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騎射典故

  胡服騎射是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胡服騎射有什麼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胡服騎射解析

  【漢語文字】胡服騎射

  【漢語拼音】hú fú qí shè

  【詞語解釋】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方的各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扮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胡服騎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不要固步自封,應學習別人的長處,勇於改革。

  【字詞解釋】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趙國所用的“胡服”,因為衣短袖窄,類似於西北民族之服,所以被俗稱“胡服”。其實還是有中原服制右衽交領的特徵的。

  【成語性質】中性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

  

  戰國時期的趙國,北方大多是胡人部落,他們雖然和趙國沒有發生大的戰爭,但常有小的掠奪戰鬥。由於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長褲,作戰騎在馬上,動作十分靈活方便。開弓射箭,運用自如,往來奔跑,迅速敏捷。而趙國軍隊雖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為步兵和兵車混合編制,加上官兵都身穿長袍,甲冑笨重,騎馬很不方便。因此,在交戰中常常處於不利地位。鑑於這種情況,趙武靈王就想向胡人學習騎馬射箭。要學習騎射,首先必須改革服裝,採取胡人的短衣、長褲服式。

  於是,武靈王於公元前302年開始改革。他的做法首先遭到以他叔叔公子成為首的一些人的反對。武靈王為了說服公子成,親自到公子成家做工作,他用大量的事例說明學習胡服的好處,終於使公子成同意胡服,並表示願意帶頭穿上胡服。公子成的工作做通之後,仍有一些王族公子和大臣極力反對。他們指責武靈王說:“衣服習俗,古之理法,變更古法,是一種罪過。”武靈王批駁他們說:“古今不同俗,有什麼古法?帝王都不是承襲的,有什麼禮可循?夏、商、週三代都是根據時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規,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制定禮儀。禮制、法令都是因地制宜,衣服、器械只要使用方便,就不必死守古代那一套。”武靈王力排眾議,在大臣肥義等人的支援下,下令在全國改穿胡人的服裝,因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人民的擁護。

  武靈王在胡服措施成功之後,接著訓練騎兵隊伍,改變了原來的軍事裝備,趙國的國力也逐漸強大起來,不但打敗了過去經常侵擾趙國的中山國,而且還向北方開闢了上千裡的疆域,成為當時的“七雄”之一。郭沫若無其事961年秋遊叢臺時曾賦詩一首,詩中說到“騎射胡服思雄才”,便是引用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革的史績,這段事實見諸於《史記.趙世家》。如今,“胡服騎射”已經成為了改革的同義詞。

  胡服騎射造句

  ***1*** "胡服騎射"等,我們只要用心收集,會發現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2*** “胡服騎射”不但使日漸衰弱的趙國得以振興,而且對於當時和以後的中國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3*** 反觀趙國,武靈王趙雍以“胡服騎射”大幅度提升國力之後,野心漸露。

  ***4*** 而觀趙國,趙武靈王自胡服騎射以來軍事實力大增,然而趙國後來經歷了沙丘宮變,趙惠王一直沒有時機推行趙國的二次變法。

  ***5*** 騎兵成為獨立兵種,大概要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不過真正把騎兵應用到戰爭中並取得輝煌戰果的,是秦人。

  ***6*** 十四年前,趙國乘胡服騎射之威,北侵燕國,國力衰微的燕國做了三次順應民意的抵抗後,不得不割讓南部十六城與趙國,方才止住兵戈。

  ***7*** 按照古代的說法,便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裡面的那種胡服。

  ***8*** 它不僅見證了“胡服騎射”的偉大變革,也恰好處在當時中國農作區和牧業區的分界線上。

  ***9*** 趙國是秦國的死敵,長平之戰的硝煙猶在,胡服騎射的趙人一直都被視作秦軍的強勁對手,作為撲滅反抗力量的箭矢,章邯絕不允許王離的風頭蓋過自己。

  ***10***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國就拋卻了那繁重的全身戰甲,變為輕便為主,也打造出了無敵於天下的趙國騎兵。

  ***11*** 據統計,出自邯鄲的成語上百條。比如大家熟悉的“邯鄲學步”、“胡服騎射”等,我們只要用心收集,會發現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12*** 據統計,出自邯鄲的成語上百條。比如大家熟悉的“邯鄲學步”、“胡服騎射”等,我們只要用心收集,會發現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共2頁:12下一頁。

  ***13*** 因此可以說這種變革,已經形成我國傳統服制的又一次飛躍,是歷史上"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明顯的突變。

  ***14*** 思索間,時光隧道的兩邊的人影變換更加快速,現代裝、古代服裝,奇裝異服,胡服騎射,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15*** 趙雍決定進行軍事改革,下令國人改穿胡服,習騎射,此即趙國著名的“胡服騎射”改革。

  ***16*** 邯鄲作為趙國的都城有些年頭了,一開始以髒亂差名聞天下,自從雄材大略的趙武靈王當國君後,推行“胡服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