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長的人工河流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公元604年, 隋煬帝離開首都長安,到洛陽巡遊。第二年,他下令著手兩大工程:遷都洛陽和開鑿大運河。成千上萬的勞工花了六年的時間,將原有的運河連線起來,完成了全1764公里的京杭大運河。 這條古老的運河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連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河流。

  杭州的水陸空交通都很方便。杭州是滬杭鐵路的終點,又是浙贛、杭甬、杭長鐵路的終點。杭州和北京間有直達快車對開,全長1651公里,行駛26時30分。杭州是浙江省公路網的中心,滬杭、寧杭公路穿過杭嘉湖平原,到達上海、南京;杭徽公路翻越浙西山嶺,到達安徽的歙縣、屯溪。在杭州坐船,可沿大運河到蘇州,沿錢塘江可通本省富陽、桐盧、建德、蘭溪等地。

  基本簡介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公元前486年開始建造。春秋末期,吳國為北伐齊國爭霸中原,在江蘇揚州附近開鑿了一條引長江水入淮的運河***稱邗溝***,以後在這基礎上不斷向北向南發展、延長尤其經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規模的擴充套件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運河的規模。

  京杭運河的許多河段是利用原來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開挖的,運河水流主要從溝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補給。 到隋煬帝***楊廣***時,據稱隋煬帝為了到揚州看瓊花,也為了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是中國重要的一條南北水上幹線。肩負著南北大量物資的運輸交換,也有助於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由於年久失修,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杭州***浙江省杭州市***,連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和浙江等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佈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河南、江蘇和浙江。

  地位作用

  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程序中,大運河為中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顯示了中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澱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資訊。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地位身份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