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商元王雍己簡介

  下面小編所知道的關於,供大家閱讀,有你的肯定,小編將會為你付出更多!更多內容請關注!!

  

  雍己,姓子名伷,是中國商朝的國王,前任國王小甲之弟,定都於亳。商王小甲死後即位,在位12年,荒廢政事,商朝開始衰落。雍己在位時商朝逐漸衰落,諸侯不來朝。雍己死後,弟太戊繼任。

  人物簡介

  雍己,姓子名伷,是中國商朝的國王,前任國王小甲之弟,定都於亳。商王小甲死後即位,在位12年,荒廢政事,商朝開始衰落。雍己在位時商朝逐漸衰落,諸侯不來朝。雍己死後,弟太戊繼任。《太平御覽》引《史記》說雍己在位12年。

  《史記》雲:“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為帝雍己。”商朝從湯至雍己即位前一百多年,由於堅持節用寬民、以德治商的政策,社會經濟得到穩定發展。但是,長期的和平安穩,也助長了商王室的不思進取。


雍己

  《史記》說,至雍己即位時,“殷道衰,諸侯或不至”。可見各諸侯的勢力日趨膨脹,商王室的權利有所削弱。

  商朝從商湯至雍己即位前一百多年,由於堅持節用寬民、以德治商的政策,社會經濟得到穩定發展。但是,長期的和平安穩,也助長了商王室的不思進取。

  延伸閱讀:

  政治政策

  商王雍己時期,內廷事務官是專為王室服務的官員,主要是總管的宰和親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項具體事務,有百工之長的司工,掌糧食收藏的嗇,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獵的獸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車的車正,為商王御車的服***又稱僕、御***,侍衛武官亞,衛士亞旅,掌教育貴族子弟的國老,掌外地籍田的“畋***音‘田’tian/***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國首領的侯、伯,有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衛邊境的衛。

  內服是商王雍己直接統治的王畿地區;外服是由邦伯所管轄的地區,這些邦伯分為侯、甸、男、衛幾種,其中許多很可能是方國部落首領而臣屬於商者。卜辭所載的侯有近50個,最著名的有倉侯、舞侯、犬侯、侯告、侯專、杞侯等。甸,卜辭稱為“田”,“多田***甸***”即指許多甸職官員。男,在卜辭中稱為“任”,著名者有而任、戈任、名任、盧任等。衛,作為一種武職,在卜辭中多稱為“多射衛”、“多馬衛”、“多犬衛”等,亦有單稱為“衛”者。

  商王雍己時期,商王朝的職官有中朝任職的內服官和被封於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別。內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務官和內廷事務官。最高的政務官,是協助商王決策的“相”,又稱“阿、保、尹”。王朝高階官吏統稱卿士。三公,則是因人而設的一種尊貴職稱、並不常設。另外有:掌占卜、祭祀、記載的“史”,掌占卜的卜、掌祈禱鬼神的祝,掌記載和保管典籍的作冊***又稱守藏史、內史***,武官之長的師長,樂工之長的太師、少師。

  商王雍己時期,生活在商周之際的周公曾經在《酒誥》中這樣概述其情況:“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越在內服,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

  卜辭和金文所見商朝的內服官有五六十種,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百僚庶尹”。包括地位很高的舊臣、老臣以及商王的近侍之臣。其中還有負責出納王命的史官。二是“惟亞惟服”。主要是與商王關係密切的軍職官員。三是“宗工”。指負責王室祭祀和某些具體事務的官員。四是“百姓里君”。指管理地方上的諸族與普通民眾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