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樸茶文化傳播中心的簡介

  茗樸茶文化傳播中心是一個集茶文化傳播、茶葉茶具生產加工製作及銷售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實體組織。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中心以弘揚中華茶文化為宗旨,通過各項茶藝禮儀活動展示,豐富當今社會健康和諧生活。

  茗樸茶文化傳播中心由教授、專家、學者、高階茶藝師及其他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優秀文化團隊。多次承擔國內企事業單位、商業集團及美國、日本、法國、韓國等外 國友人的茶文化活動及培訓。茗樸茶文化傳播中心大力弘揚中華茶文化,以茶養德、以茶會友,以飽滿的熱情期待與各界人士開展交流合作。

  茗樸茶文化傳播中心的學習內容

  【一】真假茶的鑑別。茶葉的植物學特徵如下:

  ***1***茶葉的芽及嫩葉的背面有銀白色的茸毛。

  ***2***葉片邊緣鋸齒顯著,嫩芽的鋸齒淺,老葉的鋸齒深,鋸齒上有腺毛,老葉腺毛脫落後,留有褐色疤痕。近基部鋸齒漸稀。

  ***3***嫩枝莖呈圓柱形。

  ***4***葉面分佈成網狀脈,主脈直射頂端,側脈伸展至離葉緣2/3處向上彎,連線上一側脈,主脈與側脈又分出細脈,構成網狀。

  凡是符合以上特徵的是真茶,否則是假茶。

  【二】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的鑑別

  我國長江中下游是主要產茶區域。一般來講,春茶是指當年5月底之前採製的茶葉;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底採製的茶葉;而8月以後採製的當年茶葉,稱為秋茶;10月以後就是冬茶了。

  綠茶為例,春茶由於茶樹休養生息一個冬天,新梢芽葉肥壯,而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使春茶色澤翠綠,葉質柔嫩,毫毛多,葉片中有效物質含量豐富。所以,春茶滋味鮮爽,香氣濃烈,是全年品質最好的時期。而夏季時,茶樹生長迅速,葉片中可溶物質減少,咖啡鹼、花青素、茶多酚等苦澀味物質增加。因此,夏茶滋味較苦澀,香氣也不如春茶濃。秋季的茶樹已經過兩次以上的採摘,葉片內所含物質相對減少,葉色泛黃,大小不一,滋味、香氣都較平淡。

  幹茶來看,春茶茶芽肥壯,毫毛多,香氣鮮濃,條索緊結。春茶紅茶烏潤,綠茶翠綠。夏茶條索鬆散,葉片寬大,香氣較粗老。夏茶紅茶紅潤,綠茶灰暗。秋茶則葉片輕薄,大小不一,香氣平和。秋茶紅茶暗紅,綠茶黃綠。

  從溼茶看,春茶沖泡時茶葉下沉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鮮醇,葉底為柔軟嫩芽。春茶紅茶湯色紅豔,綠茶湯色綠中透黃。夏茶沖泡時茶葉下沉慢,香氣欠高,滋味苦澀,葉底較粗硬。夏茶紅茶湯色紅暗,綠茶湯色青綠。秋茶則湯色暗淡滋味淡薄,香氣平和,葉底大小不等。

  華南茶區少部分地區採摘冬茶,製作烏龍茶。

  【三】新茶與陳茶的鑑別

  俗話說“飲茶要新,飲酒要陳”。大部分品種的茶,新茶總是比陳茶品質好。因為,茶葉在存放過程中,受環境中的溫度、溼度、光照及其他氣味的影響。其中的內含物質如酸類、醇類及維生素類,容易發生緩慢的氧化或縮合,從而使茶葉的有效成分含量增加或減少,茶葉的色、香、味、形失去原有的品質特色。

  鑑別新茶與陳茶,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判斷:

  香氣。新茶氣味清香、濃郁;陳茶香氣低濁,甚至有黴味或無味。

  色澤。新茶看起來都較有光澤、清澈,而陳茶均較晦暗。 如綠茶新茶青翠嫩綠,陳茶則黃綠、枯灰。

  滋味。新茶滋味醇厚、鮮爽,陳茶滋味淡薄、滯沌。

  【四】高山茶與平地茶的鑑別

  高山出好茶,是由於生態環境適宜茶樹生長,如雨量充沛,光照適中,土壤肥沃,植被繁茂等,這些條件都較平地有利。因此,高山茶茶芽葉肥壯,顏色綠,茸毛多,茶葉條索緊結,白毫顯露,香氣濃郁,滋味醇厚耐沖泡。而平地茶芽葉較小,質地輕薄,葉色黃綠,茶葉香氣略低,滋味略淡。

  目前,人工茶已採用各種方式模擬高山環境,若能造就符合茶樹生長的生態結構,則一樣可以產出好茶。

  【五】窨花茶與拌花茶的鑑別

  花茶是利用茶葉中某些具有吸收異味特點的內含物質,使用茶原料和鮮花窨制而成的。只有經過一定程式的窨制,茶葉才能充分吸收花香,花茶的香氣才能純鮮持久。而一些投機商人,只是在劣等茶葉中象徵性地拌一些花幹,冒充花茶,通常稱這種茶為拌花茶。

  真正的窨花茶製作完成後,已經失去花香的花幹要充分剔除,越是高階花茶越是不能留下花幹,但是窨過的茶葉留有濃郁的花香,香氣鮮純,沖泡多次仍可聞到。而拌花茶常常會有意夾雜花幹做點綴,聞起來只有茶味,沒有花香,沖泡後也只是第一泡時有些低濁的香氣。還有一些拌花茶會噴入化學香精,但這種香氣有別於天然花香的清鮮,也只能維持很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