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有什麼真相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放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成立抗日統一戰線。然而發動西安事變的兩位,楊虎城被害、張學良囚禁臺灣數十年。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西安事變的真相
據唐德剛《張學良晚年口述歷史》回憶道,當時蔣介石兩次來到西安,要張學良執行剿共政策。然而張學良一直拒絕執行這項命令,並強調抗日。在蔣介石多次訓斥張的情況下,張對蔣極為反感。張說,從小到大都沒人敢訓斥我,敢罵我***除了我父親***,你個蔣介石敢罵我,我就要給你點顏色瞧瞧。這或許也道出了張發動西安事變的初衷。於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西安事變最終得到和平解決。
此後,中國的內戰基本趨於停止。張學良也在西安事變以後,被幽禁長達幾十年。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獲得自由,定居美國。
***一***
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對正在西安的蔣介石實行“兵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經過勸蔣、捉蔣、扣蔣、送蔣等一系列環節,最終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促成了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
然而,張、楊兩人的命運卻不像“西安事變”後來的演變那樣充滿和平協商的色彩。楊虎城先是被逼出洋,回國後即被關押,直到全國解放前夕,被國民黨特務殺害。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後,即經過所謂的軍事法庭審判,後又被蔣介石“免除刑監”後,長期軟禁,直到蔣介石死後,才逐漸恢復自由,現移居美國。
“西安事變”從某種程度上說改變了中國現代歷史的程序,所以,國共兩黨及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歷史學者十分重視也十分深入地對此進行了研究,80年代中期還專門召開了“西安事變”國際研討會,對於一些旁人與後人不好理解的歷史謎團,進行實事求是的考證和揭祕。我在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工作期間,正逢全國政協專門成立了“西安事變”課題研究組。作為我國研究此課題的權威史料機構,它彙集了來自國共兩黨、軍政各界、當事人及其親友的許多珍貴的回憶、手記、圖片等,使我有幸成為較全面掌握“西安事變”來龍去脈的少數晚輩之一。
***二***
80年代初拍攝的電影《西安事變》,由於種種原因,對於不少敏感問題,大多采取了迴避的辦法。該片的導演、劇本作者當時在全國政協啃著麵包加班加點翻閱了不少歷史資料,但有些重要的史料還是沒給他們看。用我們領導的話說:就是給他們,也不可能寫到電影劇本里邊去;就是寫進去了,也不可能拍出來;就是拍出來了,也不可能放映出來。所以,何苦呢!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還是框框較多。比如,為了塑造領袖形象,對周恩來去見蔣介石的幾場戲,雖保留了周恩來剃去鬍子的情節,卻沒交代為什麼;而周恩來面見蔣介石的表演,從我們知情人的角度來看,真是費盡心力,但與事實仍然是有出入的。
從一些當事人的回憶來看,周恩來不愧是個細心人。他知道蔣介石當時在搞“提倡新生活”運動,中央軍或其它地方軍中黃埔系的軍官都剃短髮,不留鬍子。本來,在當時我黨年輕有為的領導者中間,留鬍子是很流行的,如賀龍等,因為這樣顯得年紀大,成熟穩重。周恩來也早說過等打敗日本侵略者再剃鬍子。但考慮到蔣介石的喜好,他還是毅然剃掉鬍子。其實,如實交代一下,不僅無損領袖形象,反而能增添光彩。面見蔣介石時,據說周恩來特意穿了軍裝,一見面,還立正敬禮,說:“蔣校長,您的部下……”
周恩來是世界公認的外交家、談判大師,從我們後人的眼光看,周恩來精心策劃的這種見面方式,是頗見功力的,它會勾起蔣介石想起自己當黃埔軍校校長,而周恩來做政治部主任的往事。這對向蔣介石表明共產黨決定按共產國際指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態度,進而爭取第二次國共合作是個很好的鋪墊。
***三***
多年以來,許多喜歡歷史、對“西安事變”感興趣的朋友***多是忘年交的長者***,在知道我曾在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工作過後,都要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張學良當時雖然少年得志,但畢竟也是人到中年,又是統領十幾萬人馬多年的高階將領,怎麼會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從下決心捉蔣又演變成親自送蔣呢?
