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語文挑山工教案

  《挑山工》是各版小學語文教材幾經修訂卻始終被保留著的一篇傳統精讀課文。下面小編整理了京版,歡迎大家的閱讀!

  北京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能給課文劃分段落,寫出段落大意。

  能力目標

  能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思想內容。

  思品目標

  體會挑山工朝著目標堅持不懈地攀登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要達到目標就要踏踏實實、永不停步地去努力。

  教學重點:

  體會挑山工朝著目標堅持不懈地攀登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要達到目標就要踏踏實實、永不停步地去努力。

  教學難點:

  體會挑山工樸素的話語所蘊含的哲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板書課題,引入課文

  今天我們學習21課,***板書:挑山工***大家齊讀課題。通過預習課文,你知道“挑山工”是做什麼的人呢?

  二、 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檢查學生是否能通過預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知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1***挑山工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2***引導學生說說課文寫了哪幾部分內容,並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內容,進而引導學生說說全文的主要內容。

  三、交流學習本課生字及新詞。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試著寫出每部分的主要內容。

  第2課時

  一、課題質疑,匯入課文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1課《挑山工》。

  2.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一下你腦海中挑山工的樣子嗎?

  二、細讀課文,感受理解

  ***一***課文哪一段寫了這幅畫面呢?***最後一個自然段***誰能讀給大家聽聽?

  當我們看到這樣的畫面,我們能從中體會到什麼呢?再認真地讀讀書中的文字,你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

  ***二***引導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畫批符號把自己體會深的句子畫下來。自學批註後,可主動與小組同學互相交流一下。

  ***三***交流自學成果。教師隨機指導

  1.引導學生體會“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約比遊人多一倍!”

  ***1***我們先來看看挑山工登山的路程?誰來讀一讀。

  ***2***幫助學生理解“摺尺形”路線

  教師拿出摺尺進行演示,使學生理解什麼叫摺尺形路線。

  思考討論:摺尺形線路給挑山工帶來哪些方便與困難。

  ***方便:東西不碰臺階,節省力氣。困難:路程比遊人長一倍。***

  師:在長期的登山生活中,挑山工們找到了這樣一種行走的最佳路線-----摺尺行路線,這樣既避免了直上撞到貨物,又保護了自己的膝蓋,還節省了力氣。這樣的一種路線的選擇,其實正是我們勞動人民生活經驗和生活智慧的閃光!一起來看看他們登山的情景。***播放課件***

  ***3***這一段的最後一句,大家注意了沒有?用了感嘆號,你能從這個感嘆號讀懂什麼?體會著讀一讀。

  2.引導學生體會“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並不比遊人慢。”

  ***1***讀讀相關的段落,舉例說說怎麼就不比遊人慢。

  ***2***從作者與挑山工的攀談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3***讀出自己的體會。

  3. 引導學生體會“為什麼挑山工的速度並不比遊人慢?”

  ***1***孩子們,挑山工肩挑重物,路程又長,與遊人相比,挑山工登山速度一定比不上游人吧?***不是***

  那是為什麼呢?挑山工又是怎樣把這個謎揭開的呢?找出挑山工的話,認真地讀一讀、品一品,想一想:挑山工和遊人登山有什麼不同?

  抓住“一個勁兒”體會:挑擔登山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炎熱,疲勞,飢餓,所挑重物因為捆綁不牢的滑脫等等情況,會隨時侵擾並影響他們的速度。想象在面對這些情況的時候,他們又是怎樣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呢?

  他說的話裡包蘊著怎樣的哲理?

  ***2***有感情地讀讀挑山工說的話。

  ***四***孩子們,讓我們再回到課文的第七段,想想,課文最後的這個“它”指的是什麼?為什麼“我”需要“它”?

  小結:原來這個“它”表面看是指這幅畫,其實更指的是挑山工身上那種不怕吃苦,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師:馮驥才爺爺需要這樣的精神,我們需要嗎?把這幅畫也掛在我們的心裡吧!

  三、結合畫面,動筆昇華

  請你為課文中的這幅圖畫題詩或題詞。

  四、課後作業

  寫出讀這篇課文的感受並練習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挑山工教學反思

  《挑山工》是一篇篇幅相對比較長的課文,又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我課堂重點解決三個問題:***1***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他為什麼這樣登山?***2***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為什麼他們花的時間並不比遊人多?***3***“我”為什麼需要這幅畫?這些問題既是教學的難點又是教學的重點。

  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方式有:1、結合上下文邊讀邊想,理解句子的意思;2、採用分小組討論,互相啟發,然後在全班交流;3、範讀並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這樣避免了逐段講讀、條分縷析的支解式教學方式,節省了很多時間。事實表明,學生的學習效果是不錯的,學習情緒也很好。

  理解課文的整個過程中學生緊緊抓住“作者需要它什麼?”進行理解,理解深刻敘述理由也很有條理。其他學生認真傾聽,當別人的理解對自己有所啟示時,同樣會毫不遲疑的舉手參與補充。因為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認真思考,使得大家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也就十分明確的擺在大家的面前了。在最後總結概括時學生用詞準確無誤,使整個學習的過程非常完整。

  把課堂上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這種精神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需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想到自己的學習需要這種心中有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精神,還想到很多成功人士就因為具有了這種心中有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精神才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例如:中國的鄧亞萍、楊震寧、外國的愛迪生、居里夫人等,學生用他們的語言表達出了對這些人的尊敬,也真切的瞭解到了這種精神的重要性。教師的小結給整篇文章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本節課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課堂上給學生創造的學習氛圍不夠輕鬆,讓學生學得不夠放鬆,課堂有些拘謹。

  2、課堂上讓學生展示讀的機會有些窄,只注重齊讀,沒有讀的充分。

  3、課堂教學有些流於形式,教案思想太過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