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作用是什麼_漢字的作用和意義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字的作用和意義,歡迎閱讀!

  漢字概述

  漢字***拼音拼音:Hàn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韓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標準—正楷。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漢字是意音文字,不是拼音文字。是用表意體系的符號來表示漢語的詞或語素的。

  一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裡的一個詞或一個語素,這就形成了音、形、義統一的特點。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如“車”“上”“明”等,“車”“上”“明”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裡的詞義;“問”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門”表音,“口”表意。

  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逐漸形成了“漢字七體”,即: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漢字的意義和作用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漢字也是最優美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時也是流傳範圍最大的一種文字.漢字對日本文字朝鮮文字越南文字的影響是巨大的.

  漢字的表意性使漢字成為世界上惟一能跨越時空的文字.漢字的表意性使漢字成為世界上單位字元資訊量最大的文字,因此容易辨識,利於聯想,這也為加快閱讀速度帶來極大的便利.

  漢字不但久盛不衰,獨矗世界文字之林,還不斷地得以發展,影響也越來越大.

  最常用的500個漢字

  的、一、是、在、不、了、有、和、人、這、中、大、為、上、個、國、我、以、要、他、時、來、用、們、生、到、作、地、於、出、就、分、對、成、會、可、主、發、年、動、同、工、也、能、下、過、子、說、產、種、面、而、方、後、多、定、行、學、法、所、民、得、經、十、三、之、進、著、等、部、度、家、電、力、裡、如、水、化、高、自、二、理、起、小、物、現、實、加、量、都、兩、體、制、機、當、使、點、從、業、本、去、把、性、好、應、開、它、合、還、因、由、其、些、然、前、外、天、政、四、日、那、社、義、事、平、形、相、全、表、間、樣、與、關、各、重、新、線、內、數、正、心、反、你、明、看、原、又、麼、利、比、或、但、質、氣、第、向、道、命、此、變、條、只、沒、結、解、問、意、建、月、公、無、系、軍、很、情、者、最、立、代、想、已、通、並、提、直、題、黨、程、展、五、果、料、象、員、革、位、入、常、文、總、次、品、式、活、設、及、管、特、件、長、求、老、頭、基、資、邊、流、路、級、少、圖、山、統、接、知、較、將、組、見、計、別、她、手、角、期、根、論、運、農、指、幾、九、區、強、放、決、西、被、幹、做、必、戰、先、回、則、任、取、據、處、隊、南、給、色、光、門、即、保、治、北、造、百、規、熱、領、七、海、口、東、導、器、壓、志、世、金、增、爭、濟、階、油、思、術、極、交、受、聯、什、認、六、共、權、收、證、改、清、己、美、再、採、轉、更、單、風、切、打、白、教、速、花、帶、安、場、身、車、例、真、務、具、萬、每、目、至、達、走、積、示、議、聲、報、鬥、完、類、八、離、華、名、確、才、科、張、信、馬、節、話、米、整、空、元、況、今、集、溫、傳、土、許、步、群、廣、石、記、需、段、研、界、拉、林、律、叫、且、究、觀、越、織、裝、影、算、低、持、音、眾、書、布、復、容、兒、須、際、商、非、驗、連、斷、深、難、近、礦、千、周、委、素、技、備、半、辦、青、省、列、習、響、約、支、般、史、感、勞、便、團、往、酸、歷、市、克、何、除、消、構、府、稱、太、準、精、值、號、率、族、維、劃、選、標、寫、存、候、毛、親、快、效、斯、院、查、江、型、眼、王、按、格、養、易、置、派、層、片、始、卻、專、狀、育、廠、京、識、適、屬、圓、包、火、住、調、滿、縣、局、照、參、紅、細、引、聽、該、鐵、價、嚴

  漢字的特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對周邊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記錄事件的書寫符號。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由筆畫構成的方塊形符號,所以漢字一般也叫“方塊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變成兼表音義的意音文字,但總的體系仍屬表意文字。所以,漢字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漢字是漢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漢字往往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美的享受。