這的確是個令人費解,而見諸書刊影視中有關“西安事變”的作品又紛紛迴避的問題。
據我掌握的有關史料分析,大概促成張學良由捉蔣到放蔣並親自送蔣的原因有8個。
其一,張對蔣當時有很大的怨氣。1928年底,張學良“易幟”後,送給蔣介石的是當時中國裝備最精良的陸海空三軍。陸軍後來幾年仍由張學良統領,可海、空二軍,都被蔣介石充調為己用了。實事求是地說,此舉大大增強了蔣的軍事實力,使廣西李宗仁、山西閻錫山、西北的馮玉祥,以及廣東等南方諸省軍閥與其不可相比。而1931年蔣介石下達不抵抗手令,令東北軍退回關內,不僅令張學良替蔣背上不抵抗的罵名,而且讓東北軍從此無後方補給,戰鬥力也大大下降。東北軍與紅軍交火,連吃敗仗,張學良請求增援,蔣介石不但不給,反而要撤消***。這在戰亂年代信奉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軍人來看,比挖祖墳還要命。
其二,張尋找東北軍“出路”從幻想到幻滅。蔣介石很喜歡用借刀殺人的辦法,讓各路諸侯火併。張學良與楊虎城在這一點上,是早看明白的。因此,當蔣調張去地廣人稀的西北剿共後,張、楊兩都小心避免兩軍發生摩擦。後來西北又增添了長征過來的紅軍。張先打,打不過;後來談判,卻談得不錯。共產黨方面先派李克農,後來周恩來親自出馬談判,不僅送還被俘的官兵,而且表示:紅軍北上主要是想靠近蘇聯取得補給,抗擊日軍並牽制日軍對蘇聯的威脅。至於西北時局,則認為張學良兵多將廣,與日本人又有殺父之仇,統領三方力量,是合適人選。
張學良聽後覺得言之有理,紅軍有蘇聯支援,楊虎城又人熟地熟,若真三位一體,東北軍就有出路了。他立刻答應送給紅軍用十匹騾子馱著的銀元,並讓出延安供紅軍駐防。
以上是促使張學良捉蔣的內幕原因,那麼,讓他後來放蔣的內幕原因又是什麼呢?
***四***
其三,張學良捉住蔣介石後,各路軍閥宣告支援的人並不多,這一點張學良雖有點掃興,但也在意料之中。因為他當年“易幟”幫蔣,得罪了不少軍閥。但蘇聯的一紙反對宣告卻讓他大為震驚。中共遵從共產國際指示,要求和平解決的態度與他原來的幻想簡直是大相徑庭。
其四,西北軍不僅裝備差,軍紀也差,這讓張學良深感意外,他在日記中發出了“與土匪無異”的感嘆。原來,有的西北軍進城後,連張的銀號都敢搶。
其五,張學良扣蔣後,有機會讀了蔣介石的日記,對其中有關感嘆中國國力不足、政令不一、勢必將來難以抵抗日本進犯的內容既意外又感動。他覺得有點錯怪蔣。
其六,西北軍捉住了回延安彙報與陳立夫談判過程的我黨高階幹部潘漢年。從潘縫在衣裡的信函中發現中共也在與南京政府接觸,這讓張感到意外。
其七,東北軍少壯派開始槍殺主和的高階將領,西安局勢有失控趨向。
其八,東北軍、西北軍有些將領,開始反叛到蔣軍一方,使防守陣地空出。
鑑於上述8條,張學良終於向楊虎城發出感嘆:“這種局面如不盡快結束,我將成為歷史罪人。”
***五***
有多處史料記載,宋美齡和宋子文都反覆說過:“我們對不起張漢卿。”周恩來也至少在1949年和1956年紀念“西安事變”座談會上說過“對不起張漢卿”的話來。
宋家人說對不起,是因為蔣介石後來把張學良軟禁了幾十年。其實,據當事人回憶,張學良在送蔣介石上飛機時,蔣就曾勸他不要去,並說:“到了南京,既由不得你,也不會全由得我了。”飛機在途中還降落洛陽加油,蔣介石再次勸張學良:“你就不要再送了,你這份心意我全領了。”
究竟是蔣介石看透了張學良當時的窘境,故意客氣幾句,好在歷史上留下他寬容的美名;還是真像他嘴上說的,全為張學良好。只好由後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西安事變”之後,東北軍和西北軍都沒能逃脫縮編、裁撤的命運。八路軍幾個主力師的***,都是原東北軍的。
無論是“西安事變”的當事人,還是歷史學者都承認:如果張、楊兩不發動“西安事變”,即使他們不圍剿紅軍,而是聽從蔣介石指令撤出防區由中央軍去剿共,中國現代歷史恐怕就要改寫了。
西安事變相關電視劇電影
電影《西安事變》
