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四字成語故事書中的故事

  瞭解這些成語故事,不僅可以讓我們在學習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更可以讓我們進一步瞭解先人的聰明和才智,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胸有成竹

  北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叫文同,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

  文同為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颳風下雨,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裡頭鑽來鑽去。三伏天氣,太陽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tàng***。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裡對著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著汗,可他就跟沒事兒似的。

  有一回,天空颳起了一陣狂風。接著,電閃雷鳴,眼看著一場暴雨就要來臨,人們都紛紛往家跑。可就在這時候,坐在家裡的文同,急急忙忙抓過一頂草帽,往頭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裡奔去。他剛走出大門,大雨就跟用臉盆潑水似地下開了。

  文同一心要看風雨當中的竹子,哪裡還顧得上雨急路滑!他撩***liáo***起衣服,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竹林,顧不得抹流到臉上的雨水,就兩眼一眨不眨地觀察起竹子來了。只見竹子在風雨的吹打下,彎腰點頭,搖來晃去。文同細心地把竹子受風吹雨打的姿勢記在心頭。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微地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麼兩樣;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淨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樣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著畫草圖。

  有個名叫晁***cháo***補之的人,稱讚文同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2:秦晉之好

  春秋時期,晉國和秦國是相鄰的大國,晉獻公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秦穆公,稱“穆姬”,以加強同秦國的關係。獻公死後,公子夷吾即位。夷吾因長期在外,於是請秦穆公派兵護送自己回國,承諾割讓河外五城給秦國作為報酬。誰料,夷吾***晉惠公***即位後,食言了。

  晉惠公言而無信,引起秦穆公的不滿。但公元前641年,晉國發生饑荒,秦穆公還是送去了大批糧食,結果幫助晉國渡過了難關。第二年冬天,秦國遇到了同樣的饑荒,晉惠公卻一點糧食也沒有支援。秦穆公氣憤極了,便親自率軍討伐晉國,活捉了晉惠公。

  穆姬得到訊息後,身穿喪服,帶著四個兒女登上一座堆滿乾柴的樓臺,並派人對秦穆公說:“上天降災,使秦、晉兩君兵戎相見。現在晉君被您俘虜,他什麼時候來到京城,我就什麼時候死去,請君王早做打算!”秦穆公一聽著了慌,決定寬恕晉惠公,把他安置在靈臺,待以上賓之禮,兩國國君還締結了盟約。

  之後,秦、晉兩國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晉惠公把太子子圉***yǔ***派到秦國去當人質,秦穆公將宗女懷嬴嫁給子圉。但子圉擔心當不上晉國的國君,就於公元前638年秋天,偷偷逃回晉國。第二年,晉惠公因病去世,子圉即位,史稱晉懷公,他生性刻薄,不能容人,弄得朝廷上下人人不安。這時,晉公子重耳來到了秦國。穆公決定幫助他回國奪取政權。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國軍隊的護送和國內群臣的擁戴下,回到都城曲沃,派人殺死惡劣的懷公,即位為君,史稱晉文公。

  晉文公才華出眾,忠厚謙遜,深得秦穆公的歡心。從此,秦晉兩國在整整六年的時間裡一直友好相處,沒有發生過嚴重的衝突。“秦晉之好”由此而來。

  3:乘興而來

  王徽之是東晉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生性高傲,不願受人約束,行為豪放不拘。雖說在朝做官,卻常常到處閒逛,不處理官衙內的日常事務。

  後來,他乾脆辭去官職,隱居在山陰***今紹興***,天天遊山玩水,飲酒吟詩,倒也落得個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接連下了幾天。

  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現了一輪明月,皎潔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像到處盛開著晶瑩耀眼的花朵,潔白可愛。

  王徽之推開窗戶,見到四周白雪皚皚,真是美極了,頓時興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來酒菜,獨自一人坐在庭院裡慢斟細酌起來。他喝喝酒,觀觀景,吟吟詩,高興得手舞足蹈。忽然,他覺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聲,那就更動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個會彈琴作畫的朋友戴逵。

  “嘿,我何不馬上去見他呢?”

  於是,王徽之馬上叫僕人備船揮槳,連夜前往。也不考慮自己在山陰而戴逵在剡溪***水名,在浙江省***,兩地有相當的距離。

  月光照瀉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兒輕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銀裝。王徽之觀賞著如此秀麗的夜色,如同進入了仙境一般。

  “快!快!把船兒再撐得快點!”

  王徽之催促著僕人,恨不能早點見到戴逵,共賞美景。

  船兒整整行駛了一夜,拂曉時,終於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卻突然要僕人撐船回去。

  僕人莫名其妙,詫異地問他為什麼不上岸去見戴逵。

  王徽之淡淡地一笑,說:“我本來是一時興起才來的。如今興致沒有了,當然應該回去,何必一定要見戴逵呢。”

  “可是”船伕又不解地問道,“既然這大自然風光的生生不息,永恆美好使老爺排解了獨處的寂寞,讓老爺重又精神煥發,那老爺邀何不請戴先生與您一同泛舟遊湖,共同分享這片自然的景緻,詩詞唱和,交換彼此愉悅的心情,這樣不是更好嗎?”

  王徽之淡然一笑:“我乘興而來,興盡而返,是順應我自己的本性。如果,此刻我邀請戴逵與我泛舟遊湖,共賞湖光山色,戴逵想必會同意,雖然這未必是戴逵的本意。如果這不是出自戴逵的本意,那我就等於讓好朋友戴逵違反了他的本性。那既然我是一個順應本性生活的人,那我又為何要勉強戴逵去違反他的本性與我遊湖呢?所以我只是順應自己的本性,乘興而來,興盡而返;至於,此刻好友戴逵如何順應他的本性去安排他的生活,那是他的自由,我不需要去打擾他、勉強他。”

  

的人還:

1.小學三年級成語故事

2.小學生四字成語故事

3.成語典故大全 故事4個

4.成語故事大全四年級

5.成語大全四字成語故事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