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生物知識點

  做好知識點的複習,會讓你輕鬆面對每一場考試。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1、基因突變

  ①型別:包括自然突變和誘發突變

  ②特點:普遍性;隨機性***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和生物體的任何細胞。突變發生的時期越早,表現突變的部分越多,突變發生的時期越晚,表現突變的部分越少。***;突變率低;多數有害;不定向性***一個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發生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

  ③意義: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也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條件或者生物內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複製過程出現小小的差錯,造成了基因中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的改變,最終導致原來的基因變為它的等位基因。這種基因中包含的特定遺傳資訊的改變,就引起了生物性狀的改變。

  ⑤例項:a、人類鐮刀型貧血病的形成:控制血紅蛋白的DNA上一個鹼基對改變,使得該基因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發生了改變,也就是基因結構改變了,最終控制血紅蛋白的性狀也會發生改變,所以紅細胞就由圓餅狀變為鐮刀狀了。b、正常山羊有時生下短腿“安康羊”、白化病、太空椒***利用宇宙空間強烈輻射而發生基因突變培育的新品種。***。

  ⑥引起基因突變的因素:a、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種射線。b、化學因素:主要是各種能與DNA發生化學反應的化學物質。c、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細胞內的病毒。

  ⑦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a、誘變因素:物理因素---各種射線***輻射誘變***,鐳射***鐳射誘變***;化學因素—秋水仙素等b、優點:提高突變率,變異性狀穩定快,加速育種程序,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狀。c、缺點:誘發產生的突變,有利的個體往往不多,需處理大量的材料。d、如青黴素的生產。

  2、基因突變是染色體的某一個位點上基因的改變,基因突變使一個基因變成它的等位基因,並且通常會引起一定的表現型變化。

  3、基因重組:①型別:基因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交換***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②意義:非常豐富***父本和母本遺傳物質基礎不同,自身雜合性越高,二者遺傳物質基礎相差越大,基因重組產生的差異可能性也就越大。***;基因重組的變異必須通過有性生殖過程***減數分裂***實現。豐富多彩的變異形成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4、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不同點:基因突變不同於基因重組,基因重組是基因的重新組合,產生了新的基因型,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產生了新的基因,產生出新的遺傳物質。因此,基因突變是生物產生變異的根本原因,為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又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

  ***二***

  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異同點:①相同點都是將無機物轉變成自身組成物質。②不同點: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無機物氧化產生的化學能。

  2、同化型別包括自養型和異養型,其中自養型分光能自養--綠色植物,化能自養:硝化細菌;其餘的生物一般是異養型***如:動物,營腐生、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數細菌***;異化型別包括厭氧型和需氧型,其中寄生蟲、乳酸菌是厭氧型;其餘的生物一般是厭氧型***多數動物和人等***。酵母菌為兼性厭氧型。

  3、新陳代謝的型別必須從同化型別和異化型別做答。***硝化細菌為自養需氧型,藍藻為自養需氧型,蘑菇為異氧需氧型,菟絲子為異氧需氧型***。

  4、光合作用屬於同化作用,呼吸作用屬於異化作用。

  ***三***

  1、過度繁殖:任何一種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強,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能產生大量的後代表現為過度繁殖。

  2、自然選擇:達爾文把這種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作自然選擇。

  3、種群: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個體間彼此交配,通過繁殖將自己的基因傳遞給後代。

  4、基因庫:種群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其中每個個體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庫的一部分。

  5、基因頻率:某種基因在整個種群中出現的比例。

  6、物種:指分佈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狀態下能互相交配,併產生出可育後代的一群生物個體。

  7、隔離:指同一物種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包括:a、地理隔離:由於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礙,使彼此間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如:東北虎和華南虎***b、生殖隔離:種群間的個體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後不能產生可育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