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養生吃什麼好食譜推薦

  立秋養生吃什麼好

  1、香蕉

  立秋吃香蕉能有效防秋燥。中醫認為,香蕉味甘性寒,藥用價值非常高,能促進腸胃蠕動,並能清熱潤肺、止煩渴、解酒毒。因此,燥熱人士或者是在乾燥的秋季裡,都適合食用香蕉。

  2、梨

  秋季吃梨是最好的選擇。梨肉香甜可口、飽滿多汁,具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化痰止咳等功效,潤燥效果非常好。而且它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燉煮或者熬膏。

  3、葡萄

  葡萄的鐵和糖含量十分豐富,是兒童、婦女、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此外,葡萄還能生津液、補肝腎、利小便、滋陰除煩,對治療煩熱口渴效果顯著。

  4、楊桃

  楊桃味甘酸,性平,果肉水分豐富,能生津止渴。秋天若患上風熱咳嗽或者咽喉腫痛,鮮食楊桃可改善症狀。如果小便熱澀,可取鮮楊桃2-3個,洗淨切碎、搗爛成汁,用溫開水沖服,每日2次。

  5、石榴

  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的作用,是津液不足、口燥咽乾、煩渴不休者的食療佳品。將石榴搗成汁或者煎湯飲用,能達到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的效果。

  6、柚子

  柚子是秋季時令水果之一,可以除脹、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對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等症均有一定的療效。柚子的維生素C含量相當豐富,對心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病患者有很大的益處。此外,柚子所含的有機酸大部分是枸櫞酸,可以幫助消除人體疲勞。

  立秋養生食譜推薦

  1、五彩蜜珠果

  配抖:蘋果1個,梨1個,菠蘿半個。楊梅10粒,荸薺l0粒,檸檬1個,白糖適量。

  做法:蘋果、鴨梨、菠蘿洗淨去皮,分別用圓珠勺挖成圓珠,荸薺洗淨去皮,楊梅洗淨待用。將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於鍋內燒熱溶解。冷卻後加入檸檬汁,把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食用時將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2、姜爆鴨

  配料:鴨半片,姜,青椒,蔥蒜,豆豉,辣椒醬,甜麵醬。

  做法:鴨子剁塊,姜一小塊拍破,另外的全部切絲,青椒切絲;油熱後下蔥薑蒜炸香後放鴨子幹爆,直到把鴨子爆的乾乾的才可以;油8成熱,放豆豉,辣醬,甜麵醬炒香後放薑絲煸一會,最後放爆好的鴨子,白糖,和青椒翻炒幾下即可

  功效:滋陰,補虛,養胃,利水。

  3、糖醋小排骨

  配料:小排骨、澱粉、青紅椒、姜、雞蛋。

  做法:打散的雞蛋液加入適量鹽,雞精,和一點米酒拌勻,再加入排骨中拌勻,醃10分鐘入味。把醃好的排骨均勻沾上澱粉,並用手捏緊防止脫落。小火慢炸排骨至表面金黃,全熟時撈出。

  另起鍋,放少量油,放入薑片,青紅椒略炒。把已經炸熟的排骨回鍋快速翻炒一下,炒勻即可關火。

  功效:豬排骨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於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

  立秋養生的誤區

  1、拒絕秋膘防肥胖

  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慾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另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赤小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在秋季還應注意提高熱量的消耗,有計劃地增加活動。秋高氣爽,正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既可遊山玩水,使心情舒暢,又能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

  2、秋季養陰防濫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3、慎食秋瓜防壞肚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4、立秋過後慎吃水果多飲雞、魚湯

  立秋過後,進入水果豐收的季節,但吃水果並非多多益善,吃多了也會影響健康。比如: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患有腎炎、糖尿病、冠心病者應少食;吃梨過多會傷脾胃、助陰溼,使胃腸功能失調,胃寒腹瀉者應忌食;葡萄含較多檸檬酸、蘋果酸等,糖尿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立秋會帶來“秋燥”的有關疾病,應該多吃潤肺的食物,飯前多飲雞、魚湯等。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蘿蔔、西紅柿、豆腐、藕、蜂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少飲酒。

  5、立秋伊始早防“燥”

  儘管秋燥對人體的影響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頗多。正所謂:“木之為舟,無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潤為貴。”秋日在飲食上要注意滋養津液,可適量飲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並適當選食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乾燥的膨化食品,因為此類食品易生燥化熱,多食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