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分別活了多少歲

  孔子和老子亦師亦友,都是著名的思想家,那麼孔子老子活了多少歲?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孔子老子活了多少歲,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老子活了多少歲

  孔子,在網上搜索就搜尋到他具體的生辰日期和***日期,孔子活了73歲。老子,沒有具體,在史記裡面,說老子最保守是活到一百六十歲,而我們在網上搜索的時候,有的說老子活到了兩百多歲,也有人說,老子是太白金星,有的還說,老子西渡流沙,過了新疆以北,走過了沙漠,到西域去了,從此無蹤影。這一些的猜法,使我們無法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但我覺得,無論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罷,至少老子在道這方面,為我們傳頌了不少的知識。孔子和老子無論他們誰大或者誰小,我個人覺得他們都是偉大的。因為個人有個人的優點,個人有個人的才華,所以說,我們不必知道他們誰大誰小,只要知道,他們給我們後人留下了許多知識和儲存千年以久的文化。

  老子雖說也是一個思想家,但他跟孔子不一樣,孔子研究的是以學習為中心,強調人的社會性;而老子是以道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為了讓每個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辦了12年的義務教育,為的就是讓我們在不受社會的任何壓力下得已學習,更好的學習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在這影響力的方面,肯定是孔子大。

  孔子與老子關係

  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兩人分別是儒家和道家的創始人。據傳,孔子曾經拜師於老子,在老子門下學習知識。同時,歷史上還有孔子問禮於老子的軼事典故也極為有名。

  春秋時期,孔子曾經不遠千里前往東周向老子問禮。老子對孔子的到來感到非常高興,並且與孔子兩人秉燭夜談一整夜。在此次問禮中,孔子主要詢問了關於喪禮方面的問題,得到了老子詳細的解答。孔子問老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清楚宗廟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著諸侯過世的時候需要請神主,這是禮制規定。孔子又問小孩子死後可以用壽衣和棺材麼,老子答小孩子死後不能葬在祖墳內,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還問在打仗期間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麼辦,是繼續戰事還是停戰守孝,老子答按照禮制規定,子女在父母死後是一定要服喪守孝的,期間還不能進行戰事。這次問禮中,孔子收穫匪淺。老子不僅解答了孔子關於禮那方面的問題,還帶著孔子拜訪了善於樂器的萇弘與觀祭神的典禮,這些經歷同樣使孔子收穫不淺。

  在孔子滿意而歸,想老子辭行時,老子還送了一段忠言給他,勸告孔子戒掉過於熱衷宣揚自己優秀之處的毛病,不要太過貪圖功名這些東西。真正聰慧的人會善於隱藏自己的學識淵博,而不是大肆向別人宣揚自己有多麼聰明,有多麼優秀。

  老子和孔子的故事

  東漢末年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孔子的後代子孫孔融去拜訪名士李膺。孔融當時僅10歲,門衛看他年幼,以為是哪家的孩子亂闖,便對他說:“只有當世名士和李氏族人才能進去拜訪家主。”孔融當時稱自己是李氏族人,因而得以見到李膺。

  李膺見到孔融後,調侃他:“我姓李,你姓孔,我們是什麼親戚呢?”孔融則面不改色地回答:“我們的祖先孔子和老子是師徒關係,我們不就是世代交好的親戚情誼嗎?”

  東漢之時距離春秋時期還未太過久遠,孔融早慧,他還是孔子的子孫後代,應該不會隨意編排自己的祖先。所以說老子是孔子的老師是很有可能的。

  對於《史記》記載孔子向老子求教,老子告誡孔子說:“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這是老子勸誡孔子要戒除傲氣和對慾望的追求,這也是老子思想推崇的“無慾”的生活態度。

  在記載孔子言行的《論語》中,“道”一共出現了100多次,可見老子對孔子的影響之深。晉朝的學者、道學家葛洪說:“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這也委婉的指出孔子師承於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