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教案
南極地區,已發現220種礦物,煤儲量豐富。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東南亞***1***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運用地圖,說明東南亞的地理位置,範圍。掌握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環境,地形特徵,河流特徵等要素。瞭解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和分佈,以及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
能力目標:通過對東南亞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對比分析,進一步訓練讀圖能力和對比分析能力。
教育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對我國鄰國的情況有大體的瞭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環境,地形特徵,河流特徵等要素
2.瞭解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和分佈,以及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難點:通過對東南亞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對比分析,進一步訓練讀圖能力和對比分析能力。
教學方法:
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複習提問上節課的內容。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複習以前所學內容,為本節課的新課部分做鋪墊。
二、匯入新課:
觀察亞洲政區圖。
指導學生讀圖。
回憶與中國相臨的1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最南端的,與我國的廣西、雲南交界的就是緬甸、寮國、越南,這三個國家以及位於這三個國家以南的國家,往往呈現出一派別具一格的熱帶風情,由於這裡是亞洲的最東南角,這個地區就被人們叫做東南亞。
板書:第二章 瞭解地區
第一節 東南亞
三、講授新課:
指導學生讀圖。強調方法的掌握遠比知識的掌握重要。
指導學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對高度、主要地形型別、地形分佈特點***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徵。
一.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1.通過讀圖掌握東南亞的地理位置: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西南與大洋洲相臨。經緯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間半球位置:主要位於東半球、北半球
通過讀圖強調東南亞的組成部分: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列表比較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自然環境各方面的相同點和差異
2.通過地形圖分析:
***1***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南部地勢低平
***2***馬來群島地勢崎嶇,山嶺多、平原少。
3.河流
***1***在圖中找出中南半島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圖中用筆描出,判斷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斷其水力資源的豐富程度分析河流與地形的相互聯絡,以手做比喻加強學生對“山河相間、縱列分佈”的特徵的記憶。
***2***根據地形分析馬來群島上河流的主要特徵。指導學生閱讀相關材料、檢視相關地圖。
4.以緯度位置突出東南亞地處熱帶的特點,
閱讀課文,嘗試獨立分析影響東南亞氣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斷
學生以自學的形式獨立解決問題
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由於降水的不同,分別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
***1***在中南半島上11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風、降水偏少,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風、降水很多為雨季。農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穫。
***2***在馬來群島上,終年高溫多雨,農作物可以隨時播種,一年到頭都有收穫
馬來群島火山活動和地震頻繁,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總結馬來群島地處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
四、小結和作業:回顧東南亞的地形和氣候,做配套練習。
教學後記:
學生進行了長時間的學習後,邏輯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課程的設計注重知識的遷移,舊知識與新知識遷移,從亞洲遷移到歐洲。有的學生可能如魚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學生畏難,在課堂上要注意啟發、引導、鼓勵。
:東南亞***2***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瞭解東南亞的國家,以及各國的首都。掌握東南亞聯絡兩大洲、溝通兩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 能力目標:分析馬六甲海峽在世界海洋運輸中的地位
3. 教育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對我國鄰國的情況有大體的瞭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地圖,說明亞洲的地理位置。