該片以中國現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西安事變為題材,歌頌了張學良、楊虎城兩位的愛國精神和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勝利。影片以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紀實性的表現方法,真實地反映西安事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過程及其中人物的真實活動和思想性格,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均有嚴格的史料依據。較好地處理了歷史真實與藝術典型化的關係。編導者注意把廣闊的歷史背景與細緻的性格刻畫結合起來,成功地塑造了蔣介石、張學良、楊虎城等幾個典型的歷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實可信。
電視劇《西安事變》
事變發生後,我黨受張、楊二位的邀請,派出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飛抵西安。周恩來從民族存亡的大局出發,說服了張、楊並使得蔣介石接受了抗日救國的“八項主張”。“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的解決,抗日戰爭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西安事變戴笠留下遺書的原因
事件發生後,國民黨內部一片哀鳴。尤其是軍統的特務頭子戴笠,更是日子不好過。作為負責情報的機構,居然在事先沒有得到過半點訊息,這算失職。很多蔣介石的嫡系將領都把矛頭指向了戴笠,聲稱:一旦“校長”遭遇不測,就把你戴笠的腦袋扭下來。
其實,戴笠本人對於蔣介石的感情並不比那些將領淺。一來,戴笠也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和蔣介石也有師生之誼;二來,戴笠能夠飛黃騰達,這一切都是蔣介石給的——此為知遇之恩。
所以,蔣介石被扣押後,戴笠不顧手下的勸阻,當即決定,要親赴西安,營救“校長”,誓與蔣介石共生死。恰好,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也決定親赴西安談判,戴笠就請求一同前往。宋美齡很欣慰地答應了戴笠的請求。
啟程前,戴笠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按他自己的說法就是“凶多吉少”。為此,他把家人召集在了一起,留下了遺言。他說:“我此去西安,必無生還之理。唯有效忠領袖,萬死不辭。望家人勿以我死為悲。只要藏兒***指的是戴笠之子戴藏宜***善待祖母,以娛餘年,則我死亦瞑目。”
家人如何反應呢?不得而知。想必老母親會非常悲傷吧?想必戴笠還會說些“忠孝難以兩全”的話吧?
第二天,戴笠就跟隨宋美齡踏上了飛往西安的軍機。
與宋美齡受到張學良的禮遇不同,戴笠一下飛機就被軟禁了起來。這更加深了他“凶多吉少”的預測。於是,他決定再留下一紙遺書:“自昨日下午到此,即被監視,默察情形,離死不遠。來此殉難,固志所願也,唯未見領袖,死不甘心。”
如果說,前面的遺言是留給家人的話,這份遺書,則是赤裸裸地留給那些指責他的將領的,以及蔣介石的。事實上,蔣介石後來的確看到了這份遺書。
可是戴笠等了幾日,都沒等到死。他等來的是張學良。此時,談判已達成協議,蔣介石已無性命之憂。張學良前來,是慰問戴笠的。按照慣例,說一些“戴笠兄受驚了”之類的話語。
後來,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然後,就失去了自由。詭異的是,戴笠被軟禁,是張學良的手下負責看守;而張學良被軟禁後,負責看守的則是戴笠的手下。
一個詭異的輪迴。
戴笠此行,先留遺言,又留遺書,最後卻毫髮無損地回到了南京。雖然毫髮無損,但經過此行,他在蔣介石和宋美齡心中的地位,想必已經大不相同了吧。
從西安事變和平解決過程看,戴笠並未起到實質性作用,然危難中的西安一行,畢竟烙上了歷史印痕。對於這段撲朔迷離的插曲,不少人乃至許多為文作史者亦有意無意地不加辨識,落入戴笠精心設計的一個貌似悲情的陷阱中。殊不知,戴笠這一化險為夷的妙著,是在無可奈何之中做出的自我保護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