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靜脈曲張的偏方

  靜脈曲張最常見的後果是靜脈曲張引起面板營養改變導致潰瘍的發生,由於靜脈曲張的治療麻煩,而且危害性大,我們必須要引起重視才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靜脈曲張的中醫偏方,希望能幫到你。

  中醫偏方

  以下偏方需要在醫生指引下使用:

  1、紅花25g、懷牛膝20g、木瓜50g、透骨草20g、靈仙20g、伸筋草20g、乾薑10g

  2、川椒10g、延胡索20g、細辛5g、枳殼15g、桑枝15g、桂枝15g、雞血藤20g

  此方用來泡腳,應該用桶***最好是木桶***,沒有木桶,塑料的桶也可以,每次要提前把藥泡半個小時,然後上火煮***跟喝中藥時一樣的煮法***,然後把煮好的藥倒在桶裡,涼到可以泡腿的溫度,在把腳放進去。最好是泡到膝蓋的位置。一付藥可以連續泡三天腳。每次泡的時候在熱一下。

  3、取桂枝50克,木瓜100克。水煎於每晚臨睡前泡足1次,每次30分鐘,藥液涼後可再加熱浸泡,1劑可連續使用2~3天,7天為1療程,最好在立冬後就開始。

  4、伸筋草40克,靈芝草3克,丹蔘5克,當歸6克,木香7克,甘草4克,艾葉4克,五加皮2克,五味子2克,雙花3克。具有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達到通經絡、活氣血、壯腎陽、舒筋骨的優點。並可以通過刺激腳部穴位,增加血液迴圈、益氣昇陽、四肢加力、改善血液迴圈。

  5、養生益壽枸杞葉或桑葉250G泡腳也有益。

  6、用紅花泡水。將一個大盆裡,放入10克紅花,再加入開水。患者,每天在熱水裡蒸靜脈曲張處,待水晾到身體可以接受時,將靜脈曲張處,放在開水裡泡.

  中醫解析病機

  血燥筋攣型

  此型別小腿靜脈曲張的患者以曲張的靜脈攣急疼痛以及陰虛肝旺為辨證要點。具體表現為小腿青筋迂曲,攣急疼痛,由於血燥生風,患者小腿部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瘙癢感,伴耳鳴如蟬、眩暈、肢體麻木、兩目乾澀等症狀。

  氣滯血瘀型

  這是最常見型別,以小腿部有明顯的青筋迂曲、壓痛或刺痛症狀,以及舌脈表現為辨證要點。具體表現為小腿青筋迂曲,隆起或扭曲成團塊狀;患肢壓痛,或有刺痛,活動後加重,可見色素沉著;伴有精神鬱悶、煩躁易怒等症狀。

  寒溼凝滯型

  血得寒則凝,血淤積於下肢,長期如此便形成寒溼凝滯型靜脈曲張,患者以下肢青筋迂曲、浮腫,畏寒沉重,脈濡緩為辨證要點。具體表現為小腿青筋蜿蜒,下肢浮腫,按之有凹陷,早晨較輕,晚上較重,畏寒怕冷,嚴重時還會跛行;伴有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

  飲食調理

  一、多吃蔬果新鮮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可以改善組織的氧化作用,增加血液迴圈,提高機體免疫力。新鮮蔬果中所含的膳食纖維和果膠能潤腸通便,可防治便祕、痔瘡、以及下肢靜脈曲張,還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

  二、補充足夠蛋白質要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魚、牛、羊肉等,大豆以及豆製品也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充足的蛋白質可以維持體內所有營養物質的平衡,增強免疫力,保護細胞,還可以乳化脂肪,促進血液迴圈。

  三、補充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多吃含維生素E的食物,可以改善血液迴圈,減輕腿部的沉重感。含有豐富維生素E的食物分佈廣泛,在穀類、小麥胚芽、南瓜、綠葉蔬菜、蛋黃、堅果類、肉及乳製品中,均含量豐富。瓜子、葵花仔、核桃、玉米、小麥胚油、豆油、芝麻等都含天然維生素E。

  四、低鹽飲食需要低鹽飲食,因為體內的鹽太多會導致體內吸水,進而導致小腿腫脹,對血管造成壓力,加重靜脈曲張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