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縣歷史沿革簡介

  涿鹿縣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地處中國河北省西北部、桑乾河下游,與張家口市下花園區和北京市郊區相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建制沿革

  秦朝時,兼併諸侯分天下為36郡、涿鹿縣境屬上谷郡。

  涿鹿縣

  涿鹿縣

  漢朝時,屬幽州上谷郡,並於今縣境內建涿鹿***因涿鹿山得名,治今礬山鎮三堡***,下落***治今涿鹿鎮西***、潘***治今保岱***3縣。

  西晉時,改置廣寧郡***治下落***,仍置三縣於原治,唯下落改稱下洛。

  北魏時,屬燕州廣寧郡,州、郡治下洛縣。並改下洛縣為廣寧縣,仍置涿鹿、潘縣於故址。北魏末廢潘縣,北齊改置懷戎縣。同時廢廣寧、涿鹿2縣。

  隋大業初廢北燕州、改屬涿郡,為懷戎縣地。

  唐代初屬河北道媯州懷戎縣。光啟中改置新州***治永興縣***及永興縣***治今涿鹿鎮***、礬山縣***治涿鹿故城***,隸屬河東道新州。

  遼時,屬西京道奉聖州,置永興、礬山2縣。

  金代屬西京路德興府,大安元年***1209年***改永興縣為德州縣,仍置礬山縣於故址。

  元代時,屬中書省上都路順寧府,至元二年***1265年***省礬山縣併入永興縣,屬順寧府保安州***治永興縣***。

  明代時,屬京師保安州***徙治今懷來縣新保安***。

  清初沿明制,仍為保安州***治今縣城***,屬宣府鎮;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屬宣化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保安州為保安縣,屬於直隸省口北道。民國5年***1916年***,改為涿鹿縣,仍屬直隸省口北道。民國九年***1920年***,涿鹿縣改屬察哈爾省。民國17年***1928年***,改屬直隸省。民國十九年***1930年***口北道十縣劃為察哈爾省,涿鹿縣又改屬察哈爾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被日軍侵佔,屬偽"察南自治政府",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建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宣***化***涿***鹿***懷***來***聯合縣,屬平西專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屬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察南政廳,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為宣化縣。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建懷***來***涿***鹿***及蔚***縣***涿***鹿***宣***化***二聯合縣,屬北嶽區第六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30日,共產黨解放涿鹿縣成立涿鹿縣人民政府,屬冀察區第十一專區,年底劃歸察哈爾省,屬第五專區,同年增設涿鹿市,由省直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3日,國民黨軍隊佔領,涿鹿縣同日成立國民黨縣政府。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共產黨重建蔚涿宣、宣涿懷二聯合縣,屬察哈爾省第六專區。12月改屬北嶽區第六專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撤銷聯合縣,涿鹿縣仍屬北嶽區第六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改屬察哈爾省察南專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涿鹿縣仍屬察哈爾察南專區。

  1952年察哈爾省建置撤銷,涿鹿縣劃歸河北省,屬張家口專區。

  1958年撤銷涿鹿縣,併入懷來縣。

  1961年以原轄區復置涿鹿縣,仍屬張家口專區。

  1970年張家口專區改稱張家口地區,涿鹿縣屬之。

  1993年7月撤銷張家口地區改屬張家口市管轄。

  涿鹿縣歷史區劃沿革

  魏晉南北朝時期,涿鹿境內有3個縣行政區劃,即桑乾河北一帶為下落縣後為廣寧郡廣寧縣區劃,桑乾河南岸起南到今倒拉嘴鄉,西到今宣化縣界,東到涿鹿欒莊、輝耀、石門一帶為潘縣區劃;今縣內的礬山鎮、子方口、太平堡、黑山寺、臥佛寺以及千樹底、河東、謝家堡等11個鄉為涿鹿縣後為礬山縣區劃。當時,礬山縣分為3個鄉、9個亭;潘縣分為2個鄉,6個亭。據《水經注漯水篇》記述:"漯水***今桑乾河***又東經高邑亭;又東為無鄉。"高邑亭即今涿鹿縣高堡,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亭治所,東10公里外今九堡一帶設鄉,高邑亭為無鄉所轄。

  唐初時,原下洛縣懷潘縣區劃併為永興縣,仍分為4鄉,治所分別在今張家堡、涿鹿鎮、保岱、五堡。礬山一帶又分為3個鄉,治所在今河東、太平堡、礬山。

  宋初,涿鹿縣統歸奉聖州管轄,分為11個鄉,鄉治所分別設在張家堡、雙樹、涿鹿鎮、長疃、保岱、大堡、礬山、河東、五堡、岔道、太平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