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印度的發展過程
總的說來,主要分為四個時期,這四個時期分別是原始佛教時期、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時期、密宗佛教時期。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佛教自創立以來,就在古印度廣泛傳播。與婆羅門教艱澀的教義相比,釋迦牟尼的說法不立文字,簡單易懂,且他一向主張眾生平等,對於女性和奴隸也一視同仁,因此,佛教受到了社會底層百姓的歡迎。另外,由於許多僧院接近城市,一些商人和貴族與佛教多有接觸,雖然他們不能成為全職的僧人,但他們在金錢和土地方面對佛教也有所扶植,甚至於一些王國的君王也成為了佛教的信徒。
總的說來,主要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是原始佛教時期、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時期、密宗佛教時期。
原始佛教時期
原始佛教是指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
在釋迦牟尼傳法的50餘年裡,佛法已傳播到中印度的7個國家,範圍已超過12.95萬平方公里,如果我們考慮到釋迦牟尼及其弟子都是以步行傳法,這已是一個了不起的記錄,也證明了釋迦牟尼及其弟子傳教的成功。
部派佛教時期
釋迦牟尼入滅後,隨著佛教向古印度各地的傳播,各地的佛教僧團紛紛興起,由於各地僧團對戒律和教義的理解各有不同,最終形成了諸多派別,隨著這些派別矛盾的激化,在釋迦牟尼入滅百年之後,佛教發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史稱“根本分裂”。
根本分裂是佛教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根本的一次分裂,關於這次分裂的直接原因的說法有兩種,分別是“十事說”和“五事說”。
“十事說”是指在釋迦牟尼入滅百年後,東印度毗舍離的比丘違犯了原始佛教的戒律,出現了向人收取錢幣的現象。當時,西印度的耶舍長老來到毗舍離,見到這種情況,並就此與毗舍離的比丘發生了爭執。以此為契機,耶舍長老在毗舍離舉行了七百比丘參加的佛教集會,召集僧眾就原始佛教的戒律進行討論,並判定毗舍離比丘提出的十條戒律為非法。對於這次結集的決定,毗舍離比丘很不信服,於是他們舉行了約有萬人參加的集結,並判定上述十事為合法。自此,認同“十事”的毗舍離比丘組成了大眾部,而反對“十事”的耶舍長老等組成了上座部。
“五事說”認為根本分裂是因為佛;教徒對一位叫大天的比丘所提出的“五事”看法不同才產生的,其中贊成大天觀點的僧徒形成了大眾部,而反對大天觀點的長老形成了上座部。
之後,在根本分裂的基礎上,佛教又發生更多小的分裂,並形成了許多部派,史稱“枝末分裂”。這些分裂從公元前4世紀一直持續到公元2世紀,這一時期的佛教就被稱為“部派佛教”。據南傳佛教史料記載,部派佛教共分出十八部***包括大眾部和上座部***。而據北傳佛教史料記載,則認為部派佛教共分出二十部***包括大眾部和上座部***。
部派佛教時期是佛教史上比較混亂的階段,這一時期不但派系眾多,而且互相對立,但這些派系並不是不同的宗教,而是佛教的不同道路,他們有著共通的基本教理,只是修行的方法不同罷了。
大乘佛教時期
公元1世紀左右,在當時印度的佛教團體中,開始出現一群不急於自我解脫,而以利益眾生為宗旨的修行者,他們認為修行的目的不只是獲得自我解脫,更重要的是要救度眾生,使眾生都達到覺悟。於是,他們根據《大般若經》、《維摩詰經》、 《妙法蓮華經》等佛教經典來進行修持和傳教,大乘佛教自此在印度興起。所謂“大乘”,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即“獲得真知、達到解脫的大的途徑與方法”。在大乘佛教興起後,大乘修行者將以前的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流派貶稱為“小乘”,意思是小的交通工具,小的途徑與方法。
總而言之,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雖然有著諸多不同,但最根本的區別則在於修行的目的。大乘佛教的修行是為了普度眾生,而小乘佛教的修行是為了尋求自我解脫。直到現在,人們仍在使用大乘和小乘的名稱,這只是為了區別佛教發展過程中的不同思想和流派,一般沒有褒貶之意。
大乘佛教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中觀派和瑜伽派兩個階段。
中觀派:代表人物是龍樹***約公元2~3世紀***和提婆***約公元3世紀***。這一教派主要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人們的認識甚至佛法都是一種相對的、互相依存的關係,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一切事物都是虛幻的。此外,中觀派指出不應該用極端的思維來認識事物,而是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世間不僅有絕對真理,還有相對真理。另外,關於對涅槃的認識,中觀派提出涅槃和現實世界在本性上是沒有區別的,如果消滅了人的無知,就能達到涅槃境界。
瑜伽派:代表人物是彌勒***約公元4世紀***、無著和世親***約公元4~5世紀***。這一學派主張依據瑜伽修行來得到解脫。所謂“瑜伽”是梵語音譯,般在中國被譯為道、禪,在西方則被譯為沉思、靜坐,主要是指佛教徒按照調息等方法來平定心神的方法。在教義方面,瑜伽教派認為人生是痛苦的,人性和神性的結合是一切痛苦產生的根源,如果能捨棄人的無知,就能脫離物質的束縛。此外,瑜伽派認為心是自性發展中的最有力因素,只有抑制心的作用,心的本性才能自然顯現。
密宗佛教時期
公元7世紀中葉,印度的婆羅門教與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誕生了一個新的宗派——印度教。隨著印度教的復興,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了密宗,這是印度佛教的最後一種重要形態。
作為大乘佛教的一種,密宗是在師徒之間祕密傳授,具有神祕內容的特性,因而又被稱為密教,也稱祕密教、瑜伽密教、金剛乘。密宗是以大日如來為信仰,以《大日經》和《金剛頂經》為根本經典,在教理上以大乘佛教中觀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為理論前提,在實踐上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禮儀、本尊信仰崇拜為特徵,在修行上則重視導師的引導和祕密的儀式。與大乘佛教其他宗派的修行方法不同,密宗主張修習口誦真言咒語***語密***、手結契印***身密***、心作觀想***意密***,這三密具備就可以立地成佛,比起大乘佛教的修行更有成效。
最初,密教主要流傳於印度的西南部和德干高原一帶,後來逐漸向印度南部和東北部傳播。但隨著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僧團日益衰敗,內部派系爭鬥不已,佛教日益式微。直至公元13世紀,伊斯蘭教將領巴克提亞·契吉率軍入侵印度,並焚燬了印度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僧團也隨之被摧毀殆盡,佛教就此衰敗,印度教最終成為了印度的主流宗教。
19世紀末,印度佛教興起了復興運動。1891年,斯里蘭卡的達摩波羅在印度創立了摩訶菩提會,一些佛教寺院也得以重新興建。1947年,在印度獨立後,佛教在印度有了進一步發展。1956年,印度政府舉辦了紀念釋迦牟尼涅槃2500年的國際集會。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長安培多伽爾在印度的那格浦爾組織了一次改信佛教運動,50萬印度“賤民”由信仰印度教改信了佛教,自此之後,印度共有幾百萬“賤民”皈依了佛教。現在,印度的佛教徒約佔總人口的15%,佛教在印度重新煥發了生機。
猜你感興趣: