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藥方
有哪些呢?小編在下面的文章中為大家介紹了治療感冒的中醫藥方,想要完美解決問題,就趕緊來看看這治療感冒的中醫藥方的具體要求吧。
***一***
1、《傷寒論》桂枝湯方: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
上五味,呋***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縶縶微似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輔行訣》小陽旦湯:治天行病,發熱,汗自出而惡風,鼻鳴、乾嘔,脈弱者。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生薑***切***三兩,甘草***炙***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服已,隨啜熱粥一器,以助藥力。稍稍令汗微出,不可令流漓,則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隨服之,取瘥止。
藥解:
桂枝,為肉桂樹之枝梢末節截段而成。性溫,味辛甘。性味之陽與體位之上,決定其氣升達發散,由裡出表,故有發汗、散寒、解凝、通滯之功。
芍藥,為植物芍藥地下根部切片而成,性涼,味酸苦。性味之陰與體位之下,決定其氣沉降收斂由表入裡,故有涼血、清熱、緩急、止痛之效。
甘草,為旱生植物甘草根莖截段或切片而成,性平,味甘。性味與體位皆處於陰陽之間,決定其氣穩重固守靜多於動,故能調陰陽,化寒熱,合諸藥,堅筋骨,長肌肉,解百毒。
生薑,為沙土植物姜之塊根莖切片取用,性溫,味辛。性味之陽與體位之中,決定其氣溫中宣散,由內達外,本為食物,故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辟邪、消食之用。《說文》云為御溼之菜,孔子嘗食不撤姜,足徵用途之廣。
大棗,棗為五果之一,喜生乾燥之地,地愈燥,肉愈厚,味愈甘。成熟於秋末百果凋零之時,故其味之醇厚綿長為諸果不及。味甘厚,性溫和。《本經》雲“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又能解附子天雄之毒。嘗有老人診斷肺癌,未做治療,但食自家棗樹棗子一年,再查已痊癒,其神妙難測之功當真不可思議也。
方解:
過去民間單用生薑一味加紅糖煮水,俗稱薑湯,對治普通感冒,為萬能靈藥,幾乎家喻戶曉。若與大棗合用,則為姜棗湯,力道味道更為醇厚生猛。再兼桂枝白芍之陰陽合化,炙甘草之調和固守,又有熱粥補充消耗,其補虛御邪之力當強勁若何,實非淺智可測也。而今國人竟棄此祖傳至寶而不用,而迷信洋人久棄不用之抗生素消炎掛水,前赴後繼,濫用無制,將微淺表邪引向深入,釀成無數內科重病而不知起因,不惟病人之悲,實民族國家之恥也!
對治感冒桂枝湯誠為千古第一方,然亦不可濫用,仲景告誡“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如果脈浮緊發熱而不出汗,則說明表為寒閉,邪氣已入皮腠,氣血內鬱不能外達。此時便當在助熱外散的同時開表發汗,此即麻黃湯之用。
治療感冒的藥方***二***
2、《傷寒論》麻黃湯方: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湯法將息。
《輔行訣》小青龍湯方:治天行發熱,惡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脈緊者方。
麻黃三兩 杏仁半升***熬,打*** 桂枝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掠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八合。必令汗出徹身,不然恐邪不盡散也。
藥解:
麻黃,為灌木麻黃之草質節狀莖之片段,其形纖細如針,中空通透,質輕氣厚,性溫味辛,獨具宣散通調之能。其形如發,故達皮毛;其內中空,故具離火之象。與心之血脈肺之皮毛相應,兼具火氣宣發、金氣肅降之性。故能發汗亦能止汗,能升壓亦能降壓,有雙向調節之能。《本經》“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堅積聚。”皆通達開破宣散之功也。
杏仁,杏為五果心之果,屬火。杏仁味苦性溫,其形象心。性溫主散,味苦主降,具離陰之用。《本經》謂“主咳逆上氣雷鳴,喉痺,下氣,產乳金瘡,寒心奔豚”,皆離中一陰覆陽下降之功也。
方解:
桂枝甘草辛甘化陽,欲助氣血外散,而表為寒邪所閉,不能外出,故內熱劇增,格拒疼痛。加以麻黃開表發汗,杏仁止咳降逆,則喘平寒散,諸症自解。
桂枝、麻黃二湯為《傷寒論》之左右門戶,通達此門,舉一反三,則一切時行外感之病,從此皆有解救之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