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第五子楊諒生平簡介

  楊諒,一名楊傑,字德章,小字益錢 ,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第五子,隋煬帝楊廣同母弟 ,隋朝宗室。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楊諒生平簡介

  漢王楊諒是隋文帝與孤獨皇后所生的五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與楊廣、楊勇是親兄弟。

  因為楊諒的幾個哥哥很小就外出打仗,坐鎮一方,所以他成為留在父母身邊的唯一一個兒子,因而得到父母的很多寵愛,隋文帝封給他大片富饒的土地,還賜給他大量的金銀財寶,所以楊諒從小就生活在溫室裡,他與楊廣這些從小就遠離父親,在血雨腥風中成長起來的皇子有很大不同,而且仗著父母的寵愛,楊諒養成了性格乖張,目空一切,眼高手低的個性,這位後來他發動叛亂後迅速失敗埋下了伏筆。

  楊諒知道二十二歲才離開父母獨立,這期間他見證了二哥楊廣如何陷害大哥楊勇,自己當上太子的過程,他心裡非常恐懼,心想以楊廣的殘暴性格一定不會放過他的,正在他猶豫之時,身邊幾個大臣慫恿他一不做二不休,不如拼死一搏。

  楊諒本來就沒有什麼實戰經驗,只是紙上談兵,無奈他又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於是就在楊廣登基當天宣佈要清君側,楊諒利用父親隋文帝死的不明不白為口號,要為父報仇,這是個很好的藉口,得到當時很多人的相應,再加上楊廣剛剛登基地位不穩,所以楊諒剛開始很順利,但是楊諒這朵溫室裡的花朵受不了一點苦,隊伍才遇到一點挫折,他就想劃江而治。楊廣當然不會放過他了,於是很快就鎮壓了這場叛亂,將楊諒俘虜,囚禁致死。

  楊諒叛亂

  楊諒叛亂是隋朝歷史上的一次藩王向皇帝發動的一次有準備有威脅的統治集團內部的***,當時隋朝才立國不久,就發生了這樣的叛亂事件,為隋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楊諒是隋文帝與獨孤皇帝所生的五個兒子中最好的一個,也是最受寵愛的一個,當時隋文帝的幾個兒子都早已坐鎮一方,在外帶兵打仗,身邊只有這個最小的兒子相伴左右,所以楊諒從小就得到父母的無限寵愛,因此也養成了他目中無人,脾氣暴躁,性情輕浮的性格。

  當時楊諒目睹二哥楊廣害死了本為太子的大哥楊勇,心中非常害怕,他擔心楊廣心狠手辣,不會放過他的,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匆匆忙忙在楊廣登基那天宣佈要討伐楊廣,糾結軍隊與楊廣抗衡。

  當時楊諒以父親死的不明不白為藉口,要為父報仇,所以得到當時人們的同情,很多大臣看不慣楊廣的骨肉相殘,也有很多人支援楊諒。楊諒這人從小生活在溫室當中,根本沒有什麼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不過因為有父母的關照,幾乎是要什麼給什麼,所以楊諒擁有大片富饒的土地,還擁有大量的財富,實力也不容小噓,況且他有打著為父報仇的旗號,剛開始可謂是勢如破竹,但是很快楊諒就暴露出他鼠目寸光,竟然想與楊廣劃江而治,楊廣當然不會容忍他,最後這場僅僅持續一個多月的叛亂很快就被楊廣平息了,楊諒也被處死了。

  楊諒戰敗被俘

  楊諒一開始打著討伐楊素的旗號起兵,最後打敗他的也是楊素的軍隊。

  話說楊素攻佔蒲州後,即出發北上,先後攻佔了晉州***今山西汾西***、絳州***今山西聞喜***、呂州***今山西霍縣***,一路向北,步步逼近太原。楊諒派帳下大將趙子開率領十萬餘人屯兵高壁***今山西靈石南***,佈陣五十里,阻止楊素繼續北上。楊素一看,正面進攻,自己未必有勝算,於是採取了迂迴戰術。他先命令手下將領在正面佈陣,擺出一副要和趙子開對打的陣勢,自己則親率一支騎兵潛入霍山***今山西霍縣東南***,沿著山崖前進至趙子開部的背面,直逼他指揮大營。

