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債務危機
,源於2009年12月希臘政府公佈政府財政赤字,而後全球三大信用評級相繼調低希臘主權信用評級從而揭開的序幕。
簡介
2009年10月初,希臘政府突然宣佈,2009年政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預計會分別達到12.7%和113%,遠超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3%和60%的上限。鑑於希臘政府財政狀況顯著惡化,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惠譽、標準普爾和穆迪相繼調低希臘主權信用評級,正式拉開序幕。
隨著主權信用評級被降低,希臘政府的借貸成本大幅提高。希臘政府不得不採取緊縮措施,希臘國內舉行了一輪又一輪的罷工活動,經濟發展雪上加霜。至2012年2月,希臘仍在依靠德法等國的救援貸款度日。除希臘外,葡萄牙、愛爾蘭和西班牙等國的財政狀況也引起投資者關注,歐洲多國的主權信用評級遭下調。
起源
一切要從2001年談起。當時希臘剛進入歐元區。根據歐洲共同體部分國家於1992年簽署的《馬斯特裡赫特條約》規定,歐洲經濟貨幣同盟成員國必須符合兩個關鍵標準,即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負債率低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0%。然而剛入盟的希臘就看到自己距這兩項標準相差甚遠。這對希臘和歐元區聯盟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在歐元剛一問世便開始貶值的時候。這時希臘便求助於美國投資銀行“高盛”。高盛為希臘設計出一套“貨幣掉期交易”方式,為希臘政府掩飾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從而使希臘在賬面上符合了歐元區成員國的標準。
這一被稱為“金融創新”的具體做法是,希臘發行一筆100億美元***或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十至十五年期國債,分批上市。這筆國債由高盛投資銀行負責把希臘提供的美元兌換成歐元。到這筆債務到期時,會仍然由高盛將其換回美元。如果兌換時按市場匯率計算的話,就沒有文章可做了。事實上,高盛的“創意”在於人為擬定了一個匯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臘貸出一大筆現金,而不會在希臘的公共負債率中表現出來。假如1歐元以市場匯率計算等於1.35美元的話,希臘發行100億美元可獲74億歐元。然而高盛則用了一個更為優惠的匯率,使希臘獲得84億歐元。也就是說,高盛實際上借貸給希臘10億歐元。但這筆錢卻不會出現在希臘當時的公共負債率的統計資料裡,因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後才歸還。這樣,希臘有了這筆現金收入,使國家預算赤字從賬面上看僅為GDP的1.5%。而事實上2004年歐盟統計局重新計算後發現,希臘赤字實際上高達3.7%,超出了標準。
除了這筆借貸,高盛還為希臘設計了多種斂財卻不會使負債率上升的方法。如把國家彩票業和航空稅等未來的收入作為抵押,來換取現金。這種抵押換現方式在統計中不是負債,卻變成了出售,即銀行債權證券化。高盛的這些服務和借貸當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共拿到了高達3億歐元的佣金。高盛深知希臘通過這種手段進入歐元區,其經濟必然會有遠慮,最終出現支付能力不足。高盛為防止自己的投資打水漂,便向德國一家銀行購買了20年期的10億歐元CDS“信用違約互換”保險,以便在債務出現支付問題時由承保方補足虧空。
希臘的這一做法並非歐盟國家中的獨創。據透露,有一批國家藉助這一方法,使得國家公共負債率得以維持在《馬斯特裡赫特條約》規定的佔GDP3%以下的水平。這些國家不僅有義大利、西班牙,而且還包括德國。在高盛的這種“創造性會計手法”主要歐洲顧客名單中,義大利佔據了一個重要位置。
的根本原因是,該國經濟競爭力相對不強,經濟發展水平在歐元區國家中相對較低,經濟主要靠旅遊業支撐。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各國出遊人數大幅減少,對希臘造成很大沖擊。此外,希臘出口少進口多,在歐元區內長期存在貿易逆差,導致資金外流,從而舉債度日。
根據歐盟的規定,歐洲各國在加入歐元區時必須達到“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不超過3%、公共債務在GDP中的比例不高於60%”的要求。而希臘現在的財政赤字率是12.7%,公共債務率則高達113%。事實上,早在2001年希臘加入歐元區時,就請美國高盛公司利用當時歐盟財務規定上的漏洞,對本國尚未達標的財務狀況進行了巧妙掩飾,雖然獲得了一時之利,順利加入了歐元區,卻為日後的財政危機埋下隱患。
直接原因
2009年12月16日晚間,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宣佈,把希臘的長期主權信貸評級下調一檔,從“A-”降為“BBB+”。標普同時警告說,如果希臘政府無法在短期內改善財政狀況,有可能進一步降低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這已是希臘一週內第二次遭受信貸評級下調的打擊。本月8日,另一家評級機構——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剛把希臘主權信用評級由“A-”降至 “BBB+”,並引發了希臘股市大跌和國際市場避險情緒大幅升溫。另一評級機構穆迪也已把希臘列入觀察名單,並有可能調降其信貸評級。
解決辦法
2009年12月11日,歐元區成員國財長同意拿出300億歐元用於必要時救助希臘,暫時解決了希臘眼前的困難。希臘2010年4月23日正式向IMF要求援助,希臘、歐盟和IMF的談判正在希臘進行,希臘需要在2010年5月19日前獲得援助。德國默克爾週一表示,當希臘滿足相關條件時,德國會啟動援助程式,希臘需要採取進一步的節支措施,必須證明其能夠迴歸可持續的經濟成長,德國要求希臘先拿出可持續的計劃再提供援助,舉止適當。
2012年2月21日,歐元區財長會議批准對希臘的第二輪救助計劃,總額為1300億歐元。由此,希臘能夠償還3月份到期的145億歐元國債,從而避免了無序違約。
2015年7月,希臘與歐元區領導人達成共識,為得到第三輪總額超過800億歐元的救助,希臘將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被迫接受債權人提出多項苛刻條款。其中,令希臘民眾備感侮辱的是政府被迫許諾出售“珍貴國家資產”用作貸款抵押,希臘或將售賣其引以為豪的島嶼、自然保護區甚至古蹟遺址。
2015年7月16日,希臘議會凌晨通過一攬子“以改革換救助”法案,其中包括希臘政府13日與債權人達成的協議以及相關改革措施,為希臘獲取第三輪救助貸款創造了條件。希臘議會還要在22日前通過如下法案:修訂民事訴訟法以加快相關司法程式和降低成本;通過“銀行復蘇與清算指令”相關法案,便於之後的銀行重組。
2015年8月5日,據歐元區與希臘達成新的援助協議,雅典必須拍賣500億歐元的國有資產成立私有化基金,以換取歐元區提供的第三筆860億歐元的援助貸款。現在,雅典正式開賣其中的150座國有島嶼。
希臘境內有多達6000個島嶼,分佈在愛琴海以及愛奧尼亞海域。其中,最大的島嶼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而最小的只能放下一張太陽椅。這些島嶼有598座為雅典政府所有,其中150座將被出售。這些將出賣的島嶼目前大多數沒有人居住,但未來都可以開發為高階旅遊專案,或自建度假設施。其面積從數十萬平方米到數百萬平方米都有。公開資訊顯示,希臘很多島嶼的售價均沒有超過200萬歐元。而按單位面積算,這個價格比許多國際大都市的鬧市區價格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