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二十四品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有二十四品。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水可品,茶可品,人更可品。天地萬物,道生之,德畜之,生生不息,能入品者亦自可觀,故有書品、畫品、琴品、簫品、山品、水品、蘭品、茶品等。眾多品物之中,我推茶品第一。歷代以來,能將茶品提升到茶道藝術高度的,亦代不乏人,如唐之陸羽、宋之趙佶、明清之朱權、田藝蘅、許次紓、冒襄等。更有精行儉德之士,勤修苦行之徒,身居市廛,心止高山,茶池盞畔,幽若山林,每以煎水烹茶為清修要務,閒較鬥水之輕重,細參一甌之甘苦,於茶煙水聲外,修養心性,直面真我,成為中國茶道藝術的一股清流。故茶不但可以入品,更可以入詩、入畫、入禪、入道。唐.司空圖論詩有二十四品,冷香齋主人論茶也有二十四品。分人品、茶品、水品、火品、茶器品及茶室品,每品又細分四品,合計二十四品,現分述如下。

  茶道內涵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含茶禮、禮法、環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大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茶道的內涵包容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其外延介於茶道和茶文化之間。

  茶道的內涵大於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我們這裡所說的‘藝’,是指製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裡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茶藝、茶道的內涵、外延均不相同,應嚴格區別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藝的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

  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