教學難點:通過分析亞洲地理位置的過程,掌握分析某一區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並依此運用地圖分析歐洲的地理位置。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對我國鄰國的情況有大體的瞭解。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提問
複習提問上節課內容。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
二、 匯入新課:
以謎語引入:大江之中——河內;長鼻盛會——永珍;舉頭望明月——仰光 ***通過名稱引起學生興趣,簡單介紹。***
三、講授新課
***一***國家、首都、居民
1、國家
利用掛圖指圖。指導學生讀圖的方法、技巧。
讀圖2-3,找出東南亞主要國家及其首都
越南——河內 寮國——永珍 柬埔寨——金邊
泰國——曼谷 緬甸——內比都 馬來西亞——吉隆坡 新加坡——新加坡 菲律賓——馬尼拉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汶萊——斯里巴加灣市 東帝汶***最新獨立***
其中與陸地接壤的國家為緬甸、寮國、越南
湄公河在我國境內叫做瀾滄江,流經了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
2、首都***沿河分佈***完成書上36頁的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如何讀圖,積極主動思考地理問題。
利用37頁閱讀材料分析“花園城市”新加坡
國際貿易、加工業、旅遊業為三大經濟支柱
3、居民
利用書40頁的課文總結強調,從課文中使學生注意到新加坡的華人、華僑,引申到整個東南亞地區。從課文中找出華人和華僑的區別。
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分佈最集中的地區
***二***馬六甲海峽
通過指圖提問總結馬六甲海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強調其在交通運輸中的咽喉位置。東南亞地區位於亞洲與歐洲之間。太平洋與大西洋之間,因而可說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之間
2.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
3.馬六甲海峽是連線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歐洲的重要航道
馬六甲海峽被稱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四、小結與練習:利用《課程基礎訓練》、填充圖冊的練習當堂鞏固。
教學後記:本節課讀圖較多,學生的活動較多,內容比較簡單
:東南亞***3***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3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讀圖瞭解東南亞地區主要的農產品、礦產品大的分佈。掌握佔世界前列的熱帶經濟作物的分佈和在各國中的經濟地位
能力目標:進一步訓練讀圖能力和對比分析能力。
教育目標:通過學習瞭解東南亞各國經濟的特點,從而比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形式上的差異。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佔世界前列的熱帶經濟作物的分佈和在各國中的經濟地位
教學難點:掌握佔世界前列的熱帶經濟作物的分佈和在各國中的經濟地位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提問上節課內容。
請學生說說東南亞的氣候和地形。***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
二、 匯入新課
大家知道泰國的香米嗎?他與我們我家產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國就在東南亞,那麼東南亞還有哪些物產呢?
板書:㈣富饒的物產
三、講授新課:
指導學生閱讀地圖的方法必須先看圖例。
在教師的指導下讀圖,分析書38頁圖2-6東南亞的物產分佈。通過名稱引起學生興趣。
總結:
1、礦產資源:石油、錫
石油: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
錫:馬來西亞是世界上錫產量最多的國家
2、糧食作物:水稻
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
3、熱帶經濟作物:簡單介紹。
天然橡膠: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分居世界前三位。
油棕***棕櫚油***:泰國的棕櫚油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椰子***椰油***: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
總結南亞的物產,完成書上練習題
鍛鍊學生讀圖解題的能力,養成學生讀圖解題的習慣
四、小結與練習:總結本節課知識,最後綜述東南亞的主要內容和知識點。目標檢測和填充圖冊上的練習題練習。
五、作業:《課程基礎訓練》相關內容。
教學後記:學生進行了長時間的學習後,邏輯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課程的設計注重知識的遷移,舊知識與新知識遷移,從亞洲遷移到非洲。有的學生可能如魚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學生畏難,在課堂上要注意啟發、引導、鼓勵。
:南亞***1***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南亞的地理位置和範圍,,能在圖上填出南亞的國家和主要城市。
2、掌握南亞三大地形區的分佈,並能在圖上填繪出南亞主要的山脈、平原、高原、河流。
3、通過讀圖分析印度河恆河的發源地、流向、流經國家、注入地等特徵。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以及從課外書籍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
***三***教育目標:瞭解中國主要鄰國的知識內容。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南亞三大地形區的分佈,並能在圖上填繪出南亞主要的山脈、平原、高原、河流。通過讀圖分析印度河恆河的發源地、流向、流經國家、注入地等特徵。
教學難點:掌握南亞三大地形區的分佈,並能在圖上填繪出南亞主要的山脈、平原、高原、河流。通過讀圖分析印度河恆河的發源地、流向、流經國家、注入地等特徵。
