕稟報:該縣永定土司境內壽民藍祥生於康熙八年***1669年***正月,屆今嘉慶十五年一百四十二歲。現存曾孫二人、元孫一人侍養。因該村在崇山峻嶺之中,人跡罕到,以致曩時失於查報。今聞見確切,理合取具族鄰甘結齎報。等情前來。臣查該壽民藍祥秉性淳良,持躬樸素。沐四朝之雨露,草木增榮;軼三壽之年華,鯢鮐撥萃。曾元繞膝,已皆白髮蒼顏;作息治家,不異康衢擊壤。古稀重屆,春秋又閱兩三番;花甲再周,歲月還餘廿二載。視絳年之書亥數倍旬,欣吉日之符庚祥開椿紀。且也,精神矍鑠,言動安閒。雖步履稍倩鳩扶,而飲食無煩鯁視。善稱鄉里,久孚月旦公評;家集壽康,饒有天倫至樂。作山中之羨,嘉徵特應於熙朝;領海內之耆英,盛事希聞於前史。”
從廣西巡撫錢楷的奏摺裡我們可以瞭解到:嘉慶十五年十一月,廣西宜山縣知縣周冕發現永定土司境內有一位142歲的壽星,他的名字叫藍祥,生於康熙八年正月,現存曾孫二人、玄孫一人,目前都已白髮蒼蒼。現在藍祥老人與其曾孫、玄孫住在一起,生活起居靠他們服侍,享受著天倫之樂。藍祥老人親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王朝,由於住在崇山峻嶺之中,人跡罕到,以致過去沒有上報朝廷,而今尋訪確切,並經族鄰證明,出具甘結,上報朝廷。藍祥老人秉性淳良,持躬樸素,精神矍鑠,言語行為都很安閒。雖然走路需要人攙扶,但飲食正常,視物清晰,在當地久孚聲望。
嘉慶皇帝看到廣西巡撫錢楷的奏摺非常高興,於嘉慶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發出一道諭旨:
“壽民藍祥加恩賞給六品頂戴,並特頒御製詩章及匾額外,著禮部查照舊例加等擬賞具奏,以示惠錫敦寵至意。”②嘉慶十六年正月廣西巡撫錢楷接到諭旨後,又給嘉慶皇帝寫了一個奏片:“臣於正月十五日欽奉諭旨:賞給宜山縣壽民藍祥六品頂戴,並頒到御製詩章、御筆匾額。臣當即發交藩司轉發該地方官,傳喚壽民傳旨給賞,以仰副皇上錫福引年至意。”③為了進一步查明嘉慶皇帝頒給藍祥老人的御製詩章、御筆匾額具體內容,筆者又查閱了《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大清實錄》和《清仁宗御製詩》。
據《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嘉慶“十五年諭:錢楷奏耆民年屆一百四十二歲懇請旌表一折。廣西宜山縣民人藍祥,壽逾百齡,飲和食德,絳年倍衍,鮐顏喜見曾元,花甲再周,鶴算尤增歲月。洵難老之殊徵,亦寰區所罕覯。熙朝盛事,宜沛恩施。壽民藍祥加恩賞給六品頂戴並特頒御製詩章及扁【匾】額外,著禮部查照舊例加等擬賞具奏,以示惠錫敦寵至意。又奉旨:廣西省壽民藍祥著於加賞建坊銀一百五十兩外,再加賞銀五十兩、緞五匹,俱著於該省藩庫動用。
發去御製詩章、御筆扁【匾】額一併賞給。”④《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嘉慶十五年十二月記載:“賞廣西一百四十二歲壽民藍祥六品頂帶,及御製詩章扁〔匾〕額。”⑤《清仁宗御製詩》嘉慶十六年記載:“廣西巡撫錢楷奏報宜山縣永定土司境內壽民藍祥年一百四十三歲,喜成七言,用志人瑞。‘星弧昭瑞應交南,陸地神仙紀姓藍。百歲春秋年度,四朝雨露一身覃。’年前臘月中,據廣西巡撫錢楷奏報宜山縣永定土司境內耆民藍祥一百四十二歲,且稱該壽民秉性淳良,持躬樸素,仰沐四朝雨露,扶攜五代曾元。言動安閒,精神矍鑠,洵為熙朝人瑞,史冊罕聞。既錫以‘重頤吉慶’匾額,併成此什書以賜焉。茲獻歲發春,爰錄於詩冊人日之次,永志壽寓生平盛事。‘煙霞養性同彭祖,道德傳心問老聃。花甲再周衍無極,長生寶錄麗琅函。’”
清代把年齡過了100歲的老壽星稱作“熙朝人瑞”,須由地方官員逐級上報中央政府,並同時取具族鄰甘結,由禮部核實,請旨旌表,適當給與獎勵。按照《會典則例》給建坊銀30兩,101歲至110歲再加恩賞給上用緞1匹、銀10兩,並賜御製詩章及御書匾額,以示寵榮,隨年事增高,得到的恩賞愈高。藍祥老人是清代最年長的壽星,享受的自然是最高待遇。嘉慶皇帝為這位史冊罕聞的壽星除“加恩賞給六品頂戴並特頒御製詩章及匾額外”,破例賞給銀子200兩、緞5匹。嘉慶皇帝還賞賜藍祥一塊“重頤吉慶”御製匾額,用以隆重表彰這位長壽老人演繹的生命奇蹟。
以上資料足以證明:長壽之星藍祥確有其人,他生於康熙八年正月,至嘉慶十六年正月已經143歲。中國人有將年齡代稱的傳統,如:30歲稱而立之年,40歲稱不惑之年,50歲稱知天命之年,60歲稱花甲之年,70歲稱古稀之年。古稀重屆,春秋又閱兩三番;花甲再周,歲月還餘廿二載,都表述藍祥老人142歲。另外嘉慶皇帝《清仁宗御製詩》也為藍祥老人142歲年齡作了佐證:“百歲春秋⑦年度”,100歲加40歲,為140歲,因詩歌要求合仄押韻上下對仗,故在此省略了2歲。
