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有感悟的勵志小故事

  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離成功不遠的時候,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舉手之勞鑄就成功

  那年,他只有18歲,因為家境貧寒,高中畢業便來到一家演藝經紀公司做雜工。雜工的薪水微薄不說,而且地位低下,經常被人呼來喝去,但他還是每天都笑對生活,把自己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條。

  一次,他幫著主管在檔案堆裡找一份演員資料,細心的他發現,很多重要的檔案資料都是隨意放置,一旦找起來都要大費一番周折。他想:如果這些檔案資料能夠進行分門別類地整理,豈不是一件好事?他一想到這些就立刻付諸行動。他通宵達旦加班加點,花了整整幾天的時間,終於將整個公司存放的演員資料整理妥當,而且他還特地在公司電腦裡建立了一份資料庫,這樣在以後查詢資料時,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提取出來,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後來,公司經理髮現了這個顯著的變化。當得知完成這件好事的,竟然是一個剛剛入行的年輕雜工,經理大為驚訝。他很快被叫進了經理辦公室,一番交談後,經理決定提拔他為演員聯絡主任。經理的任命讓18歲的他大為不安:自己只是一個初涉職場的愣頭小子,怎敢擔此大任?經理拍了拍他的肩說:“不用擔心,你完全可以勝任。作為一個年輕人,你剛剛來到公司就能注意到公司存在的問題,並且能盡全力及時改進工作。這足以證明你的睿智和勤奮。還有,在整理所有演員資料的過程中,你已經成了公司裡最瞭解演員情況的人了。所以,這一職位非你莫屬。”

  經理的決定改變了他的命運。從此,香港演藝圈出現了一位金牌經紀人,也多了一位天才星探。在他的大力發掘下,張曼玉、關之琳、李嘉欣等大牌明星脫穎而出。他就是日後被稱為“鬼才星探”的趙潤勤。

  “世事洞明皆學問。”有時,只是你的舉手之勞,成功的機遇也許就會不期而至。

  2:今天與昨天的區別

  今天與昨天的區別是什麼呢?好像區別也不大。時間都是24小時,只不過天氣有點不同。比如昨天是晴朗的,今天卻下雨了。

  在電影《土撥鼠之日》中,講述了永恆的輪迴。男主角菲爾原來是一個尖酸刻薄的電視臺氣象播報員。他在採訪土撥鼠節時荒謬地陷入了時光停滯的狀態中。每天不斷地重複著同樣的生活,這令他煩惱得要死。但是呢,卻怎麼也死不了。

  就是這麼一些日子,源源不斷地來到跟前。怎麼過呢?這是你的事情。今天與昨天的區別對你來說就看做了什麼事。單調重複的生活讓人厭倦。為什麼不翻新一些花樣?既然好也是過,差也是過,我們就要選擇自己滿意的生活。

  菲爾後來想通了,心情終於平復下來。他修身養性,改善人際關係,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好人。與電視臺節目製作人麗塔之間的愛情也很順利,修成了正果。

  每一天都有一樣多的時間田地,每時每刻都有機會去做不同的事情,這是自由的。菲爾只不過換了個思路,就豁然開朗。有時候,牆在前面擋住了去路,扭轉身,牆又成了背後不受襲擊的保護。背後是牆,給人以安全感。退一步海闊天空,天還是那個天,海也還是這片海,但是看問題的角度變了。菲爾不再想如何***,他得救了。逃離周而復始的單調生活,最終學會了如何去愛。

  尼采是個天才,他其實也談到過永恆輪迴。不過他說的輪迴是指人們沒有認識到自己在反覆做同樣的事,且沒有機會以不同的方式做這件事。生活是完全相同的,反覆地活下去。我看這有點像小孩子的遊戲,樂此不疲。

  人走過路過也會錯過,都是一次性的。如果哪一步沒有走好,會留下些許遺憾。要是時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不會這樣了。這當然是事後才說的話。那麼讓我們像倒帶一樣地回到過去吧,一步一步按下回車鍵,然後再重新朝前走。

  結果是:你將再次做完全相同的事,不會有一丁點兒的改變。出生的還是那個地方,所愛的依然是這個人。這是因為,回到過去,所有的都跟著一起回去了,不可能只有你一個人回到往昔而與你同臺演出的人還停留於現在。

  失去了與你緊密聯絡的背景,你還是你嗎?

  所以請不要對你的遇見和經歷埋怨,這齣戲就是這樣的,應該和諧相處。不要總是盯著壽命的短長,也要考慮一下今天與昨天的區別。

  3:從失敗中找答案

  2001年初,蘋果公司的CEO史蒂夫•喬布斯費盡心思主推了一款電腦。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款電腦的銷售量差強人意,原本一年能賣80萬臺的計劃,結果只賣出了10萬臺。

  問題出在哪裡呢?喬布斯不甘心,他專門叫祕書搬來一臺電腦,看能不能找出問題所在。

  喬布斯主推的這款電腦,主機裝在一個小巧的晶瑩剔透的機殼當中,CD是從機箱的頂部彈出來。此外,這款電腦還去掉了發出噪音的散熱風扇。可以說,這是一款設計巧妙的電腦。看來看去,喬布斯也看不出問題出在哪裡。正在這個時候,喬布斯看見祕書做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撤掉了新配置的鍵盤,換上了原本的舊鍵盤。喬布斯好奇地問他為什麼,祕書說:“新鍵盤是很新潮,可是很多設計讓我覺得用起來很不順手,因為多個按鍵位置都改變了。”

  聽到這樣的話,喬布斯恍然大悟:自己過於注重個性化的設計,而忽略了產品的效能,消費者的需求才是制勝的關鍵!不過,消費者想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嗎?不!喬布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我們不要問消費者想要什麼,我們要去生產明天大家需要的產品!

  2001年10月,一款擁有5G硬碟、名叫iPod的音樂播放器問世了。引人注目的是,iPod沒有任何複雜的操作裝置,它的正面只有一個圓形的轉盤。與之前幾款一頁一頁翻看歌曲目錄操作的播放器相比,iPod的圓形轉盤跟滑鼠一樣,完全可以控制翻頁的速度,方便、快捷、酷炫。這款iPod音樂播放器正是喬布斯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特意讓蘋果公司研發的。無論從包裝、外觀還是功能上,iPod都讓人眼前一亮。所以,iPod一經推出,就迅速席捲全球。僅2001年年底的兩個月,iPod就銷售出10萬臺!

  正是從一款失敗的產品中,史蒂夫•喬布斯找到了蘋果公司發展的新方向。有時候,失敗往往會帶給我們全新的答案。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