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世界名著是什麼

  你知道嗎?下面讓小編來告訴你吧,希望能幫到你

  世界上最長的世界名著:追憶逝水年華

  《追憶似水年華》***又譯為《追尋逝去的時光》***是20世紀法國偉大小說家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的長篇鉅著,以其出色的心靈追索描寫、巨集大的結構、細膩的人物刻畫以及卓越的意識流技巧而風靡世界,並奠定了它在當代世界文學中的地位。

  這是一部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七大卷,以敘述者"我"為主體,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除敘事以外,還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議論。整部作品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只有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它大體以敘述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活動為軸心,穿插描寫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猶如一棵枝丫交錯的大樹,可以說是在一部主要小說上派生著許多獨立成篇的其他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著好幾個主題曲的巨大交響樂。

  世界上最長的世界名著:基本資訊

  《追憶逝水年華》是一部有獨特風格的長篇小說,共7卷15冊。它不僅再現了客觀世界,同時也展現了敘述者的主觀世界,記錄了敘述者對客觀世界的內心感受。作者感興趣的不是敘述故事,交代情節和刻畫人物形象,而是抒發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感想和分析。例如,敘述者參加了蓋爾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這使他長期以來對貴族的種種幻想頓時破滅,他意識到過去對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稱,而不是真實的世界。整部作品對外部世界的描述同敘述者對它的感受,思考,分析渾然一體,又互相引發,互相充實,從而形成了物從我出,物中有我,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

  世界上最長的世界名著:作者簡介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法國意識流作家,全名為瓦倫坦·路易·喬治·歐仁·馬塞爾·普魯斯特***Valentin-Louis-Georges-Eugène-Marcel Proust***。馬塞爾·普魯斯特,法國20世紀偉大的小說家,意識流小說大師。1984年6月,法國《讀書》雜誌公佈了法國、西班牙、聯邦德國、英國、義大利王國報刊據讀者評選歐洲十名“最偉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魯斯特名列第六。

  他出生在巴黎一個藝術氣氛濃厚的家庭,但從小就因哮喘病而被“逐出了童年時代的伊甸園”。他的氣質是內向的,敏感到了近於病態的程度。從中學畢業到父母去世的這段時間***18***———1905年***,他為報刊撰寫有關貴族沙龍生活的專欄文章,發表評論、小說和隨筆,模仿心儀的作家寫些習作,翻譯了拉斯金的兩部著作《亞眠的聖經》和《芝麻與百合》。1896年———1900年間斷斷續續在練習本上寫下了自傳體長篇小說《讓·桑得伊》的草稿。

  世界上最長的世界名著:作品賞析

  這部作品細膩刻畫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上流社會、文人雅士,從單純地描寫人類社會轉向對人類心理情緒的分析,完成了在文學作品中對人類情感的第一次成熟地剖析,開“意識流”小說之先河,成為文學史上新的文學形式發展的標誌。作品的總體構架是敘述者對所經歷的往事的回顧,而這種回顧是與遺忘的一種抗爭。同時這部作品是第一部以記敘一部作品的誕生為題材的著作,普魯斯特認為人的生活只有在回憶中才形成“真實的生活”,“回憶中的生活比當時當地的現實生活更為現實”;安得烈·莫羅亞在序中就提到:“唯一真實的樂園是人們失去的樂園”,而“幸福的歲月是失去的歲月。” 普魯斯特的氣質內向而敏感,對母親十分依戀,傾心於文學,青年時代經常出入上流社會沙龍,是巴黎貴婦沙龍中一出手豪闊的常客,熟悉上流社會人物的形形色色,成為他日後寫作中各式人物的靈感來源。他在寫作時認為題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客觀世界”如何反映在“主觀意念”中。《追憶逝水年華》一書即透過他特殊的敘事風格,營造出一個獨特的個人世界。他的敘述時時中斷,小說中夾雜了大量的議論、聯想、心理分析,一個失眠的夜可以花40頁來描述,一個三小時的聚會可以用掉190頁的篇幅。時間可以做無限的鋪陳,自然也可以隨意壓縮;過去、現在、未來可以在意識流中顛倒、交疊、相互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