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季花的養殖方法介紹

  月季花***學名:Catharanthus roseus***,目前臺灣育種出多個品種,近年來育種以花朵越大為趨勢。月季花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冬天花謝後,我們可以及時將與殘花連線的枝條上部剪去,不使其結子消耗養料,保留中下部充實的枝條,促進早發新枝再度開花。有些樹勢過強的品種光抽枝而不形成花蕾的情況,其枝梢往往可以伸長達1米以上都不見花蕾。這時可以按第一批花的開花高度進行回縮修剪以調整樹勢,抑制向上伸展的過強樹勢,促使基部萌發新梢。如在1 2月份已施基肥,早春可不施肥,待抽芽時在根的周圍撒上適量化肥,用以催芽,初春展葉時,新根大量生長,施肥宜少量,不施濃肥,以免新根生長受影響。開花期應每隔l0天追肥一次薄肥,使植株花繁葉茂。

  【1】遮蔭通風。盆栽月季的泥土有限,高溫天氣容易晒熱乾透,所以必須給月季遮蔭降溫。

  【2】多施肥。月季開花次數多,需要供給充足的養分和水分,才能保證旺盛的長勢。進入夏季,其蒸發量和消耗量都大,生長迅速,開花期應每隔l 0天追施一次薄肥,使植株花繁葉茂,打破月季夏季休眠狀態。

  【3】多噴水。月季在3 3℃以上即處於半休眠狀態,在平均氣溫2 0— 25℃時最有利於生長,因此,夏季除適當遮蔭外,還應多噴水,最好在上午和下午各噴一次水,創造溼潤環境,促進花葉生長。

  【4】疏枝修剪。月季開花後應在花下第3片複葉以下剪掉,以促發壯實新枝,及早現蕾開花。弱短枝先剪、高剪:健壯枝後剪、短剪,以促弱抑強,促其開花整齊。長枝條修剪長度不宜超過二分之一,避免腋芽萌發遲緩。


月季花的養殖方法

  【5】鬆土除草。結合清除盆面雜草,可用細鐵絲耙,輕輕在花盆四周破土表層,增強盆土的疏鬆通氣效能,促進根系的正常生長。

  【6】防治病蟲害。要經常用l 5%的生石灰水或多菌靈、高錳酸鉀水溶液噴灑殺菌。

  進入秋季,氣溫逐漸降低,為了使月季組織生長得更為充實,澆水量也要有所減少。在此階段,正值月季開花的又一高峰,要想使花開得好,開得豔,應該及時補充肥料。可以每週給它追施一次富含磷、鉀的液體肥料。必須保證月季每天接受4小時以上的目光直射,這樣它才能生長得葉茂枝繁。

  月季冬季管理的重點是什麼?不論是地栽月季還是盆栽月季,冬季都是最為重要的管理時間段,養護是否到位直接關係到來年的正常生長和開花,重點宜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精細修剪:秋末冬初,當環境氣溫降至5℃以下時,先剪去枯死枝、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等,再視植株的長勢,採用強、中、弱三種不同的方法進行修剪。對長勢不夠健壯的弱勢植株,應採用強剪:對長勢正常的植株,給予中度修剪:對長勢茁壯發育正常的中小植株,應給予弱剪,防止養分過度消耗。

  【2】埋施肥料:對地栽植株,可於修剪完成後,在植株根系外圍開挖環狀溝槽,視植株的大小,每株埋施250克至300克的枯餅,以滿足其來年生長和開花的需要。

  【3】注意防寒:由於冬季比較寒冷,露地栽培的月季冬季不宜作強度修剪,以防止風乾傷條,可待翌春發芽前再行修剪,注意擱放於室內的植株,棚室溫度不宜高於4℃至5℃,使其能得到充分的休眠。

  【4】壯枝扦插:對一些比較易生根的月季品種,如‘月月紅’、‘豐花’、‘微型’月季等,可將其剪下的粗壯一年生枝,截成長10釐米至12釐米的穗段,下切口位於節下0.2釐米處,用黃心土作扦插床,插穗入土深度為4/5,只保留端部的一個芽於土外,澆透水後架設拱棚,蒙罩塑料薄膜四周按壓嚴實 天氣過冷時加蓋草簾防寒,維持苗床不結冰,到了來年春天,其下切口即可癒合生根。

  希望小編的分享對你養殖月季花有所幫助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