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的經典傳說民間故事

  天壇傳說是北京市的傳統民間文學,對保護北京北京有著重要的意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北京天壇的傳說故事,歡迎閱讀!

  北京天壇的傳說故事篇一

  在早年沒有天壇以前,這裡還沒圈在城裡以前,這裡也是一大片黃土地,住了好多莊稼戶,他們也是耕種鋤刨的打地裡找糧食。在這裡,住著一家姓張的莊戶,老頭子死了二年多了,光剩下一位老大娘,老大娘沒兒子,只有一個十六七歲的大閨女,母女倆過著這缺人少錢的苦日子。老大娘因為思念丈夫,又發愁沒人給她們種地,日子一多,就生了病了,病一天比一天沉重,老大娘著急了,張姑娘更著急了。請了好多位醫生,吃了好多的藥,怎麼也不見效。就在秋天莊稼收淨了的時候,張姑娘打好了主意:到北山去找靈藥。還是在她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給她說故事,說北山的老山老峪裡,靈藥可多了,只要不怕爬山,找到這種靈藥,什麼重病都能治得好。張姑娘早記在心裡了。這時候,她要到北山去找藥了,就告訴了媽媽,媽媽不放心,說:“你一個小姑娘,怎麼能走這麼遠的路呀!”張姑娘說:“媽放心,我會一路上小心留神的。”她託咐了隔壁的一位大娘,替她照管媽媽,她帶上乾糧,就出門到北山找靈藥去了。

  出了家門,張姑娘發愁了:北山在哪裡呢?她想:北山一定在北邊,朝北走吧!走了一天,看見山了,又走了三天,還沒到北山,可是,張姑娘瞧見的山,到底是越來越近了。這一天,來到了一座山口,張姑娘正想:是不是進這座山口呢?就瞧打山口裡,走下一個白鬍子老頭兒來。老頭兒瞧見張姑娘,樂了樂說:“姑娘,你一個小姑娘,到深山老峪裡幹什麼去呀?”張姑娘就把媽媽怎麼有病,自己怎麼要到北山找靈藥的事,說了一遍,說完又問白鬍子老頭兒:“老爺爺,這出裡有靈藥嗎?”“有,有。”“老爺爺,上山怎麼走呀?”白鬍子老頭兒笑了笑,回手向山裡一指,說:“小姑娘,你打這兒上山,左拐七道灣,右拐八道灣,餓了吃松子,渴了喝清泉,瞧見地上天,靈藥到手邊。”張姑娘聽老爺爺象唱曲似的說話,她心裡明白了,就是不懂什麼叫“瞧見地上天”,剛要問老爺爺,那白鬍子老頭兒早就出了山口,走得很遠了。張姑娘上山吧,她真往左拐了七道灣,往右拐了八道灣,餓了撿些地上的大松子吃,渴了就趴在山泉旁邊喝點清水,□了就在山坳裡睡一覺,醒了還是往山上走。記不得走了幾天了,這一天,張姑娘走到一個小山頂上了,山頂上有一個小水池子,池子裡的水清極了,天上的一縷縷白雲,都照到池子裡了。張姑娘正在這裡發愣,就聽見身背後有姑娘們說話的聲音。張姑娘一回頭,瞧見兩個小姑娘朝她走來,一個穿的是一身雪白色衣裳,一個穿的是一身淡黃色衣裳,上面繡著白梅花,長得可美麗了。走近了,那個穿白衣裳的姑娘笑了,說:“姐姐,發什麼愣?不認識我們這‘地上天’嗎?”張姑娘一聽說“地上天”,高興極了,說:“姐姐們有靈藥嗎?快救救我媽媽吧!”穿花衣裳的姑娘說:“姐姐不用說了,白鬍子公公都告訴我們了。我這裡有一口袋靈藥,回家熬成膏子,給大娘吃了就好了。”說著,遞過一個小口袋來。穿白衣裳的姑娘說:“這口袋裡,還有靈藥的種子呢,大娘病好了以後,姐姐可要把這些種子撒在地邊上,讓它自己生長,再有得了大娘這樣病的人,就不怕了。”穿花衣裳的姑娘說:“姐姐趕快回家吧,我們不送姐姐了。白妹妹的話,姐姐要記住了!”張姑娘千恩萬謝地向兩位姐妹道了謝,回身向山下走了去。走了不遠,張姑娘真捨不得這兩個好心的姐妹,她想再瞧瞧這倆姐妹,她回頭一瞧,哪裡還有穿白衣裳、穿花衣裳的姑娘?只見一隻白鸚鵡、一支梅花鹿,打“地上天”那裡正往西飛呢,跑呢。