教學方法: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板圖、多媒體複習提問上節課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提問:
提出問題:請同學說說你瞭解的西亞。***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教師提示從位置、地形、資源、宗教四方面談***
二、 匯入新課:
以歷史故事傳說引入新課內容。
中國古代發明了指南針後,非常注重對外的交往,有絲綢之路、有鄭和下西洋、有鑑真東渡、也有我們從小就聽遍了的唐僧取經——也就是歷史上的玄奘西行。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
找了解這些歷史故事的學生為全體學生簡單介紹,提高興趣。
板書課題:第二節 南亞
三、 教授新課:
㈠南亞次大陸
學生閱讀課文,瞭解南亞次大陸名稱的由來
讓學生通過讀圖找出印度***南亞***地理位置:***通過板圖及一連串的問題啟發學生。***
1.位於亞洲的南部,西臨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灣,南被印度洋包圍。
2.北迴歸線穿過中部。指出南亞的範圍:包括印度半島、斯里蘭卡島、馬爾地夫群島。
3.印度次大陸。強調次大陸的概念不同於大陸或島嶼,而是“相對獨立”
4.主要國家、城市:
印度——新德里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
孟加拉國——達卡 尼泊爾——加德滿都 不丹——廷布
斯里蘭卡——科倫坡 馬爾地夫——馬累
㈡地形特徵
通過分析地形圖,著重強調四個主要地形區及分佈特點,還可以與北美洲聯絡***順時針旋轉90度***指導學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對高度、主要地形型別、地形分佈特點***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徵。利用書上練習,講授解題思路與技巧。
1.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
2.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
3.南部是德干高原
補充黑板簡圖 完成書上練習進行讀圖、析圖訓練。
***邊看邊畫,加深印象。鍛鍊學生讀圖的能力。***
㈢河流在地圖中找出南亞兩條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恆河
在黑板簡圖中繪出大體位置、形狀指導學生讀圖分析,通過閱讀南亞地形圖,並對照南亞地形圖分析河流的流向、發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經國家。
四、 小結: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五、 作業:《課程基礎訓練》相關內容。
六、 教學後記:
本節課主要讓學生練習讀圖能力,通過地圖掌握你所需要的地理知識。本節課可以多加入一點學生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讀圖獲得地理知識。
:南亞***2***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⑴學會分析圖2-13、圖2-14和圖2-15,瞭解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學會分析西南季風對降水以及農業的影響。⑵瞭解南亞的主要農作物的種類、分佈及與自然條件的關係。⑶瞭解南亞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區之一,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⑷瞭解南亞的工業發展概況,印度的主要工業部門及電腦軟體業的發展概況。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從課外書籍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
教育目標:瞭解南亞是人類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發源地,以及宗教對南亞各國的影響。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分析圖2-13、圖2-14和圖2-15,瞭解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學會分析西南季風對降水以及農業的影響。瞭解南亞是人類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發源地,以及宗教對南亞各國的影響。
教學難點:學會分析圖2-13、圖2-14和圖2-15,瞭解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學會分析西南季風對降水以及農業的影響。
教學方法: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板圖、班班通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提問上節課主要內容。
請同學說說南亞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
二、 匯入新課:
從《西遊記》中我們看到唐僧取經的天竺氣候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回答。
三、 講述新課:
㈣氣候特徵
指導學生熟悉解題思路。從緯度位置入手,探討南亞地區可能的氣候型別。
分析書43頁圖2-13印度北部城市安拉阿巴德的氣溫變化曲線和逐月降水量圖 指導學生按照***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年溫差、年降水量、降水季節差異***的方法分析氣候統計圖。
根據地圖冊第8頁觀察南亞的主要氣候型別
利用書44頁的活動分析南亞地區雨季降水多的原因***鼓勵學生積極大膽思考。***——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吹向陸地,給南亞陸地帶來充足的水分;以及雨季時東北部和西南沿海地區降水特別多的原因——分別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和西高止山脈的迎風坡,在西南季風的影響下地形雨特別多。
通過板書及一連串的問題啟發學生。分析並得出結論——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板書總結。
1.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西北部有少量熱帶沙漠氣候,南部有少量熱帶草原氣候。
