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家克倫威爾的簡介

  奧利弗·克倫威爾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同時他也是英國曆史中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克倫威爾是英吉利共和國的“護國公”,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1599年出生在英國的一個農業小鎮亨廷頓。在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是資產階級――新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獨立派的首領。克倫威爾生於亨廷登,曾就讀劍橋大學的雪梨蘇塞克斯學院,信奉清教思想。在1642年一1648年兩次內戰中,先後統率“鐵騎軍”和新模範軍,戰勝了王黨的軍隊。1645年6月在納西比戰役中取得對王黨的決定性勝利。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農壓力下,處死國王查理一世,宣佈成立共和國。1653年,建立軍事獨裁統治,自任“護國主”。

  軍事家克倫威爾的事蹟

  克倫威爾對英吉利共和國進行獨裁統治,儼然是以國王的身份來發號施令。他一生戰功赫赫,死後卻慘遭挖墳,後又被斬首。克倫威爾的故事被寫進了許多著作中,許多電影也以他的故事為背景展開。

  克倫威爾能在政治舞臺上大展身手,有一則不得不說的關於克倫威爾的故事。克倫威爾的演講非常富有感染力。有一次議會的主題是宗教問題,克倫威爾作為一名清教徒議員,在議會上慷慨陳詞,感染了周遭許多人。人們紛紛響應他的號召,捍衛清教徒的權利。許多議員也開始拒絕服從國王的命令,給當時在位的查理一世造成了嚴重威脅,甚至動用軍隊力量強行解散議會。

  還有一則克倫威爾的故事,是關於他對愛爾蘭開德羅赫達城展開了大規模的屠殺。1649年,克倫威爾率軍炮轟德羅赫達城,不論是軍人還是平民,不論婦女還是兒童,均沒有逃脫克倫威爾的魔爪。據統計,克倫威爾在那次戰役中屠殺城內約3萬愛爾蘭居民。他在自己的作戰彙報中也指出,城內逃生的不超過30人。因此,克倫威爾對英吉利共和國的統治,實質是軍事獨裁統治。

  克倫威爾他雖然沒有得到國王的稱號,但是除了這個稱號,他擁有了國王的一切。他和國王一樣住進了皇家的宮殿,和國王一樣對整個國家進行獨裁統治。

  軍事家克倫威爾的影響

  功大於過,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著名領導人,軍事家,政治家。

  克倫威爾對歷史的總的影響,他的重要作用就在於他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將領,在英國內戰中打敗了保皇黨軍隊。既然在克倫威爾初露鋒芒之前的戰爭的初期,議會軍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失敗,看來要是沒有他,這支軍隊完全有可能不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克倫威爾勝利的結果使民主制在英國得到了確立和鞏固。

  這種結果不能被視為任何事件中都能產生的。在17世紀,歐洲許多國家都正在朝著君權更加神聖的方向發展;而民主制在英國的勝利,卻打亂了這一程序,在隨後的時間裡,英國民主制的榜樣對法國啟蒙運動、法國革命和最終在西歐建立民主制都是一個重要因素。還有顯而易見的是,民主勢力在英國的勝利,對於在美國以及英國先前的殖民地,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建立民主制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英國在世界上所佔領土很小,但是民主制卻從英國湧向世界的其他的一部分地區。

  第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歷經近半個世紀的鬥爭,最終以“光榮革命”的形式完成了革命任務。瑪麗和威廉三世雖然仍屬於斯圖亞特家族***後為漢諾威家族***,但是,作為封建專制統治的君主制已經被推翻了。第二,這次革命對英國本身的影響很大,它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證;為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闢了道路。第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反映,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從此,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一些國家都在其影響下,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即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