  說也奇怪,張姑娘來的時候,走了七天並八夜,回去的時候,很快就到了家。張姑娘到了家,就把靈藥熬了,給媽媽吃了,沒過幾天,媽媽病好了,張姑娘和鄰居們都高了興。張姑娘把口袋裡的靈藥種子,撒遍了這一塊土地的地邊上,春天出了深綠色的嫩芽,夏天又長成了靈藥,秋天靈藥又結了種子,一年比一年多。婦女們有病的,便照著張姑娘傳的法子,熬靈藥治好了病。靈藥叫什麼名字呢?大夥兒說:“好心的張姑娘,千辛萬苦地給媽媽找來了靈藥,給媽媽治好了病,咱們就管它叫益母草吧。”“益母草”的名字,就流傳下來了。

  後來,不知道又過了多少年,北京有了“皇上”了;也不知道傳到哪一個“皇上”的時候,這個“皇上”要拜求“老天爺”保佑他了,就在這塊長著益母草的土地上,蓋了一座天壇。天壇蓋成了,天壇裡的空地上,還長著茂盛的益母草,皇帝老兒生氣了,說:“我這拜天的天壇裡,哪許這麼長野草,全給我拔了去!”這時候,有一個他媽媽吃過、他老婆正吃著益母草的大臣,就跟皇帝老兒說:“皇上,這不是野草,它叫龍鬚菜,皇上不是龍嗎?要是把它都拔淨,皇上您就不長鬍子了。”皇帝老兒怕不長鬍子,天壇就留下了益母草。打這兒起,益母草的嫩芽,就叫了龍鬚菜。

  北京天壇的​傳說故事篇二

  景物傳說或風物傳說,在中國特別發達。老百姓把自己家鄉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都賦予靈性,創造出美麗動人的傳說,成為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壇的景物也一樣,成為老百姓口頭創作的重要題材。對於北京地區的老百姓來說,天壇是皇帝與天對話的地方,是個神聖而神祕的地方,所有的建築都充滿了神奇色彩,每座建築的構成都由“天”主宰,體現著“天為陽,地為陰”“天圓地方”“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觀念。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天壇景物傳說題材的天壇建築群大多不是自然物,而屬於人造物,工匠們把建築科學與人文理念融為一體。我們看到,天人感應觀念的融入,為天壇的景物傳說塗上了一層神奇和神祕的色彩。

  北京天壇的​傳說故事篇三

  “壇根兒”是北京老百姓對天壇周邊地區的稱呼,以天壇為中心,北有金魚池、西有天橋、東有法塔和四塊玉、南有筒子河,這些地方俗稱“壇根兒”,歷來都是普通勞動者的聚居之地。在這裡流傳的傳說很多,如《金魚池和龍鬚溝》、《龍晴金魚》、《沈萬三腳跺金魚池》等,反映出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被稱為“壇根兒”的天壇周邊地區的一些傳說,被逐漸附會、納入、融合或兼併到了天壇傳說的系統中,從而豐富、擴大了天壇傳說的內容和領地。從“壇根兒”的傳說中,我們發現,隨著社會的進步,天壇傳說中神聖性的部分,受到現實生活變革的制約,呈現出逐漸減弱的趨勢,而屬於世俗性的部分,則逐漸擴大,越來越多。

  北京天壇的​傳說故事篇四

  歷代帝王天壇致祭活動的逸聞軼事,近現代歷史人物的有關行跡,歷來成為市民的街談巷議,在坊間廣為流傳。在這類傳說中看到的乾隆、光緒等封建帝王,都是民眾通過一兩件事情來展現,而不是對這些人物的整體描寫,不可避免地偏離人物或史實本身,有一定程度的虛構。但在這些傳說裡,老百姓對這些人物有自己的褒貶評價,有時不免黑白分明,臉譜化了,但他們所表達的無疑是平民的立場和觀點,跟正史不會一樣。而這正是這類傳說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