2.一年分三季
溼季——雨季6~10月份 西南季風
乾季——涼季11月~次年2月 東北季風 熱季3~5月份
簡單介紹南亞的農作物及分佈:簡單介紹農作物與自然環境的聯絡
水稻——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西部和印度半島西部沿海地區
小麥——西北部乾旱少雨地帶
黃麻——恆河下游地區
棉花——德干高原西部
以“玄奘取經”和“印度的牛”以及蛇為切入點,吸引學生提高興趣
⑸宗教與社會***各宗教在南亞的主要分佈國家以學生自學的形式獨立解決問題。***
1. 南亞是世界人口分佈密集的地區之一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人口超過一億
利用新聞***如火車出軌事件、沉船事件等***使學生理解南亞的人口密度較大,人口素質一般,科技水平欠發達,安全隱患較多。回憶上學期所學的知識,分別列出世界人口前10位的國家
2.南亞8國都是發展中國家其中印度最發達 電腦軟體佔據重要地位
3.南亞是世界古文明發源地,是佛教、印度教的發源地
佛教——斯里蘭卡、錫金、不丹
印度教——印度、尼泊爾
伊斯蘭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馬爾地夫
四、 作業:《課程基礎訓練》相關內容。
教學後記:本節課通過對亞洲南亞的學習,主要讓學生學會怎樣分析一個地區的主要特徵。培養學生的自己進行總結的能力。課堂上,應該多讓學生思考、講。多加練習。
:西亞***1***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運用地圖說明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認識裡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蘇伊士運河、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土耳其海峽。
能在西亞的填充圖上準確的填出西亞的主要國家及其首都,
能力目標
瞭解西亞居民以阿拉伯人為主,西亞地區的宗教特色以及與宗教有密切關係的兩個城市——麥加、耶路撒冷。
教育目標
瞭解西亞也是人類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猶太教、基督教的發源地。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運用地圖說明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能夠正確填圖
教學難點:
1.學會運用地圖說明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提高學生的讀圖、填圖能力
教學方法
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板圖、班班通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上節課主要內容。
二、匯入新課
由新聞直接指出硝煙瀰漫的戰場——伊拉克。找學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屬區域——西亞地區。聯絡實際、從新聞出發吸引學生興趣。
板書:第三節 西亞
三、講授新課
通過讀圖確認伊拉克的位置,瞭解西亞的範圍
讀圖找出亞洲歐洲、非洲,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裡海、大西洋、印度洋
㈠五海三洲之地
通過讀圖掌握西亞的地理***海陸***位置:
1.間接的溝通著大西洋與印度洋
2.位於亞洲的西南,地處亞、歐、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帶
3.位於裡海、黑海、地中海、紅海和阿拉伯海之間
所以被稱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㈡交通要道***古代、現代***
找學生介紹歷史上所學的古代絲綢之路的知識。
從古代起,西亞地區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簡單介紹現代鐵路、公路、航空運輸途經西亞的情況。強調其重要性
㈢主要國家、首都
指導學生讀世界地圖以及圖2-17西亞的國家圖。在圖2-17中找出西亞的主要國家及其首都
伊拉克—巴格達、阿富汗—喀布林、
土耳其—安卡拉、科威特—科威特、
伊朗—德黑蘭、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敘利亞—大馬士革、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扎比 等國
利用填充圖冊12頁的題目進行練習。填注兩洋、三洲、五海、大洲分界線、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伊朗、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巴勒斯坦、埃及、土耳其、科威特等名稱的位置。
㈣阿拉伯國家、宗教
啟發學生根據所看新聞報道回憶西亞地區居民的外貌、穿著打扮,西亞居民多數為阿拉伯民族,主要為白色人種,日常生活中以白色頭巾、白色長袍包裹全身,男子蓄鬚,女子以面紗遮臉。語言以阿拉伯語居多。宗教以伊斯蘭教為主
麥加是伊斯蘭教第一聖城。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將耶路撒冷做為聖城。
簡單介紹巴勒斯坦地區以及巴以之間的矛盾衝突。試著分析引發矛盾、戰爭的主要原因。
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以及培養學生關注時事新聞的良好習慣。
四、小結與作業:目標檢測上的題目
教學後記:
中東恐怖事件不斷,社會反響較大,絕大多數學生對此較為關注,這正是培養學生地理興趣,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地理的好時機。
:西亞***2***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西亞的自然地理環境,比如地形特徵、氣候特徵、主要河流等。
2、瞭解自然環境與當地農牧業生產的關係,以及當地發展節水農業所取得的成就。
3、掌握西亞石油資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佈特點和主要產油國。根據地圖,瞭解西亞石油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的路線。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從課外書籍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