藍祥老人何時去世,檔案中無確切記載,但至少活到143歲;再有,藍祥是廣西宜山縣人***現稱宜州市***,不是巴馬縣人,這是確定無疑的。御製詩章、御筆匾額、牌坊已被歷史所湮沒無存,所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檔案記載了這段人類生命極限的歷史。
世界上有記載最長壽的人---李慶遠
李慶遠 ***1677-1933***,壽享256年 ***考證估計170多歲***,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藥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
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1 933年活了256歲的李慶遠與世長辭,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
代雜誌都做了報道。按照這個年代推算,他應該生於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
長壽祕訣
“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這就是李慶遠留給後人長壽的祕訣指引。
他始終認為保持一個平靜安寧的心態是長壽所必須的。他的飲食主要以米飯和少量的葡萄酒為主。
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
一長期素食,
二心靜、開朗,
三常年將枸杞煮水當茶飲。
人物生平
在我國有文字記載的年壽最高者,當數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死於民國二十四年
***1679-1935***,享年256歲。李慶遠原籍雲南省,90多歲時到四川省開縣定居,一直到去世。膝下子
孫滿堂。由於他對中醫中藥,尤其對養身、健身都有不凡的造詣和成就,被人們譽為“神仙”。四川省開縣籍的劉成勳曾於1925年專程拜訪過這位老人,劉的採訪回憶文章發表在1986年第六期《氣功》雜誌上,同時刊登的還有壽星李慶遠口述的“長生不老決”約1000多字。老人去世後,北京的
一些報紙曾以“地球上最長壽的人”為題予以報道。
清代有位百歲壽星李慶遠,他生前十分欣賞清代學者陸隴其的話:“足柴足米,無憂無慮,早完官糧,不驚不辱,不欠人債而起利,不入典當之門庭,只消清茶淡飯,便可延年益壽。”李慶遠一生遵此“妙訣”,稱:“此真養生之妙訣,益壽之良箴也。得此可長生,不必採靈藥,鍊金丹也。
李慶遠認為: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這是由元氣所主宰的。元氣,又稱原氣,稟受於先天而賴後天榮養而滋生。他形象地把愛護與不愛護元氣,比作蠟燭存放的位置。若是把點燃的蠟燭置於罩籠內,則燃燒的時間長;若置風雨中,則時間必短或即熄滅。養生之道,亦是如此。
他非常欣賞老子之言:“毋勞汝形,毋搖汝精,毋使汝思慮縈縈***纏繞***。寡思路以養神,寡嗜慾以養精,寡言語以養氣。”他說,此中妙旨,往往被不善養生之庸人所忽視。
他根據圃翁***古代一位善於養生的老人***的養生理論,特別強調善養生者必以慈、儉、和、靜四字為根本。
所謂慈,
即仁慈、慈愛,也就是心地善良,不害物不損人,一片慈祥之心。這種慈祥、仁愛的快樂心情,足以抵禦各種災害,自然就可以使人健康長壽,養其天年。
所謂儉,
即節省或節制之意。儉於飲食則養脾胃;儉於嗜慾則聚其精神;儉於言語則養其氣息,防止產生事非;儉於交遊則可擇友寡過;儉於酒色則清心寡慾;儉于思慮則可免除煩惱和困擾。凡事省得一分,則受一分之益。
所謂和,即和悅之意。君臣和則國家興,父子和則家宅安樂,兄弟和則手足提攜,夫妻和則閨房靜好,朋友和則互相維護。此為至祥之道也。
所謂靜,就是清靜、冷靜、安泰之意。也就是說身不過勞,心不輕動***胡思亂想***。神傷甚於體傷,“神之不守,體之不康。”
李慶遠在講到自己的起居飲食時說:“食不過飽,過飽則腸胃必傷;眠不得過久,過久則精氣耗散。餘生二百多年,從未食過量之食,亦不作過久之酣眠。”
他還講到生活細節的注意事項。提出,凡細小之事,人們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傷身。
告誡人們:寒暖不慎,步行過疾,酒色淫樂,皆傷身,損傷之極,即可亡身。所以,按著先人的養生術,行不疾行,目不久視,耳不極聽,坐不至疲,臥不至極;要先寒而衣,先熱而解,要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要無喜怒哀樂之系其心,無富貴榮辱之動其念。此乃長壽之道也。
李慶遠最後告誡說,飢寒痛癢,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愛自全之道,才是養生的準則和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