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是什麼原因

  遺尿症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無神經系統或泌尿生殖系統器質性疾病,夜間睡眠無意識地排尿。那麼,?遺尿的食療方法有哪些?遺尿的日常護理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原發性遺尿的主要病因可有下列幾種:①大腦皮層發育延遲,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樞,在睡眠後逼尿肌出現無抑制性收縮,將尿液排出;②睡眠過深:未能在入睡後膀胱膨脹時立即醒來;③心理因素:如患兒心理上認為得不到父母的喜愛,失去照顧。患兒脾氣常較古怪、怕羞、孤獨、膽小、不合群;④遺傳因素:患兒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較高的遺尿症發病率。

  遺尿的食療方法

  小兒遺尿,俗稱“尿床”,是指3歲以上的兒童,睡眠中小便自遺,醒後方覺的一種病症。從中醫觀點而言,多由腎氣不足,下元虛寒或病後體弱,脾肺氣虛所致。故食療有一定的療效。

  杞子燉狗肉:狗肉100克,枸杞10克。將狗肉洗淨切成方塊,用植物油***菜油、花生油均可***燒熱炒至肉香,加入食鹽、料酒、枸杞子文火燜爛,每日一劑,一次服完,連服十天。

  以上食療方,適合於腎氣不足,下元虛寒患兒,至於脾肺氣虛者則可選用以下二方:

  黑豆糯米飯:黑豆30克,糯米100克,紅糖20克。將黑豆洗淨浸透備用,糯米洗淨濾幹水,以花生油10克,炒糯米至有粘性則下黑豆,加水適量,小火燜熟,加入紅糖拌勻即可食用。每日晚餐後進食一次,連服十天。

  豬小肚燜糯米飯:豬小肚1個,糯米100克,蓮子30克。取豬小肚洗淨備用,蓮子去心,糯米浸透濾幹,用少量食鹽拌勻,裝入豬小肚中,隔水蒸熟,於晚飯後進食,每日1劑,十天為一療程。

  除採用上述食療外,還應注意從幼兒起就養成定時排尿的好習慣以及合理的生活習慣。同時,還應採取“夜間喚起療法”。每天晚上定時叫醒一次患兒排尿。白天孩子不宜過度疲勞,晚飯後一般不應再喝過多的水。鼓勵孩子對治癒遺尿樹立信心,千萬不應亂加指責,否則更難醫好本病。

  遺尿的日常護理

  1、禁食刺激食物: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易興奮,若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使大腦皮質功能失調,加劇遺尿病情。因此,在膳食中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多食溫補固澀食物:如糯米、雞內金、魚鰾、山藥、蓮子、韭菜、黑芝麻、桂圓、烏梅等清補食物。肝膽火旺者宜食,如粳米、薏米、山藥、蓮子、雞內金、豆腐、銀耳、綠豆、赤豆、鴨肉等。

  3、形成有規律的生活制度:讓孩子的生活、飲食起居形成規律,避免孩子過度疲勞或精神緊張,最好能堅持睡午覺,以免夜間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喚醒起床小便,同時應該讓孩子養成睡前小便、徹底排空尿液的習慣。

  4、睡前不宜過分興奮:應養成孩子按時睡眠的習慣,睡前家長不可逗孩子,儘量少劇烈活動、不要看驚險緊張的影視片避免讓孩子過度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