教育目標:通過對西亞石油資源的強調,指導學生認識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培養學生科學的人地觀。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西亞石油資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佈特點和主要產油國。
2.根據地圖,瞭解西亞石油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的路線。
教學難點:
通過對西亞石油資源的強調,指導學生認識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培養學生科學的人地觀。
教學方法
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板圖、班班通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匯入:
複習提問上節課主要內容。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通過複習總結西亞獨特的人文特點,並指出西亞的自然環境也很獨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通過複習總結西亞獨特的人文特點,並指出西亞的自然環境也很獨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
二、講授新課:
㈤以高原為主的地形特徵
指導學生讀圖分析,提示分析地形特徵的四個方面***平均海拔高度、相對高度、主要地形型別、地形分佈特點***學生分別分析西亞地形的四方面特徵。
重點強調
1.以高原為主的地形
2.中部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波斯灣
***可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波斯灣連成一條線作為西亞東側邊緣的高***以此加深印象
㈥炎熱乾旱的氣候
大部分為熱帶沙漠氣候,伊朗高原和小亞西亞半島中東部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黑海、地中海沿岸屬於地中海氣候,阿拉伯半島的西南有小部分熱帶草原氣候。大部分較乾燥。在如此乾旱的地方,對於人、動物和植物,水都是非常重要。強調西亞地區大部分屬乾旱地帶。
㈦河流
找出西亞兩條著名的河流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並指出這裡是古代巴比倫文化的發源地,以此來增加趣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伊拉克戰爭引出1991年海灣戰爭,從而引出西亞豐富的石油資源
㈧世界石油寶庫
1.西亞石油的儲量、產量、輸出量居世界首位。
2.西亞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
3.西亞的石油資源主要分佈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重要產油國。
分析書51頁圖2-24西亞石油海上運輸路線
閱讀“霍爾木茲海峽”
強調霍爾木茲海峽的重要性“西方的生命線”。
閱讀“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閱讀材料,“西亞石油資源和生產特點”
三、作業:《課程基礎訓練》相關內容。
教學後記:
學生對西亞的自然地理環境非常熟悉,“以高原為主的地形”、“炎熱乾旱的氣候”、基本上學生都能分析或描述出來,但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學生不太熟悉,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孕育的古巴比倫文化有興趣。有關西亞的石油學生也很熟悉,但對“石油在當地經濟以及世界經濟中的影響”的認識不夠準確。
:歐洲西部***1***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地形圖引導學生分析亞洲河流特徵,並找出亞洲境內著名的湖泊。讓學生從歐洲氣候和地形入手解釋歐洲河流特徵,瞭解歐洲著名的河流。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以及從課外書籍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
教育目標:通過鹹海以及亞歐人口問題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理念教育。重點、難點亞洲、歐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教學方法: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媒體:教學掛圖、板圖、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請說說你瞭解西亞。***學生回憶,並回答。***
二、匯入新課
在我們的地球上有這樣一個地區,它的面積比我國的陸地面積稍大,卻分佈著30多個國家,其中有不少國家的面積十分狹小,被人們稱為“袖珍國”、這個地區是資本主義工業化最早的地區,也是目前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這裡還曾經是歷史上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這個地區的旅遊資源聞名遐爾,吸引了無數的各國遊客。這就是歐洲***通過簡單介紹引起學生興趣。***
板書課題:第四節 歐洲西部
三、講授新課
一、地理位置
展示掛圖歐洲西部說明:緯度位置——大部分在35N~70N之間海陸位置——位於歐洲的西部, 北鄰北冰洋、南臨地中海西臨大西洋、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二.輪廓、範圍
展示掛圖歐洲西部說明:像亞歐大陸向西突出的大半島,三面環海海岸線非常曲折,多半島、島嶼、內海和海灣是世界上海岸線最曲折的地區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幹半島島嶼: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冰島內海***海灣***:北海、波羅的海、挪威海海峽: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
三.主要國家、首都
展示掛圖歐洲西部提問:請說出各國的首都
英國——倫敦 法國——巴黎 德國——柏林 義大利——羅馬 荷蘭——阿姆斯特丹挪威、 瑞典、芬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瑞士、希臘、梵蒂岡、摩納哥、聖馬利諾、列支敦斯登、馬耳他、安道爾四.