  漢字更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象磁鐵般的吸引著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每一筆,都是飽蘸著華夏碧血寫就的。在海外,無論你功成名就還是漂泊淪喪,只要有方塊字的伴隨,你就會有幾多慰藉幾多寄託,因為無論是象形還是指事,無論是會意還是形聲,每一個字都有深遠的來歷,每一箇中國人就是那一撇一捺,已經成為方塊字的魂魄。

  相較拼音文字

  當今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中,漢字和水書屬於非拼音文字。在人類的歷史上,比漢字更早的文字有兩河流域的釘頭文字和埃及的聖書文字,但是它們早已滅絕了,所以漢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世界各國使用的文字分為兩大類,即非拼音文字***漢字和水書***及拼音文字***其他文字***。有人說漢字是中國五大發明,真是一個奇蹟。

  現今文字中,漢字是從商朝開始使用並演變至今。梵文字母是創造宇宙之神大梵天所創造並授予人類***詳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的記載***其他文字很多都是借用四大字母系統的文字。波羅米系列字母***不嚴格的稱呼是梵文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被稱為世界四大字母體系。印度、西藏、尼泊爾、孟加拉及南亞地區用波羅米系列字母。英語、法語、義大利語等使用拉丁字母,可見是從拉丁字母借用的;俄語、保加利亞語、塞爾維亞語等使用基里爾字母***或斯拉夫字母***,是希臘字母改造而成的;拉丁字母也是希臘字母改造而形成的。阿拉伯字母的祖先——阿拉馬字母***Aramaic***及希臘字母的祖先——迦南***Canaanite***字母也不是他們祖先直接創造的,而是借用了小方閃米特人***Semites***的文字***小方閃米特字母***改造而成的。這種字母借用了蘇美爾人***Sume***的楔形文字,並經過改造而成的。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創造的,聖書文字是埃及人創造的,漢字是中國人創造的,中國少數民族創造的水書,它們都不是拼音文字。四者之中只剩下漢字和水書,其他兩者都已經消亡了。

  漢語的另一個奇特之處是它的超方言特性及超語言特性。語言學家把中國各地的方言分為八大方言區。有人說,如果沒有漢字,中國早就分裂成幾十個國家了。歐洲的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羅馬尼亞語之間的差別比中國方言的差距小得多,但是他們絕不願意承認各自的語言是“羅曼語”的不同方言,因為它們都是獨立的國家。

  漢字在世界歷史上,作為其它後發明的文字的母字,如越南、朝鮮和日本都曾經用漢字來記錄著它們的語言。日本人至今還使用漢字和假名的混合文字,使用漢字,還有另一項重大發明,就是寫中國字,讀日本詞。只要其他國家願意,他們也可以這樣做。如果真是這樣做了,漢字就成為國際通用的語言符號了,就像數學符號一樣,只表意,不表音。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據統計,使用漢字和漢語的人數達到16億以上。

  上個世紀初葉,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有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漢字是罪魁禍首,主張將漢字廢掉。到了上世紀後半葉,電腦科學急劇發展,又有些人認為漢字阻礙了科學的發展,方塊字無法輸入電腦,又有一陣要廢除漢字的鼓躁。後來,這方面的問題解決了,質疑聲也隨之消散。

  漢字是現在仍在使用的歷史最悠久的文字。現在能看到而又能認讀的最早的漢字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這已是相當成熟、相當系統的漢字了。

  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像漢字那樣歷盡滄桑,青春永駐。古埃及5000年前的聖書字是人類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後來消亡了,有記載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的埋藏起來了。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也有5000年的歷史。但在公元330年後,它也消亡了。歷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還有瑪雅文、波羅米文等等。而漢字不但久盛不衰,獨矗世界文字之林,還不斷地得以發展,影響也越來越大。

>>>下一頁更多精彩“漢字的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