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倫是哪個國家的

  拜倫是一位著名詩人,他所屬的流派是浪漫主義,拜倫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是19世紀舉世公認的浪漫主義文學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喬治·戈登·拜倫,1788年出生在英國倫敦,他出生的時候,是在一件租來的簡陋的房子裡。拜倫的父母其實都是出自沒落的貴族家庭中,所以拜倫是純正的英國人。拜倫一出生有一隻腳就是跛,對此他是十分敏感的。在拜倫10歲的時候,他家族的世襲爵位以及諸多產業都落到了他身上,因此拜倫成為了家族中第六世勳爵。為了能夠和他的身份相符合,於是家裡就決定將他送到一所有名望的學校——哈羅公學讀書。這所學校在英國是非常有名的,培養了很多知名人物。從哈羅公學畢業後,拜倫又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文學和歷史。拜倫是一個極其不刻苦讀書的人,他很少去上課,同時還會射擊、飲酒、賭博等各種活動,但拜倫卻廣泛閱讀了歐洲和英國的文學。歷史著作和哲學,拜倫對這充滿了興趣。

  從1809年至1811年期間,拜倫出國作東方的旅行,目的是為了要“看看人類,而不是隻在書本上讀到他們”,還有一點就是為了掃除“一個島民懷著狹隘的偏見守在家門的有害後果”。拜倫的一生創作了很多詩歌,其中他的代表作有《唐璜》、《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等。

  拜倫的代表作

  喬治·戈登·拜倫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所以他的一生做了很多詩篇,其中拜倫的代表作有《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唐璜》等。那麼現在就來看看拜倫的那些經典代表作品吧。

  《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是拜倫的代表作之一,這是拜倫在遊歷歐洲諸多國家之後所著的。《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主要是通過恰爾德和詩人自己的浪漫抒情,表現了對拿破崙的侵略、英國干涉民族獨立運動等各種暴政的憤怒,另一方面對萊茵河、以及義大利建築和雕刻美的喜愛和欣賞,對盧梭、伏爾泰等歷史偉人的尊敬,對反抗壓迫爭取獨立與自由的各國人民的讚美和鼓動,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厭惡,這一詩篇有“抒情史詩”之稱。

  拜倫之所以會創作這一鉅作的背景是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洲處於社會長期動盪不安的時期。一方面,封建勢力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衝擊和影響下遭到了嚴重的打擊,逐漸露出了衰落的形勢,同時也在作最後的垂死針扎。

  另一方面,法國大革命所灌輸的革命思想解放了人民的思想,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國家的獨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拜倫的生活道路相結合,因此激發了拜倫對封建統治勢力的痛恨和了解。同時,他的貴族身份不實現他貴族生活方式,這也促使了他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走得愈來愈遠。《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中的主人公恰爾德·哈洛爾德,實際上就婉轉地呈現出拜倫漂泊流離的生活和反對封建專制暴政的思想。

  拜倫的思想

  拜倫是當時英國貴族中叛逆者的典型代表,英國叛逆者和農民叛亂或者無產階級叛亂的領袖是很不同型別的人。拜倫的氣質和他的行動是混合著撒旦的成分,在他少年時不止一次被稱為“小惡魔喬治·拜倫”,這個稱號帶給他極大的心靈創傷。拜倫時常將自己看作一個背離宗教、被國家驅逐的惡魔人物,他在恥辱中狂歡。我們不能認同他的放蕩,但卻可以理解他作為反叛者的心理。

  在後來,拜倫寫出了大量歌頌自由的崇高詩篇,在他的詩歌中所歌頌的自由是德意志邦主的自由,並不是像普通人所想的可以得到那種劣等的自由。拜倫雖然感覺自己可以和撒旦匹敵,但是從來不講自己放在神的位置上。

  在拜倫給托馬斯·穆爾的信中,他戲謔地提到自己的放蕩,給以看似隨意的語氣說道:“有一首反拜倫的長詩要發表了,要證明我已組織了一個長詩來推翻一切宗教和政府的陰謀集團而且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拜倫扭曲的反抗正好體現了拜倫和惡魔的精神相通。撒旦式人物也受到拜倫的認同和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