指導學生按照以前所學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徵、河流特徵、氣候特徵。
四、地形特徵
通過分析地形圖,著重強調以平原為主的地形,四個主要地形區及分佈特點料瞭解歐洲各國 。南北兩側是山脈,中部是西歐平原、波德平原
五.主要河流 分析萊茵河、多瑙河 解答書上活動探討
六.氣候特徵
深受大西洋溼潤西風的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總結:利用地圖簡單總結。
作業:利用填充圖冊15頁,《課程基礎訓練》相關內容。
教學後記:學生進行了長時間的學習後,邏輯思維能力有所提高,課程的設計注重知識的遷移,舊知識與新知識遷移,從亞洲遷移到歐洲。有的學生可能如魚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學生畏難,在課堂上要注意啟發、引導、鼓勵。
:歐洲西部***2***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目前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佔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2、能力目標:瞭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繁榮的地區,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區的主要旅遊資源或旅遊景點的分佈。
3、教育目標:通過對旅遊資源的學習,可以擴充套件學生嚴結合增加旅遊地理知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佔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瞭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繁榮的地區,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區的主要旅遊資源或旅遊景點的分佈
教學難點:
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佔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教學方法: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掛圖、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提問上節課內容。
請同學說說歐洲的地理位置和輪廓、地形。***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
二、 匯入新課:
歐洲西部的各個國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徵簡單易記,但是歐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還在於歐洲西部的經濟和旅遊業。
學生活動:幻燈演示歐洲的特產和風景讓學生說說。
三、 教授新課:
板書:一、雄厚的經濟實力
***對照書54頁圖簡單介紹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1、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
***指導學生讀統計圖。***
2、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
3、農業不佔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簡單介紹,結合幻燈讓學生了解***
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等國有發達的農牧業
利用書55頁閱讀材料瞭解歐洲部分國家的特色產業
瑞士——鐘錶
瑞典——造船、汽車、機器製造業
丹麥——畜產品“歐洲的牧場和食品庫”
挪威——水產品
荷蘭——鮮花***尤其是鬱金香***
板書 二、繁榮的旅遊業
1、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繁榮的地區簡單分析其原因,
2、主要旅遊資源或旅遊景點***通過幻燈讓學生欣賞***
挪威——陡峻幽深的峽灣,午夜的太陽
瑞士——“世界公園”的稱號、冰雪皚皚的山峰、世界表都伯爾尼
西班牙——陽光燦爛的海灘、精彩的鬥牛表演
法國——田園風光、“藝術之都”巴黎、埃菲爾鐵塔、羅浮宮、巴黎聖母院
義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羅馬、龐貝古城、狂歡節
奧地利——“音樂之都”維也納 德國——慕尼黑的啤酒節
小結: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作業:《課程基礎訓練》相關內容。
教學後記:本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可以通過大量的材料指導學生自學。在今後的講述中,可以讓學生自己講課,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1***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南極洲地理位置的特點;在南極洲地圖上能正確指出南極洲瀕臨的三個大洋、長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稱。
能力目標:在南極洲地圖上培養學生辨別方向的能力。讓學生了解南極氣候的特點,理解氣候的成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育目標:讓學生理解保護南極環境的意義,認識到保護南極洲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南極洲位置特點和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南極洲的氣候特點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教學難點:南極洲氣候的成因。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提問
請同學說說你瞭解的歐洲西部。***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
二、匯入新課: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極熊,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區嗎?講述,引導學生回答。
學生自由發言。
冰天雪地,企鵝成群、冰川深厚,這又是什麼地方呢?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兩個神祕的地區。
板書:第五節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三、講述新課:
㈠範圍、位置
學生讀圖、讀書,回答問題。指圖,指導學生從地圖上找到答案。
教師最後對學生的答案,進行總結。
1、北極地區: 北極圈以北***學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緯度位置特點***緯度最高的大洋***
***2***幾乎被哪幾個大洲包圍?***注意方位***北美洲、亞洲、歐洲。
***3***北冰洋跨多少個經度?***跨360度,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4***我們要講的地區是否就是北冰洋?不準確。應該是北極圈以內的地區,面積要大於北冰洋。
2.南極地區:
南極大陸及附近島嶼和陸緣冰。
***1***南極洲的緯度位置特點
***2***環繞三大洋***方位、順時針由東往西各是哪幾個大洋?***
***3***與哪幾個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緯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
教材62頁《南極洲》和64頁《海上浮冰》、《南極冰蓋》。
提出問題:想一想,為什麼浮冰對海上航運會構成較大的威脅?