  楊素下令近趙子開部的地方安營紮寨,命手下挑選三百人守營,其餘兵士全部繼續前進。軍士們認為敵多我少,敵強我弱,都願意留下守營,過了很長時間才確定守營人員。大戰在即,楊素不悅,強壓下心中怒火,詢問挑選區區三百人,為何用了這麼長時間。手下將領如實彙報,楊素立即將剛選出的三百人全部斬首,下令再選三百人守營。眾兵士生怕自己被選中,紛紛要求隨軍出戰,由此,士氣大增。楊素急速領兵前進,繞到趙子開部的北面發起突襲,打得趙子開部措手不及。趙子開部的軍士雖有心抗擊,但陣法已亂,人數眾多,來不及撤退,自相踐踏,死傷者過萬人,趙子開率餘眾向太原撤退。

  楊諒得知趙子開兵敗,氣極了,覺得手下的大將都不中用,急忙調集十萬兵馬至蒿澤***今山西祁縣、介休、平遙、汾陽四縣之間***,準備親自迎戰楊素。恰好天空突降暴雨,楊諒覺得不宜作戰,想班師回並,謀臣王勸諫道:“楊素孤軍深入,奔襲數百里,早已人困馬乏,王爺若親自率兵出擊,我方士氣高漲,此戰必勝。若像現在這樣,見敵而退,我方士氣定然疲軟,如同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實在是不可取,希望王爺嚴陣以待,千萬不可退兵。”楊諒不聽勸告,率軍退守清源***今山西清徐***。

  到這兒我們不難發現,楊諒此人雖然坐擁精兵,但卻胸無大志,起兵之初,略得了一點勝利就幻想割據一方,不願繼續出擊。從起兵到現在,對靠譜的建議一貫懷疑,要麼不予理睬,就算採納,也不能堅持,真是可惜了王這樣有遠見的謀臣了。

  這邊楊素見楊諒不戰而退,自然不會放棄大好時機,他率軍跟至清源,在據太原三十里處,開始向楊諒發起正面進攻。楊諒並無心作戰,率手下大將王世佘、趙子開、蕭摩訶領著十萬兵士匆忙應戰,那十萬將士早無半點士氣,戰死一萬八千餘人,楊諒方面大敗。大將蕭摩訶被俘,楊諒退守太原。

  楊素率領討逆大軍將太原城團團圍住,楊諒一看大勢已去,舉兵投降,楊諒叛亂最終平定。

  王為保全性命,帶著兒子逃往突厥。到了山中,路徑斷絕,心灰意冷,他對兒子感慨道:“我的智謀並不在楊素之下,但漢王從來聽不進我的話,才落得2017-02-19 這個下場。我不願束手就擒,向楊素服軟,好讓他功成名就。我死了以後,你要活命,就千萬不要到親戚朋友家裡去。”王言罷自盡而亡,被其子掩埋在石窟之中。王的兒子因捱餓多日,實在忍不過去,來到王的一個朋友家,果然拿至官府。王的屍體也被掘出,最終被梟首於太原。

  平息楊諒的叛亂之後,朝中文武百官聯合上表,向隋煬帝奏請判楊諒死罪。隋煬帝表面寬厚地說:“我們兄弟五人,現在已經剩下三人了,我怎麼忍心殺了他呢?還是免了他的死罪吧。”楊諒被貶為庶民,從此清除出楊氏家族。但是楊廣的心胸並不寬闊,不多時,楊諒就被幽閉而死。

  楊諒轄下的官民,受此次叛亂牽連者眾多,被處死和流放的就達二十餘萬戶。

  隋文帝吸取北周皇室諸藩王力量微弱,以致讓自己輕易竊國的教訓,把自己的五個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大藩鎮,每人鎮守一方。還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必然會兄弟齊心,輔佐社稷,但結果又如何呢?到現在,五個兒子中,有兩個被廢,一個死亡,隋朝末年,隋煬帝和楊秀也死於江都,五個兒子無一善終。

  隋朝三世而亡,原因固然有多個方面,但《紅樓夢》裡的探春這樣說過:“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五子相爭無疑證明了隋朝內部正潛伏著巨大的危機,這個危機隨時可能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