浮冰陸在海面上的部分體積小,不易被發現,但在水下部分的體積巨大,所以船隻很容易被巨大的浮冰撞毀而沉沒。
㈡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氣候
教材60頁,閱讀材料,概括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學生一條一條的閱讀,討論、總結。
1、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烈風、乾燥。
2、兩極地區的氣候特徵: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3、兩極地區的氣候形成原因。
小結:總結本節課內容。
作業:回家通過課外閱讀,查詢關於南北極地區的有關知識。
教學後記:
南北極地區是學生很感興趣的一個地區,神祕、遙遠、危險,冰天雪地,學生已經通過許多課外的閱讀有了很多的瞭解,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學生就可以講出很多的內容。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2***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南極洲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知道南極洲是冰雪覆蓋的大陸;酷寒、乾燥、烈風的冰原氣候;豐富的淡水、鐵、煤、鯨、企鵝、磷蝦等自然資源。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從地圖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以及從課外書籍上獲取地理知識的能力。
教育目標:讓學生了解南極洲是科研的寶地,理解人類對南極洲的科學考察,瞭解我國在南極洲建立的長城站、中山站和科學考察的近況,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認方向。人類對南極洲的科學考察。
教學難點:在南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認方向。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複習提問上節課內容。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
請你說說南極和北極地區的位置特點和氣候特點。
二、匯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走進了冰天雪地的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在那麼冷的環境中,有沒有動物呢?***學生回答有,並且舉例說明。***那麼,這些動物有什麼樣的特點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動物資源。2001年我國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人類對兩極地區的探索還遠遠不夠,今後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努力學好各課的知識。大家回家後找到了許多的有關兩極地區的小材料,各種趣聞,小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三、講述新課:
指導學生以閱讀形式,找出有關的答案。
㈢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自然資源
1、淡水資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儲存於兩極地區。淡水資源十分豐富。
2、礦產資源
南極地區,已發現220種礦物,煤儲量豐富,查爾斯王子山脈上有是節上最大的鐵礦床,另外還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3、生物資源
請同學們看一下圖片,62頁“兩極地區的動物”。
63頁,活動題。
㈤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指導學生閱讀64頁,《南極探險》。瞭解人類征服南極的過程。
1、人類對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
2、我國在南極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中山站
3、我國對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指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這兩個考察站的地理位置。***
教師引導:2001年我國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上,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人類對兩極地區的探索還遠遠不夠,今後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努力學好各課的知識。大家回家後找到了許多的有關兩極地區的小材料,各種趣聞,小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學生活動: 學生站到講臺上,給大家講一下自己所瞭解的南北極趣聞、故事等等。
作業:《課程基礎訓練》相關內容。
教學後記:
後半節課,學生自主交流,講一下關於兩極地區的小故事,學生們的積極性都很高,課堂氣氛熱烈,下課後,學生們的發言仍沒有結束。以後可以上一節關於兩極的地理知識交流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